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五大教堂,竟然有三座与意大利有关

 山地之仔 2019-08-18

 盛锐科技视野婉如

世界五大教堂指的是: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其中,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都和意大利有关。
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力,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世界第一大教堂,能同时容纳60000人举行弥撒;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为第二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长153米,宽93米,能同时容纳近30000人聚会;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为第三大教堂,长116米,宽76米;第四大教堂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其圆顶是世界最大的圆顶,长158米,宽38米,能同时容纳15000人礼拜;第五大教堂是英国圣保罗大教堂,也是英国最大的,它在英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位于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梵蒂冈内。梵蒂冈是罗马天主教最高枢机,也是教宗的住所,面积仅44万平方米。梵蒂冈全部位于意大利的罗马市内。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比该城其他建筑的屋顶要高。
对罗马天主教而言,圣彼得教堂是最重要的宗教圣地,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最初建在耶稣十二门徒首领圣彼得的坟墓上,因此以圣彼得的名字命名。圣彼得教堂建于4世纪20年代,在建造过程中曾多次修改建筑计划,因为有10位不同的建筑师从事教堂的设计,他们每个人都对教堂的外观风格有所改动。1615年,圣彼得教堂终于竣工。
教堂的规模之大令人惊叹,它能容纳6万人,教堂呈十字形,长212米,宽137米,主体高46米,穹顶高138米,仅内部大殿堂面积就有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再后来的几个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家都为这座教堂贡献了自己的作品,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蒙克、贝尼尼、乌冬等。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大教堂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是一颗镶嵌在罗马城上的皇冠。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圣母降生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规模居世界第二。它始建于1386年,到1485年才完成。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
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
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在这里达芬奇、布拉曼特曾为他画过无数设计草稿,为使得大教堂更加壮丽。马克吐温曾形容它是 “建筑师眼中的一团白色火焰”,米兰大教堂是米兰的标志和精神象征。
花之圣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圣母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这所大教堂的意义甚至超过米兰大教堂和塞维尔大教堂,与圣彼得大教堂并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开端。其圆顶是世界第一大圆顶,米开朗基罗曾经在设计圣彼得大教堂圆顶时说过“我可以建一个更大的圆顶,但远远不及她的美”。
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味花之都。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这个译名远远比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来的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城区,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那些狭窄的街道里,仿佛还能听到文艺复兴时期那辉煌的马蹄声。建筑和绘画也还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妩媚。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花之圣母教堂原址是建于4世纪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科西莫·迪·乔凡尼·德·美第奇出资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
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后来米开朗基罗又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
最不可思议的是,布鲁涅内斯基没有画一张草图,也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仿佛整座圆顶已经在心里建好了。他的墓就在教堂地下,教堂广场上他的塑像手指着心爱的圆顶。
圆顶内部是瓦萨里所绘制的穹顶画《末日审判》,大厅墙壁上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浮雕比比皆是。登上教堂北侧的463级台阶到达圆屋顶,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老城区的街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