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内附有动图),宝宝吃饭香,身体棒,宝妈们学起来有的小朋友从开始学吃饭起,就是奶奶和妈妈轮流追着喂,还没吃两口,跑了去玩玩具去了,又没吃两口,看电视去了,久而久之,因为喂饭,他竟然对吃饭产生了抵触情绪,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可影响其生长发育。如果您家孩子有以上表现,不要担心,来北滘医院门诊二楼康复科做小儿推拿吧。 第一篇:胃脘积滞型 主要症状: 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干呕、夜卧不安等,舌苔薄白, 1:揉板门,100-300次 穴位: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做法: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或润滑油,按揉 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作用:消食化积,消除胀满。 2,运内八卦,1-3分钟 穴位:在手掌面,掌心的周边, 做法:揉1-3分钟, 作用:理气宽胸,顺气化痰,消宿食,降胃逆,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 3,清胃经,100-300次 穴位:手拇指侧外侧缘,腕横纹至拇指第二关节横纹。 做法:通常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旋推或反向直推为补,称补胃经。胃穴只清不补,所以清胃只有一个操作方向,就是向指尖方向推。 作用:常和脾经、肝经配合,调理脾胃功能。 4,清大肠 100-300次 穴位:食指桡侧边缘, 做法:由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调理肠道,泻肠道湿热。 加顺时针摩腹、下推七节骨约10分钟。 第二篇:脾胃虚弱型 主要症状: 食量减少,不思饮食,大便溏薄或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薄白。 1,补脾经 100-300次 穴位: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 做法:由指尖推向指根,一般脾经只补不清, 作用:调脾胃,助消化。 2,点揉足三里 1-3分钟 穴位: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旁1横指,(以宝宝手指为准) 做法:点状按揉 作用:健脾和胃,化积导滞,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3,捏脊 上七下八 穴位: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尾椎的一条直线。 做法: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向下用同法。 作用:增进食欲 ,增强免疫力。 4,推上三关 1-3分钟 穴位: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做法:由下向上推动。 作用:温阳,补气血。 加顺时针摩腹、下推七节骨约10分钟。 |
|
来自: 昵称44384288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