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在高中课堂上讲“生死观”

 曹文凯 2023-02-24 发布于辽宁
生死观是个很大的话题。
各家各派,各有所执。

儒家有“未知生,焉知死”和“舍生而取义”之说,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故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可以说是超脱了个人生死,更关注社会、道德层面。

佛教认为,人间乃苦海,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聚)难以逃避。之所以如此,只因“无明”(不觉悟)。“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悟”只一瞬,即“顿悟”,瞬息间克服“无明”而超生死,也就是禅宗的“成佛”。

道家则说,“生死气化,顺应自然”。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差不多就是“身没而道犹存”的意思。所以,所谓“生”不过是暂时的,而“道”是永恒存在的。与儒家“三不朽”有相通之处。
庄子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妻死,惠子往吊,见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子不以为然。但庄子说,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人并未消散,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气”的形式,“偃然寝于巨室”


庄子将死,门徒欲厚葬。庄子说,没必要。日月为连璧,星辰当珠玑,棺材板儿都不用,我自有天地作棺椁。弟子们觉得过意不去,棺材还是得预备一口的,总不能让老师的遗骸被鸟兽吃了去吧?咱又不是蒙古族、藏族。可庄子说,埋地底下就不会被虫子吃掉?都是被吃,怎么能偏心呢!


后世种种,几乎无能出三教者。

王羲之觉得“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明白“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面对死,积极寻求“寿”,没事儿炼个丹、嗑个药。
陶渊明呢?他也知道“乘化以归尽”,“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但是他面对死时,却是“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觉得天地自然就是自己的生命,颇有“天人合一”的况味。
所以,王右军多少有些焦虑,靖节先生则洒脱许多。

终于说到正题上了——为什么要给正当年的高中生讲“生死观”?

讲儒家的“生死”,
是为了让孩子们明晓,“学而优则仕”不只可以让我们不窘迫于物质,更可以“达则兼济天下”;
让他们明白,立心、立命,成圣创绝学,万世开太平……本身就是生的延续,是不朽。
让他们明了,性命只是平庸,生命才是精彩,使命乃是卓越!

然而,鸡血打得越足,蔫吧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要忘了,无常才是常态。孩子们抱最大希望,尽最大努力,却遭受了一系列的坎坷、磨难,于是乎想不开、闹矛盾、怀疑人生、质疑社会……很明显,他们没有持最好心态,做最坏打算。
心态哪里来?道家“生死观”中来。
就个体而言,万事莫大于生死。生死这个事儿了解得差不多了,心态大概也就平和多了。
宇,何其广也?我们不过尘埃一粒;
宙,何其长也,我们无非须臾一瞬。
一滴水中三万虫,生命何其繁也?
须弥芥子,奥妙何其多也?
这样一想,个体生命不过尔尔,更何况遇到的这点坎坷呢?
你看,是不是能通达一些?

用世时儒,出世时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