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不放过违规的医生,但也绝不能寒了那些无辜医生的心。 对一名医生而言,一旦被医院“辞退”意味着什么? 虽然这种处罚没有杀人偿命那么致命,也没有吊销行医执照那么令人绝望,但却意味着“饭碗”的丢失。 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会给受处罚的医生留下终生的污点,甚至影响之后的求职。 因此,无论哪家医院,都不会轻易对医生作出这样的处罚。 然而近日,某医院却同时对2名急诊医生作出了“辞退”的处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 幼童被撞就医,遭2科室医生推诿6次? 据当事人李女士称,8月3日晚,自己2岁多的孩子不慎被车碰撞,导致头部、面部和腿部擦伤。 孩子奶奶于当日19时30分左右带孩子来到榆树市人民医院就诊,后有医生为孩子做了腿部CT检查。 因在外打工,李女士4日凌晨3时许赶到医院,“因为孩子太小,我不放心,所以想让孩子在医院多留院观察一会”。 当看到孩子身上的伤口没有被处理,害怕被感染,李女士遂请求急诊科值班医生为孩子进行伤口处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急诊科医生告诉她要去六楼神经外科门诊,因为急诊科“没有纱布和消毒水”。当李女士来到六楼门诊时,又被告知“不接待急诊的”,要去找急诊科。 就这样,刘女士往返奔波3趟都没能为孩子处理伤口。 李女士对急诊科值班医生表达了不满,并录制视频发到了网上。凌晨4时许,李女士终于在六楼门诊给孩子完成了伤口处理(此时距离孩子入院已经过去了9个小时)。 2 卫健局:2名值班急诊医生被辞退,院长被追责 李女士拍摄的“家长带30个月大孩子就诊遭医生推诿”的视频传到网上后引发了热议,几乎所有舆论都倒向孩子母亲一边,相关医生更是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甚至还有网友说:“果然有些医生护士被砍被杀不是没有原因的,特别是视频中这些没有医德草菅人命的医务人员!” 很快,相关部门针对此事展开了调查。8月8日,榆树市卫健局公布了对此事的处理结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医生推诿见死不救,还是家属“强行”住院被拒? 然而,就在大家觉得此事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网络上却爆出了此事不为人知的一面(另一版本): 1、孩子是被别人伤的,只是擦皮伤,没让急诊看,来了就想住院,想多那个啥; 2、六楼说不用住院,也不用处置,已经止血结痂啦。但家长不放心,吵闹着非要住院要输液要缝针; 3、医生反复解释用不着,最后说实在不放心做个CT,孩子做CT需要睡觉,哄了很久才睡。做完CT确认孩子没事,让家长带孩子回家。但家长不愿意不理解,半夜里跑回来对着正休息的医生一通录; 4、医生没防备家长的用心,说话表现不太谨慎。然后孩子家人把视频发到网上,称孩子有伤,医生几个小时不给处理,然后舆情部门火速责令医院处理。最后相关部门火速开除了医生,处理了有关责任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涉事急诊科主任王福军至今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我科完成了诊疗任务,无推诿、无首诊不负责任、无空岗。”并向有关记者还原了事发经过: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合以上内容,以及卫健局通报中的这句“患者是轻微擦伤,现已在家自行养伤”可以说明:无论是急诊医生还是六楼的住院医生,之所以拒绝收住该男童,是因为他的病情根本没有达到被收住院的指征。 因此,他们的行为很有可能皆是“严控入院指征,杜绝过度医疗,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合规做法。 那么什么叫推诿呢?即患者病情较重,需要住院,病房也有空余床位,值班医生却因为各种自身原因拒绝病人住院,这才叫推诿! 而拒绝患者和或家属的无理要求,坚持医疗原则和操守,能被叫做推诿吗? 4 “我们终究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抢救机器” 有专家认为,许多医患纠纷事件之所以会发生,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和不理解所导致的。 排除一些荒唐的因素,此次事件中,医生认为孩子没有什么大碍,但家属仍然坚持想让孩子住院观察,其实就是对医生诊断“不太相信”的表现。 最近,某院急诊高医生在其朋友圈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终究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抢救机器,而这个社会,也终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高医生之所以会发出如此的感慨,是源于患者(家属)对他的信任与理解!在这份医患之间难有的“温情”面前,医生哪怕习惯了再多生死,仍然会被深深的触动。 7月26日晚10点半,高医生所在的急诊科送进了一名40多岁的男性患者,诊断为脑干出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医务人员拼尽全力抢救之下,患者还是没能救过来。 那晚,患者家属来了很多,大家都悲伤至极。 “起初自己的内心并没有波澜,因为问心无愧。可能是见惯了生与死,习惯了不带个人情感的去理性看待患者与疾病。”高医生说。 令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患者的遗体准备离院之时,患者20岁左右的女儿强忍着悲伤,走了过来。她朝着高医生等医务人员深深一鞠躬,说了一句:谢谢,您们辛苦了! 高医生说,这一鞠躬,一句谢谢,令他内心一阵波澜,甚至眼眶有些湿润。他们没能救回患者,却受到家属这般礼遇。 “在医院里,往往是患者得救、好转,医生才收到表扬或者锦旗,像这样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还感谢医生,真的很少见。” 高医生说,这深深的一躬,对他而言既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宽慰,同时也给了他更多的勇气。 5 医学的本质是爱,信任与理解才是最好的药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生拼尽全力后依然没能救回病患,最终却受到家属“礼遇”的并非高医生这一个例子: ①2018年11月,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林劲榕医生的一个老病人走了,这位病人每次入院都是生死一线,家属总说:“林医生,全交给你了,有什么方法尽管用,不要担心后果。” ②2018年8月,63岁的肝癌患者老蔡在家中去世,家人觉得必须和医生说一声,再道个谢。他们四下打听得知马上就是首个医师节,便连夜订了锦旗,送到福建省立医院介入科。 ③2017年,一位常年住院的老人病故,老人的子女料理完后事,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向医务人员深深地鞠了三躬,医生们立即还以鞠躬礼。 …… 医学的本质是爱,信任与理解是患者给予医生最珍贵的礼物,同时也是医生给予患者最好的药品。 而医生之所以敢冒风险,既源于对生命的敬畏,更源于对人性善良的笃信。因此,当医生捧出一颗热忱的心时,请报以温暖和珍惜。 本文来源:微医汇在线学习 ↓↓↓ ◆ ◆ ◆ ◆ ◆ · 急诊 · 医学 · 资讯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