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因果实录阅读者 2019-08-19

中原地区是我国古代先民开发比较早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所以,在诸侯各分天下的时代,谁掌握中原谁才能在各个诸侯国中拥有绝对话语权。春秋时期,雄居南方的楚国虽然到楚庄王时成功问鼎中原,威震诸侯。但事实上,早在楚庄王之前的楚成王时期,楚国就已经开始为初步称霸中原了。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中原地区

楚成王之前,楚国经过楚武王、楚文王治理和经营,楚国已经在江汉地区站稳了脚根,并且还占据整个南阳盆地,使其成为以后楚国进兵中原的前进基地。公元前672年楚文王死后,楚成王杀兄夺位。虽然楚成王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王位,但楚国能够初步称霸中原是离不开楚成王的计谋和手段的,正如历史学家童书业所说:“不特庄王为霸主,成王亦为霸主也”,可见,我们不能小瞧了这个杀兄夺权的楚成王。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楚成王

那么,楚成王是如何带领楚国称雄中原的呢?

第一步:稳定后方夷越之地,为北上中原巩固后方基础

楚国身后乃夷越之地,在那时,湖南东北部及湘中、湘南都是古越族的居住之地。夺位的楚成王并不急于北上,而专注于整治这些夷越之地。总结下来,楚成王出兵越族地区,有以下三点原因:

1. 楚成王是以非正当手段夺得的王位,现在正是向各个诸侯国树立良好形象的时候,即“结旧好于诸侯”,所以他不会冒然北上进攻。

2. 湘江、资江流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与江汉地区很接近,且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完全可以当作楚国北上的后方基地。

3. 夷越地区社会发展落后于楚国,社会组织松散,楚国完全有实力征服此地。因而,楚成王上位第一年就以“镇抚夷越之乱”为借口,挥兵南下,占据了大量土地,扩大了楚国的疆域,为楚国北上中原巩固了后方基础。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楚文王时期的楚国

第二步:挥师北上,打破齐国独霸中原的局面

稳定后方之后,楚成王终于可以放心北上。此时,中原霸主正是齐桓公治下的齐国。但是齐恒公霸业正盛,所以楚成王决定避其锋芒,将自己北上的首要目标指向了郑国。春秋时的郑国,地处中原腹心,是九州中的“中州”,楚成王认为占据此地将更有利于自己号召天下,正所谓“中国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以拒中国”。所以楚成王先后于成王十三年(公元前659年)、成王十四年、成王十五年三次征讨郑国,郑国也是越打越残。

作为中原霸主的齐国不能坐视不管,毕竟郑国是中原地区军事要地,为保住郑国这块战略要地,制止楚国的北进势头,齐恒公也早有打算。就在楚成王征讨郑国的这三年里,齐恒公就与一些诸侯盟国计划着如何帮助郑国和如何对付楚国,他们的做法就是“夺楚援”、“剪楚党”、“孤楚势”,通过打击与楚国结盟的国家来孤立楚国。楚成王三讨郑国后,齐恒公甚至组织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的八国联军征讨楚国的盟国蔡国,然后准备挥师问罪于楚。

面对这种情况,楚成王采取了非常明智的举措:一方面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严阵以待;另一方面派屈完同齐方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争端。齐方经过权衡,最终也选择和平处理问题,命令大军退至召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

“召陵之盟”对于齐国来说是体面的退兵,对楚国来说也毫发未损,但是楚国能在齐国的地盘上狠揍郑国后又全身而退,这可是大大提高了楚国的声望和地位,而且还保存了争霸实力,这也暗示着齐国独霸中原的格局已经开始动摇。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春秋形势图

第三步:没有与齐国直接交锋,而是选择迂回牵制齐国

“召陵之盟”后,楚国在中原的发展势头稍减,楚成王决定量力而行,决定调转兵锋,不与齐国正面交锋,而是与齐国迁回争霸,他的迂回争霸计划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灭弦国:为了孤立楚国,齐国就同北方小诸侯国组成了自己的北方集团来抗衡楚国,弦国就是成员国之一。“召陵之盟”后次年的秋天,齐桓公因为立郑国太子的事情与周惠王产生分歧,周惠王就唆使郑文公背叛齐国。见到齐桓同盟内部出现了裂痕,楚成王乘此良机,于这一年(公元前655年)八月率军一举消灭了弦国。

2. 灭黄国灭英国:黄、英两国都是小诸侯国,也都属于齐恒公的北方集团,齐国是打算利用黄、英两国对楚国形成前攻后堵之势。

黄国本来是楚国的附属国,但是当齐恒公霸业正盛时,黄投靠了齐。之后,黄国就彻底服从齐国指挥,甚至还配合齐军夹击楚军,面对如此叛逆的身边小国,楚成王早就想教训它了。成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49年)冬,齐恒公霸业已不及当年,楚国出兵伐黄,第二年就消灭了黄国。随后,楚国又于成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46年)消灭了小诸侯国英国。

3. 击败徐国:因为黄国在抵抗楚国的过程中,齐国也没有派兵增援,无信于诸侯,逐渐导致齐国“诸侯日散,霸业日衰”。楚成王看到齐国势力大不如前,公元前645年正月,楚国派兵讨伐徐国。徐国是齐国的忠实属国,而且有姻亲关系。楚国希望通过征讨徐国来进一步削弱齐国势力。楚国讨伐徐国两月后,齐恒公不得不集结各诸侯国,讨论救徐问题。虽然齐桓公也派遣将领率军救徐,但是诸将根本无法击退楚军,于是齐恒公计划进攻楚国的盟国——厉国,逼楚撤军,这也暴露了齐国已经无力与楚国正面交锋了。同年七月,齐曹联军出兵厉国,但令齐恒公头疼的是,齐曹联军“伐厉”并不顺利,双方僵持不下,导致齐恒公面临着东西两线进退维谷的局面。

入冬后,宋、曹两国又发生了矛盾,齐国的北方集团又出现了裂痕,楚国借此机会一举击败徐国。至此,齐恒公的中原霸业已是强弩之末。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齐桓公

第四步:征服宋国,问鼎中原

成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齐国内乱,以齐为首的中原北方集团也随之解体。邻近楚国的中原诸侯为求自保,又转而顺从楚国。现在,楚成王问鼎中原的最大对手就是宋国。

宋襄公因为平定齐国内乱而声势大涨,也打起了称霸中原的主义。楚成王为了称雄中原,采取利用对方矛盾、与多国结盟,孤立并打击宋襄公的策略。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冬,楚与齐、鲁、陈、蔡、郑五国结盟。通过这次盟会,楚国不但巩固了陈、蔡、郑等属国的附属地位,而且与齐、鲁两国达成了抑制宋国称霸的默契。

成王三十三年(公元前639年)秋,各诸侯国国君在盂地会盟时,楚成王和宋襄公吵了起来,楚成王直接指使手下绑架了宋襄公。最终在鲁国的调停下楚国才放的人,可是宋襄公在楚国身遭劫辱好几个月,怨恨于心,图谋报复。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638)夏,宋襄公以郑伯朝楚为借口出兵攻打郑国,楚国也立马派兵增援郑国,从而引发了楚宋争霸的关键战役——泓水之战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泓水之战

泓水一役,楚国大败宋国后,楚成王继续孤立宋国。楚国先是痛击宋国盟友陈国,使其成为自己的附属国,然后又帮助一直饱受宋国欺凌的顿国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一来,楚国的势力已经逼到了宋国南境。在宋国的北边,楚国还拉拢曹国,与卫国通婚,并利用鲁与齐的矛盾帮助鲁国进攻齐国,不断向北扩大影响。此后,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均先后臣服于楚。

成王三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冬,楚国联合陈、蔡、郑、许五国联军围攻宋国都城,迫使宋国不得不从属于楚国,此时齐国也迫于楚国的压力而向楚屈服。楚也终于实现了“朝诸侯、长齐晋”的宿愿,成为天下事实上的霸主。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宋襄公

在楚庄王问鼎中原之前,楚成王就已经完成过了一次霸业。简单回顾一下楚成王问鼎中原这一路,可见成王也非一般人也。其一,利用矛盾,乘敌之隙而攻之。楚在与齐争霸过程中,利用郑国叛齐之时灭掉弦国;利用宋曹闹别扭、齐国北方集团出现分裂之机击败徐国。其二,制造假象,诱敌入瓮。宋襄公为了称霸,但在当时,楚国实力已经强于宋国,可是楚成王为了击败宋襄公,对宋故作顺从,迷惑宋襄公。凡此种种策略,对楚战胜对方,称霸中原,均起了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