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巷(4)富郎中巷

 吴越尽说 2019-08-20

    在游览苏州小巷时,会发现,在小巷住户一代代更迭中,总是有一些巧合让人觉得有趣的很。

    富郎中巷位于养育巷西侧,东出养育巷对花街巷,西出剪金桥巷。咋一听这名字,相信大部分人会这样断句,“富—郎中—巷”,或许是这巷子里曾经住过许多医生?但其实应该这样读,“富郎中—巷”,熟悉古代官衔的人一定知道,“郎中”原是官名。

富郎中不是“郎中”

    富郎中巷因北宋苏州知府富严居住在此而得名。富严,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进士,仁宗庆历元年(1041),以刑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知苏州。嘉祐中,又以秘书监再任苏州知府。

    富严为官清正,一生廉洁,好诗词,有《游虎丘》诗词流传于世:“缭绕禅关锁翠微,游人到此便忘归。古今不尽春风恨,一剑清泉浸落晖。”

    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说:“致仕未曾造一官府,以耆德称。所居坊,人以德寿目之。”百姓为褒扬他的功德,奏准在他所居之地的东面巷口建立牌坊,名“德寿坊”,南宋重立时改名“好礼坊”。

    游览时发现,巷中如今仍有“德寿坊”,却是民国14年,由学者沈瓞民所修缮,坊门上还饰有当年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叶天底设计的红色五角星,在阳光下显得尤其夺目。

旧宅新用延学风

    国学大师沈瓞民的故居就位于富郎中巷的东端,从养育巷拐入即是。沈瓞民名祖绵,浙江杭州人,幼承家学,考入浙江大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习。于民国21年,购买了德寿坊寓所定居苏州,此后潜心著述,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地理学、经学方面都颇有研究。

    朱红色的大门,时隔百年仍是气派的很。故居朝南,主厅在西侧,东有两幢中西式楼房,楼房北存传统建筑厅堂一座,北向由富郎中巷出入。如今这里已是苏州市周易研究会。

    在沈瓞民故居对面,正有一处住宅修缮,还未成型,从周围残存的砖瓦来看,不知是否是哪座古宅在做保护修缮。

    巷中行人来来往往,比别处更热闹些。中午时分,有菜农推着满载蔬菜的小车在小巷里吆喝,偶尔有居民停下翻看,询价,这悠悠闲闲的态度不自觉让人产生一种恍然隔世的味道。

郎中巷里住郎中

    开头所说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富郎中巷命名时的“郎中”虽然并不是指医生,但因缘巧合,民国时,竟搬来许多的医生,譬如顾允若、顾乃大、宋爱人、陆子安等。如此,富郎中巷真的算得上实至名归了。



富郎中巷:

●苏州市姑苏区养育巷辅路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