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北魏“泰常八年长城”的质疑

 白桦树2008 2019-08-19

以前关于北魏长城的研究,多认为北魏于泰常八年(423年)曾修筑过一条东西向的长城,命名为“泰常八年长城”。史料依据主要是《魏书·太宗纪》的一条记载:泰 常八年“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 后来的调查者和研究者并没有能够确认这道长城的相关遗迹,于是认为其或沿用了战国赵北长城,或沿用了阴山秦汉长城。

阴山山脉自古以来是一条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其山口地带尤其是南北防御之要冲,所以山口处通过会有几个时代的防御设施。战国赵北长城主要分布于阴山南麓地带,长城墙体沿线发现的遗物以战国秦汉时期为主,个别所见北魏遗物并不能成为 “泰常八年长城沿用战国赵北长城说”的主要证据。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郦道元随孝文帝拓跋宏北巡,看到了绵延于今大青山蜈蚣坝山前地带的战国赵北长城墙体,“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这段长城的确是战国赵武灵王时期修筑的赵北长城,郦道元当时看到的已经是作为历史陈迹的残垣了。这也从史料学方面证明,北魏并没有利用战国赵北长城。阴山秦汉长城沿线,同样不见北魏沿用遗存。 

那么,北魏“泰常八年长城”究竟在哪里呢?还需要从史料中寻找答案。首先,如果北魏于泰常八年修筑了长城的话,这段长城仅限于长川之南。《魏书·太宗纪》的这段记载需要重新标点:“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从赤城至五原之间,北魏并没有全线修筑长城,而只是“备置戍卫”。长川为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东洋河上游的南北向川地,在这一区域之内迄今尚未发现北魏长城,只是发现了北魏的长川城(今兴和县元山子土城子古城)。重新审视这条史料,是不是前人理解有误呢?可否作如下释读:“二月戊辰,筑长(川)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 《魏书·天象志》的记载亦支持后者:泰常“八年春,筑长城,距五原二千余里,置守卒,以备蠕蠕。”如果泰常八年修筑的是长川城,这里讲的是长川城距离五原城二千余里。从北魏五原城(今包头市九原区孟家梁古城)到长川城,直线距离约350千米;从五原城到今河北省赤城县,直线距离约500千米。看来,“延袤二千余里”说的大致还是五原至赤城间的距离。《魏书·天象志》记载的长城“距五原二千余里”的信息并不准确,属于误抄误记;但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是,北魏并不存在赤城至五原的长城,只有“距五原二千余里”的“长(川)城”。

长川城仅见于《水经注》的记载,而不见于《魏书》。翻检《魏书》,有关“长城”的记载较多,除现代意义上的“长城”外,还有郡县名、人名等。如《魏书·地形志》中,原州有长城郡,北华州中部郡有长城县;如《魏书·穆崇列传》中,有兄弟二人,兄长名平城,弟弟名长城。上述兄弟二人是否是以城邑名作为名字呢?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北魏时期,叫“川”的地名非常普遍,通常指大范围的平原地形,如长川、牛川、云中川、大宁川等。建于川地的城邑,多以川为名,如牛川有牛都,云中川有云中镇,大宁川有大宁城。建于长川的城邑理所当然就叫长城,长川城或许只是一个后起的俗称而已。 

如此看来,《魏书》关于“筑长城于长川之南”的记载是确凿的。长城作为一座城邑,修筑于泰常八年,即位于今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张家村中的元山子土城子古城。同时,北魏在燕山至阴山一线的赤城至五原之间构建了一道戍卫线,通过考古调查,结合史料记载,初步推断这道戍卫线主要由一系列戍城组成。这些戍城,在《魏书》《水经注》的记载中零散可见,考古调查亦有所发现,自东向西包括赤城、大宁城、长城、参合城、武要城、白道城、塞泉城、五原城等,形成了燕山—阴山以南的一个戍城带。

赤城位于今河北省赤城县县城之内,坐落于白河河谷宽敞处,该区域历史上一直为扼守白河谷地的军事要地。赤城最早见于《水经注·沽河》记载:“沽水又西南,迳 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据《资治通鉴》记载,此事发生于后赵建武九年(东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北魏登国二年(387年),道 武帝拓跋珪巡幸至此。可见,赤城在泰常八年之前已经存在。明代宣德五年(1430 年)其地又建赤城堡,清代设县一直沿袭至今。北朝时期的赤城,今天全然不存。从赤城溯河北上,有著名的独石,在独石南有猫峪堡古城,经考证为北魏御夷镇旧址。可见,白河河谷是北魏王朝在燕山地区南北防御的要道。在今河套地区南流黄 河西岸,北魏还有一个赤城,所以东部的赤城亦称东赤城。

赤城以西有大宁城,旧址约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南郊一带,东去赤城约80千米。大宁城西北方向,《水经注·漯水》记载有小宁城,今址约在张家口市万全县县城一带。

大宁城向西为长城,为兴和县元山子土城子古城,东去大宁城约95千米。《水经注·漯水》关于于延水源头,有“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的记载。于延水为今东洋河,根据实际考古调查成果,柔玄镇为今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克里孟古城。东洋河源头流经长川城南一带,但长川城在柔玄镇东,并非柔玄镇西,所以《水经注·漯水》记载的“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一语,正确与讹误并存,可修正为“水出塞外柔玄镇东长川城南小山”。

元山子土城子古城位于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张家村村中,东部为山脉,南部为丘陵,城南有座小山叫元山子,西、北两侧为开阔的川地。自胜利水库下来的一条河自西 北向东南流,鸳鸯河自东北向西南流,两河于古城南交汇,交汇之后的河称为后河,属于东洋河上游支流。因现代村落建于城内,城址受破坏较为严重,但四面城墙仍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墙长390米,南墙长380米,西墙长330米,北墙长400米。城墙为夯筑土墙,北墙东段和东墙北段保存较好,墙体底宽6~20米,顶宽约3米,残高2~4米。门址不清。除城区西南角保留一座土筑台基址外,因村落建设,其他相关遗迹俱已消失(图一)。古城地表散布遗物较丰富,有束颈陶壶残片和饰戳印纹、水波纹、 凹弦纹、网格状暗纹的陶片等,均具有典型的北魏特征。亦有部分金元时期的瓷片,如白瓷罐、碗等,表明古城中在金元时期有人类活动。

元山子土城子古城北略偏东33千米处为河北省尚义县哈拉沟古城,该古城只能是柔玄镇之东的怀荒镇。长川城、怀荒镇南北一线,为《魏书》屡有记载的长川,是阴山山脉与燕山山脉之间的一个南北向平川区;从长川向南、向东进入洋河谷地,即代谷。 220年,拓跋力微依附于没鹿回部,曾率部驻牧长川。北魏建立后,长川为北出漠南的重要通道之一,明元帝拓跋嗣泰常二年(417年)开始临幸长川,太武帝拓跋焘曾于长川筑马射台。

今察右前旗黄旗海为北朝参合陂,参合陂北应有一座北魏戍城,或名为参合城。在《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中,察右前旗黄旗海西北有一处北魏遗址,位于三号地乡土城子村东北约750米,名为土城东遗址;土城子村西北约400米处有一处金、元时期的古城遗址,名为城卜子城址。2015年秋天,笔者对这两处遗址作了复查,地表均已不见相关遗存;后向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文物管理所相关业务人员问询,他们说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确在这一区域之内曾经看到过城墙遗迹。初步推断,该古城的情况与长川城类似,北魏时期的城邑为金、元沿用;土 城东遗址与城卜子城址应该只是一个遗址,分布于土城子村附近,相关遗存遭村庄建设与耕地开垦破坏不存,暂名为之三号地土城子古城。参合城东去长川城约65千米。

从参合城向西,有武要城,为今卓资县三道营古城。三道营古城西城为西汉定襄 郡武要县兼定襄郡东部都尉治所,东城为北魏时期新筑,并同时加筑沿用了西城(图二)。据《魏书·太祖纪》记载,道武帝拓跋珪于天赐三年(406年)八月“丙辰,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造石亭,遂之石漠”。由此可见,北魏时期仍知三道营古城为汉代武要县,以此推断泰常八年加筑之戍城名为武要城。武要城东去参合城约60千米。

白道城为今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坝口子古城,沿用自秦汉云中郡武泉县。白道城东去武要城约63千米。塞泉城为今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东老丈营古城,沿用自西汉五原郡蒱泽县。塞泉城位于白道城与五原城之间,五原城为今包头市九原区孟家梁古城。孟家梁古城位于包钢废钢厂院内,遗迹已破坏无存。早期的调查资料,对其形制、时代描述不一。描述较为详细的是,古城平面呈倒梯形,南北长440米,南墙宽340米,北墙宽380米;或认为是汉代古城,或认为是北朝古城,甚至或晚至隋唐。从以前古城采集遗物分析,有人推测为北朝后期的军事性防御城址,有一定道理。古城平面形制不规整,与北魏城址的特点有一定相似性。据《水经注》记载,“阚骃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石崖城沿用自汉代五原郡宜梁县旧址,为今达拉特旗二狗湾古城,从二狗湾古城向东北至孟家梁古城的直线距离为22千米,与北魏六十里大致相合。五原屡见于《魏书》记载,是北魏皇帝的阴山巡幸地之一,孟家梁古城应即北魏五原城。孟家梁古城地处昆都仑河西岸,北距昆都仑沟沟口9千米,东南距麻池古城(秦代九原郡郡治九原县、汉代五原郡郡治九原县)6.5千米,地扼险要。从五原城溯昆都仑河北上,北偏东约70千米处,为北魏怀朔镇镇址白灵淖城圐圙古城。 

由此可见,燕山—阴山戍卫线的各座戍城,自东向西大体均匀地分布于燕山山脉至阴山山脉山前一线。在燕山—阴山戍卫线以南,据《水经注》记载,沿着黄河两岸亦有类似戍城,如石崖城、赤城、昆新城等。赤城在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南流黄河西岸,地处浑河入黄河口处之北的黄河对岸,昆新城在今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清水河汇入浑河之后的浑河北岸,与赤城隔河相望,著名的君子津或即位于二城之间。赤城、昆新城今址,均无考。

北魏迁都平城之后,为了防御漠北新兴的柔然汗国,于泰常八年(423年)在燕山—阴山一线构筑了一道以戍城为主的戍卫线。此后,从5世纪30年代开始,于燕山—阴山以北的漠南草原陆续构筑了六镇。太平真君七年至九年(446~448年),北魏又修筑有畿上塞围。畿上塞围以两两相望的烽戍为主,分布于代谷以北、参合陂以北、今蒙晋交界处及其以北一带,与泰常八年燕山—阴山戍卫线的戍城形成了协同防御之势。

本文由孙莉、秦昱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编著《北方民族考古(第4辑)》。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978-7-03-054372-1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每年一辑。第4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碑刻考释等栏目,收录论文25篇,以北方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为重点,既有最新的考古发现成果报导,也有综合性的考古学探索和个案分析,是文物考古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展示。本书适合文物考古研究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图文编辑:秦昱

审核:孙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