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打嗝不止?试试这三个穴位!

 昵称1Z7nN02j 2019-08-20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在与别人交谈甚欢之时,突然间打了个响嗝,然后气氛就变得格外尴尬。其实,人在过饱、饥饿、受凉或情绪紧张时,这种尴尬常常会突然来袭,有时甚至打嗝不止,这类打嗝一般被称为一过性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引起。当引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入大脑之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

有些人打嗝时,身边的人会采用“吓一跳”的方法帮助止嗝。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大脑会在瞬间作出反应,除了加速心跳、升高血压之外,还会将所有正在进行的不重要的肌肉活动停止,从而抑制膈肌痉挛,起到止嗝效果。

医生提醒,惊吓法只对短暂打嗝或情绪紧张引起的打嗝有效,如果打嗝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骨质疏松症,突然受到惊吓或拍背力度过大都可导致意外。因此,不推荐擅自使用惊吓法止嗝。

那么,有没有安全有效、老少皆宜的办法呢?当然有!记住身上这三个穴位,打嗝时按压可迅速见效,轻松化解尴尬。

01

手臂——内关穴

中医认为,内关穴具有调节胸腹部气机升降的作用,简而言之,内关穴是调理胸腹部气机升降的“开关”,打嗝时按揉内关穴,可使胸腹部上逆的气向下降,以达到治疗打嗝的目的。

位置

内关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即从手腕横纹向上,手三指并排的距离,正好在中间(肌腱内)

揉按方法

在打嗝不止时,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各50次,可以适当用点力,以感到按揉处有酸痛感为佳。

02

头部——攒竹穴

中医认为,打嗝是由胃气上逆动膈所致,攒竹穴是足太阳经膀胱的经穴,足太阳膀胱经挟背,与膈、脾、胃相连,因此按压此穴,就有宽膈降逆止呃之效。

位置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

揉按方法

打嗝时,最好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然后用指腹点按双侧攒竹穴5~10秒,放松片刻后继续按压,如此反复数次后打嗝便会减轻。

03

腿部——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穴之一,具有调理肠胃、降气通便的作用。而打嗝主要是因为胃气上逆,按揉足三里穴可降胃气、止呃逆,因此打嗝时千万别忘了它。

位置

站位弯腰,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揉按方法

打嗝时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足三里穴各50次,可以适当用点力,以感到按揉处有酸痛感为佳。

专家提醒:因个人体质不同,上述三个穴位的止嗝效果因人而异,建议大家在尝试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止嗝穴位,以后遇上打嗝就能按压穴位迅速止嗝啦。

此外,如果老年人出现打嗝增多,或是打嗝时间超过两天以上,最好到医院就诊。因为除了一过性打嗝,还有一类病理性打嗝,如食管癌晚期癌组织侵犯膈神经时,即可引起打嗝或膈神经麻痹;靠近横膈膜下方的肝脏、胰脏有病变时,有时也会出现打嗝的现象;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或某些药物,由于影响了中枢神经,也能引起打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