分享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kanglanlan 2019-08-18

什么是生死观和死亡文化?

在生物学上,死亡是指生命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永久性的终止和丧失,对于人类的死亡一般判定标准为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以及脑死亡。

简单来说,生死观就是人们对于一切生命从出生到存在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的看法和态度,生死观也是人生观中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生死观。

死亡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死观的基础上,围绕着人类社会中的死亡现象而长期形成的一整套社会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总和;死亡文化也是现实形态和思想形态的综合。死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反应一定的社会现实。

中国历史上关于生死观的主要观点

一、原始宗教的生死观:

据现代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证明,在原始氏族部落时代,就已经诞生了原始宗教。这种宗教被称作“原始宗教”,一方面是因为处于原始社会,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宗教形式和宗教思想是朴素、不完善和未形成系统。在原始宗教时代,人们对于生死观的最基本的观念是灵魂观念,即认为人的肉体死后,灵魂不灭永生,并能干预人世间的活动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模拟的原始宗教的场景

在这种生死观的指引下,原始人类在“精神”上战胜了死亡率极高、寿命较低、生存环境恶劣的社会现实,增强了族群、部落间的凝聚力;原始的生死观在客观上促进了原始时代的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演进;原始宗教中的“灵魂观念”是中国历史中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起源

二、道家的生死观:

道家有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二人在生死观上既有共同点,又有所区别:

1、老子: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认为万事万物在成长壮大后都会衰老,也就是盛极而衰的道理,实际上暗含了生与死的辩证思维;

②“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是一种包含着“道”的思想的自然主义精神,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死后复归于天地之间,符合自然之道;生与死是连续一体的,人对于死亡当抱以平常心,顺其自然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老子

2、庄子:庄子在老子思想上对生死观进一步阐发。

①“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认为人是“气”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而死亡只不过是气存在形式的转换;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庄子反对死后进行殡葬,并认为抛尸地上被鸟兽啄食,埋于地下被虫蚁所食,没有根本区别。

②“生死转换”、“死生同一”:庄子认为死亡是回归自然,而对于生死要顺其自然,对于死亡不必悲伤;所以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却无悲痛之情,而是“鼓盆箕踞而歌”。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庄子鼓盆而歌

③道家的生死观超脱旷达,在哲学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忽略了人的社会性,放弃人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消极色彩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庄周梦蝶

三、道教的生死观:

①道教继承了道家庄子“人为气聚”的观点,进一步阐发,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都是由气组成的;

②在此基础上,道教讲究养生、养气、养神,并且加上炼丹以及各种功法,或者济世救人、累积功德,可以达到长生不死,修炼登仙

③并且道教在生死观上是神仙论,我国的道教诸神就是其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

可以说,道教在生死观上和道家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有限,会最终死亡回归自然;道教则讲究通过各种方法追求长生不老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道教思想中的神仙

四、墨家的生死观:

与道家略显消极得出世主义思想相比,墨家的思想更具入世主义色彩。

1、墨子认为鬼神是存在的,并认为鬼神能干预人间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认为鬼神能够惩恶扬善。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来评价,这种观点显然是荒谬的;但是其具有鲜明的政治社会目的:想要用虚构出来的具有惩恶扬善能力的鬼神,来限制人间社会中统治者的残暴,为人放纵、贪婪、阴暗的人性加上一层枷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墨子的这些观点在《明鬼》、《天志》篇目中有详细叙述。

2、非命:墨子反对命运说,认为人的生死祸福等因素都受自身活动和社会整体活动的影响;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在反对儒家的天命思想,旨在鼓励人们通过事在人为的态度,来改变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状态。

墨家的生死观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许多观点虽然披着鬼神的外衣,但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对于现代中国也有着许多现实意义。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墨子

四、儒家的生死观:

儒家的生死观从孔子开始,经过后世两千余载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理论体系。

1、孔子。孔子的生死观可以分为对于生的态度和对于死的理解,以及对于生与死的关系的探讨。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孔子

①孔子的生存观:通过施行“仁”,对个人而言达到圣人的境界,对国家、人类社会而言实现内圣外王,其目的是为了安定和治理天下。

②孔子比较回避讨论死亡和鬼神之事。对于死亡,他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实际上是在回避谈论死亡和死亡以后的事情,他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专注于人间的事,也就是解决活着的人所遇到的事。

对于鬼神,他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或许认为敬事鬼神于人间之事没有太多助益,达不到治理社会、天下大同的目的,所以不谈死亡和敬鬼神,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后世对于死亡和鬼神的态度

③孔子还认为为了追求心中所想可以抛开生死。比如“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认为为了追求儒家的道可以抛开生死,如此也可以使“生”和“死”都达到仁的境界。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④孔子还认为应当在生的时候通过建功立业造福于万民而超越生命的限制,也就是他所说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而建功立业造福人民的途径就是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⑤孔子对于人的死亡和人死后的丧事、祭祀也十分重视。这也就是他所强调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重对待死亡和重视丧葬礼仪的态度,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死亡文化,对中国祖宗祭祀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塑造都重要影响,而今人也可以通过慎终追远缅怀先人、不忘根本,也有助于新时代新家风的创建。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慎终追远

2、孟子。孟子的生死观在继承孔子观点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孟子

爱惜自身,善待生命,施行仁政。孟子认为人应当爱惜自身,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自身是孝道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儒家仁慈的体现。

孟子将这种爱上升到更广的范围,也就是爱惜自然万物的生命,这也是“君子远庖厨”的本意。

孟子又将这种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关爱人民的仁政观点,反对统治者肆意杀戮,应保障人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

舍生取义。孟子认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应当舍生取义,但舍生取义不是做不明智的、无所谓的牺牲。舍生取义是对孔子杀身成仁的进一步发展。而孟子的“义”也是对孔子的“仁”的继承和发展。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舍生取义的文天祥

死而不朽。孟子还主张在加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建功立业,功勋传于后代,功绩造福后人,身虽死,名可垂于万世,以此实现人生价值的不朽。

3、荀子。

敬始慎终,始终如一。荀子认为生是人的生命之始,而死亡则是生命的归结,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所以对于生死,应当善始善终,敬始慎终。

以死相生。荀子在生死应当始终如一的认识下,认为对于人的死亡礼仪应当隆重,以送走去世的人,如此则可以实现孝子应尽之人事,实现先王和圣人之道。

荀子的生死观实际上为后来等级森严的丧葬制度提供了思想来源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荀子

4、后世儒家学者的生死观。

①孔孟之后的儒家学者大都认为生死乃是自然之道。

②出于为统治者服务的需要,儒家将生死与天命相结合,形成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等观念;

③出于服务于统治者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儒家的丧葬观念逐渐形成了一套等级森严的丧葬礼仪体系

④儒家在吸收其他流派的思想观点之后,并在中华民族屡遭灾难之后,将生与死的观念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五、佛教的生死观:

①佛教的基本观念认为人生是苦难的。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受苦的,产生苦的原因是因为人对外物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才能达到解脱。

轮回观念。认为人只要不能战胜苦,不能解脱,就会一直处于轮回之中。轮回的观念使现世的人们得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是佛教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佛教的观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同时宣扬受苦的观念是统治者喜闻乐见的,这是佛教的已在中国生存传播的重要原因。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佛教所讲的六道轮回

生死观和死亡文化在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1、基于生死观并结合其他思想所形成的死亡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

2、富含中华先民们数千年智慧的生死观和死亡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

3、汉字的起源甲骨文就是活人沟通鬼神的工具;

4、我国盛行流传至今的祭祀祖宗的传统也是基于对生死的理解;

5、中国人基于对生命的传承和对死亡的理解,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法体系,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6、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中的生死观念,每当在国家和民族遭受灾难之时,总会有人舍生忘死、为国捐躯、共赴国难,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内在。

7、中华民族基于对生与死的理解,产生了生与死的辩证思维,比如“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8、中国人对死的理解尤为深刻,只有在生的时候有所作为,做有益于人民、国家和民族的事,才能够超越生死的限制,永远活在历史和人们的心中。

我们当下面临的死亡教育困境

死亡教育是要帮助人们正确和科学地面对世间万物的死亡,理解生与死乃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死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为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解决许多关于死亡的社会问题。

但看今天人们的生死观和社会的死亡教育,是有着很大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很多人对于死亡存在恐惧、冷漠、虚无的态度;

2、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民族对于谈及死亡也比较忌讳;

3、我国死亡教育面临的现状:

①死亡教育在制度和法律层面上还是空白。

②很少有学校开设死亡教育的课程;

③没有关于死亡教育的权威书籍;

④我们的绝大多数的公民从未接受过真正的死亡教育;

⑤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科学的面对疾病和死亡更显得迫在眉睫,死亡教育势在必行;

由中元节联想到中国的生死观、死亡文化和亟待进行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

生命诚可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从我们懂事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我们终将面对死亡,也终会死亡。与其期许着有来生、有轮回,毕竟是未知之事,不如把握今生。好好孝敬自己日渐年迈的父母,毕竟他们终将逝去;好好珍惜与妻子相处的日日夜夜,因为在当下谁也说不好下一秒意外和疾病会不会来临;好好珍惜与儿女相聚的时光,因为他们终会长大离开我们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