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倒瓤瓜? 倒瓤瓜又叫水脱瓜,夏季又称高温发酵瓜,在外观上与正常果一样,叶片、茎蔓及果实外表没有明显的症状。 但是切开后,西瓜瓤质地变软呈水渍状、瓤色变暗、紫红色的现象,严重时瓜瓤具有酸败味、酒味,种子密集处及种子周围首先出现症状。  近年来,西瓜倒瓤现象越来越多,有时甚至成为主要病害! 预防西瓜倒瓤,应该怎么做 1.整平土地,减少田间积水 西瓜栽植前,应将棚内土地整平,使栽培畦上下游有一定坡降,保证浇水顺畅。下游应设置排水口,浇水时可将多余水排出棚外。 这样做既有利于西瓜生长,又可减小棚内湿度,减少西瓜“水脱”病的发生。 2.温度、湿度管理 及时放风、排湿、降温。平时放风,控制棚温在30℃以下。 坐果后15~25天,西瓜膨大,并开始转色,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只要棚温不低于20℃,均要进行放风。浇水后,应将棚顶薄膜缝隙全部扒开,连续3天保持棚内无水汽。如遇高温天气,还应打开棚的两头及两侧下部,加速棚内空气流通,降低棚内温度。 3.水分管理 灌水方法的改变 推广滴灌技术或小水勤浇。大棚西瓜,一般畦宽80~100cm,浇水时整畦浇灌,大水漫灌和浇水面过宽是导致棚内湿度过大的主要原因。 有条件的应逐步推广滴灌技术,无条件的应尽量作窄畦种植,缩小浇水面,减少一次性浇水量。同时应将棚内陆面全部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进而延长浇水周期和降低棚内湿度。西瓜生长中后期更应小水勤浇,杜绝大水漫灌。 灌水时期的掌握 在西瓜定个前灌水,防止定个时缺水。定个时,严格控制浇水。如定个时严重缺水,一定在灌水前降低棚温。 沙土壤浇水比较频繁,也要注意降低棚温。当西瓜种子边缘变黑时,就可以大胆进行浇水了。一般情况下,应保持土壤湿润,不要忽干忽湿。 4.配方施肥 应严格按西瓜的需肥规律施肥,氮、磷、钾应按3∶1∶4的比例配合使用,以促进植株健壮,根系发达,进而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5.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措施 发病初期,瓜柄处变微黄或微红,这时植株叶片保持较好,在这时要及早放风,降低温度。如在连续1周左右的低温情况下,部分病瓜可恢复瓜肉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