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聊天论“李氏掳有江南”

 荷香月暖 2019-08-20

        2019年8月20日依据《华夏董氏历史学术研究群》微信聊天整理而成


      微信聊天论“李氏掳有江南



至和元年(1054)四月一日有了董傪书《董氏登科提名录》董傪书《董氏登科提名录》:“吾家世为临川,吾姓唐末之代,连伸(应该属于后《董氏历代源流考》把申改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子:祯,以豪侠自任时,方扰攘盗贼盈野,乃纠率义勇,保国乡里,贼不敢犯。赖以为继者甚众。予伯祖文广,始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东游金陵,值(南唐)李氏乱,乃叹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弃而西归。即而王师平江南,乃与吾祖议曰:‘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幸而生见太,当有子弟以儒名家。’悉出金帛,多营书史,大启黉舍,招延学徒,士自远方多归之。至祥符中吾父一举中进士,乡里以为荣。识者谓:‘董氏当扰攘之时,以豪勇自奋庇捍乡里;太平之时,复敦儒学,教育子弟,宜有其后以大厥族’。”这个李氏掳有江南是什么意思?


李氏掳有江南,则属于南唐。指南唐末期北宋初期,全、含、合三兄弟分别迁徙。从江南一词,定位,不属于后唐时期,后唐的疆域不包含江西一带,而南唐时期包含江西一带,定都金陵。

公元907年,汴州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五代十国开始。公元923年河东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后唐之建立可追溯到唐朝末年庞勋之乱。庞勋之乱发生在唐懿宗咸通年间,唐政府命沙陀族的朱邪赤心领兵平乱,并赐名李国昌,编入唐朝宗籍,成为唐朝宗室。后来李国昌病故,其子李克用又协助唐室平定黄巢之乱和王行瑜之乱。李克用平乱有功,被封河东节度使,驻守太原,受封晋王。李克用追击黄巢时,曾被当时的宣武节度使朱温邀请入汴梁作客,因为某些不明原因(据朱温党羽的说法,李克用酒后侮辱朱温),朱温决意趁李克用酒醉杀害他,李克用突围而出才脱身,自此他与朱温誓不两立。朱温后来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作为唐朝宗室,仍用唐天祐年号,以唐朝北都(今天的山西太原)为基地,发誓兴复唐朝,事实上成为中国南北各地反梁势力的盟主。故晋王集团成为后梁北方最大的威胁。李克用死后,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爵位,屡败梁军。唐天祐十二年【也就是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梁在河北镇守的邺王杨师厚死,河北发生反梁兵变,李存勖乘机占据河北,晋与后梁在黄河争峙。李存勖在923年于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宣布继承唐朝皇统,史称后唐,改元同光。同年唐军直迫汴京灭了后梁,定都洛阳,李存勖即位,成为后唐庄宗。后唐不承认后梁为正统,在其五行德运的选取上选择恢复唐朝的“土”德。

然而,这后唐疆域不包含江南,也就不是董合迁徙流坑的时间。


请看地图:

 
 
 

        南唐不一样,管辖包括江西,定都江南。唐末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其中,杨吴(南吴)是江南较有实力的藩镇之一。吴国在杨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将徐温通过权力斗争逐渐独掌吴国大权。海州人徐知诰,少孤流落,后来被徐温收为养子,并且借助徐温的势力掌握了吴国的政柄。经过20年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大大缓和了杨氏旧臣的敌对情绪,而且拉拢起支持他的北方人与江南人两大势力,所谓“羽翼大成,伸佐弥众”。终于在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国号大齐,年号昪元。“上下顺从,人无异意”,“国中夷然无易姓之戚”。次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937年-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因此,李氏掳有江南,则属于南唐。

   南唐地图包含江西范围,就是北宋初期还有部分南唐疆域保存,见地图如下:

 
 
 
 
 
北宋初期还保留南唐部分疆域


     李昪原姓潘,小字彭奴,是浙江湖州吉安人,其父曾为吉安的一名低级官吏,在烽火天天的战乱中,彭奴沦落为孤儿。后来吴国大将李神福攻打杭州,路经湖州时掳获了一些人口,彭奴也在其中。见彭奴清秀乖巧,李神福便将其带回家中,收作家奴,彭奴改姓李。
     天下百姓思唐,希望李唐复兴,徐知诰决定冒姓李氏以应谶,故恢复李神福时的李姓,更名李昪。为了迷惑世人,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后人,在当时的形势下,李昪以李姓假托自己是唐宗室后裔。
     也从“李氏掳有江南”此一句,判定。董合迁徙在南唐时期。不是后唐,更不是推导在后唐时间  。
     
     南唐,是在吴国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江南政权。这个政权,傲视五代,纵横十国,攻灭闽国,一度灭楚,熬掉了北方的后晋、后汉、后周三代,到北宋初年依然顽强地存活着。 
      宋灭南汉后,置南唐于三面夹击之中。后主李煜为自保,明臣服,暗备战,在遣使向宋请受策封的同时,将兵力署在长江中下游各要点,以防宋军进攻。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东路吴越王做为昪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率数万兵自杭州北上策应,并遣宋将丁德裕监其军;中路曹彬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10万由江陵(今湖北江陵)沿长江东进;西路王明为池、岳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湖口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后主李煜过于依赖长江天险,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机会。十月,宋军顺利渡过长江。采石、秦淮河、皖口三战,南唐屡战屡败,在长江中游的精锐兵力全部丧失。
      因此,从地图中北宋初期还存在南唐部分疆域。 

      董合三兄弟家有“田壹千叁百亩,火佃叁拾贰所,鱼塘捌口,山饶竹木茶笋”。不是遇到极大的动乱、战争或对战争威胁恐惧,是不会舍弃这些资产远走他乡的。“开宝六年(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在973~974年迁徙有了充分理由。我在《黄山庵、黄山寺、杨筠松与流坑迁徙》该文第一次提出个人的观点:董合迁徙流坑推定973年。
      流坑在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开始建村也不符合。……周銮书《千古一村,流坑历史文化的考察,28页》董合三兄弟:“以五代南唐时期(937~975)分蘗柝居”,那就是说会超越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3)”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不可能丢弃千亩良田各奔东西而迁徙?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改名李璟(公元916~961)即唐元宗,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这一时期中,虽战祸频起,认为此时迁徙就会被历史糊弄了。毕竟,这些战争都是南唐出征进行的,发生战争的地点,是征伐吞并他国。因此,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出兵灭亡闽国;开运三年(946)淮北起义农民多请命于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年),招纳流民;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借机出师,一举灭楚;这些都是以南唐而胜利;周銮书的以流坑在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开始建村,但因,动乱不在国内。且就是出兵他国前都属于安定强盛时期。因此,昇元年间(937~943)流坑开始建村不符合历史事实。
     见我《董合迁徙流坑立村在开宝六年至开宝七年(公元973~974年)》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03/23/8378385_813037590.shtml
      《谦公及其后裔在流坑的初探》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2/15/8378385_587792030.shtml

                       
 

       开宝八年三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六月,吴越军队攻陷金陵东面的门户润州。南唐都城金陵陷入合围之中,后主急召外地军队救援金陵。然而,这一切都为时已晚。十月,由江西赶往金陵的15万水军(朱令赟部)在湖口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金陵的外援被完全切断,成了一座孤城。而后主仍执意守城到底。围城之中的金陵,粮食乏,士气低落。十一月十二日,北宋曹彬大军开始从三面攻城,南唐五千兵夜袭宋军北寨,未果。二十七日,宋军破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遂亡。
       两年多以后,吴越王钱俶应宋太宗赵光义之邀,赴北宋都城开封。五代十国的历史终于结束。


附注:南唐
      南唐(937-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唐末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其中,杨吴(南吴)是江南较有实力的藩镇之一。吴国在杨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将徐温通过权力斗争逐渐独掌吴国大权。海州人徐知诰,少孤流落,后来被徐温收为养子,并且借助徐温的势力掌握了吴国的政柄。徐知诰一方面对杨氏旧臣竭力怀柔,“高位重爵,推与宿旧”;另一方面则积极扶持自己的势力。大力招徕、奖拔北来士人。

南唐政权中著名的北方人士如韩熙载、常梦锡、马仁裕、王彦铸、高越、高远、江文蔚等,都于此时聚集起来。其次,江南一带的著名人士如宋齐丘、陈觉、查文徽、冯延巳、冯延鲁、边镐、游简言、何敬涂等,都是此时由徐知诰一手扶植起来。经过20年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大大缓和了杨氏旧臣的敌对情绪,而且拉拢起支持他的北方人与江南人两大势力,所谓“羽翼大成,伸佐弥众”。终于在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国号大齐,年号昪元。“上下顺从,人无异意”,“国中夷然无易姓之戚”。次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于是,在乱世之中,以继承唐祚为己任、求天下一统的大唐国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同时结好契丹以牵制中原政权。江南地区于是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社会生产逐渐复苏并迅速发展。但由于李昪在争斗激烈的割据局面下仅力求自保,造成了南唐军事实力的下降和实行统一有利时机的丧失。

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改名李璟(公元916961)即唐元宗,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这一时期中,战祸频起,而吴越的军事行动往往与中原政权互相呼应。为了对付吴越,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南唐乘闽国内乱之机出兵占据建(今福建建瓯)、汀(今福建长汀)、漳(今属福建)三州,灭亡闽国,俘闽王延政。形成了对吴越三面包围的形势。而吴越也乘势出兵与南唐争夺闽国之地,并夺得福州(今属福建)。保大七年,淮北因处于晋、汉朝代交替的混乱之季,李璟见有机可趁,派皇甫晖出海、泗诸州招纳正相互混战的各路豪强武装和因战乱四散的流民。保大九年,马希粤与马希祟兵戎相见,南唐遂借机出师,一举灭楚,马希崇降。后来,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唐军,(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继续据有湖南,楚地得而复失。

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至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周朝三度入侵南唐,南唐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寿州一战,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周军势如破竹,遂攻占泗、濠、楚等州,唐军一溃千里,淮河水军全军覆没。李璟上表柴荣自请传位于太子弘冀,请划江为界,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及鄂州在江北的两县。同时,南唐对大周称臣。为避周朝锋芒,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今属江西)府,自此大唐国力大损,不复大国之强盛。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驾崩,因太子弘冀已亡,李煜(初名从嘉,937978)继位,复都金陵。

此时的南唐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经济上,自淮南战败后,南唐每年要向中原缴纳高额贡奉。南唐原先地跨江南江北,南北之间的经济有互补性,如江南乏盐,而江北产盐。而失去淮南后,南唐不仅失去了重要的盐产地,还要花巨资向中原政权买盐。财政上的窘迫,使南唐政权不得不加重赋税,以至怨声载道。南唐辖境之的人民对李后主时期繁重的赋税记忆深刻,直到北宋统一之后许多年,还在提起当年的南唐连鹅生双子、柳树结絮都要课税。南唐后期的政治也日益混乱。随着新主登基,朝廷内部新一轮的党争开始了。当宋军从周围步步紧逼时,南唐仍陷于这样周而复始的政治内耗中,人心涣散。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显然不通晓政治,这时便把国政托付给做太子时的幕僚张洎。

宋灭南汉后,置南唐于三面夹击之中。后主李煜为自保,明臣服,暗备战,在遣使向宋请受策封的同时,将兵力署在长江中下游各要点,以防宋军进攻。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东路吴越王做为昪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率数万兵自杭州北上策应,并遣宋将丁德裕监其军;中路曹彬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10万由江陵(今湖北江陵)沿长江东进;西路王明为池、岳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湖口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后主李煜过于依赖长江天险,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机会。十月,宋军顺利渡过长江。采石、秦淮河、皖口三战,南唐屡战屡败,在长江中游的精锐兵力全部丧失。

开宝八年三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六月,吴越军队攻陷金陵东面的门户润州。南唐都城金陵陷入合围之中,后主急召外地军队救援金陵。然而,这一切都为时已晚。十月,由江西赶往金陵的15万水军(朱令赟部)在湖口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金陵的外援被完全切断,成了一座孤城。而后主仍执意守城到底。围城之中的金陵,粮食乏,士气低落。十一月十二日,北宋曹彬大军开始从三面攻城,南唐五千兵夜袭宋军北寨,未果。二十七日,宋军破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遂亡。

两年多以后,吴越王钱俶应宋太宗赵光义之邀,赴北宋都城开封。五代十国的历史终于结束。

有人说,如果可以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古代的某个片段生活,那么最应该选择的就是宋代。因为当时物质富足、艺术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事实上,宋代的这些为后世人们向往的风貌在南唐已经颇现雏形。南唐和宋朝相仿,一方面是国势日危,不断地丧失土地,另一方面却是歌舞升平。所以,如果不必担忧那日益逼近的中原军队的脚步,那么南唐会是一个最适宜生活的时代。

五代十国起诸侯 - 庶民庭院,回眸临风 - minhao114 的博客

                   南唐烈祖李昪(888年—943年)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建立者。原称“徐知诰”,是南吴大臣徐温养子。李昪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并兴利除弊,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去世,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子李璟继位。

 

李昪本为孤儿,为杨行密于争战中所掳,并以为养子,而杨行密诸子不能容,遂将其给予徐温(一说为徐温所掳,并以为养子),并改名徐知浩。

南吴时期,因功累升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润州(今江苏镇江)团练史,徐知诰为政宽仁,又能节俭自处,奖励农桑,因此府库充实。当时,徐温居升州,并以徐温长子徐知训居南吴都城扬州(今江苏扬州)控制南吴政权,天佑十五年(918年)徐知训因骄傲荒淫为朱瑾所杀,徐知诰就近自润州渡长江平变,自是徐温乃以其代替徐知训留扬州,日常政事皆由徐知诰处断。

徐知诰在扬州,一反徐知训的作为,恭敬事奉吴王杨隆演,并且谦卑对待士大夫,对待部属宽大,生活十分俭仆,并以宋齐丘为谋士,改革税制,因此国家遂渐富强,人心归附。

南吴顺义七年(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与徐温亲子徐知询争权,徐知诰趁徐知询入朝的机会,将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吴政权。天祚元年(935年),进封齐王。天祚三年(937年),改名徐诰。同年,篡夺南吴政权,即皇帝位,建立南唐,改年号升元。升元三年(939年),恢复原姓,并改名李昪。

李昪登帝位后,勤于政事,并兴利除弊,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去世,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子李璟继位。

关于李昪的身世,在范垌、林禹的《吴越备史》和清代同治《安吉县志》中记载是湖州安吉人,他曾为吴国大将徐温养子,冒姓徐,名知诰,即位后改姓李。徐温是吴国的重臣,徐知诰借助徐温的权威殚精积虑,逐渐成为重要的辅臣,于天祚三年(937年)即位于金陵,改国号为南唐,年号为升元,并恢复李姓,以李姓假托自己是唐宗室后裔,似乎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李昪在位时,约于天福年间致书吴越国王,以祭祀祖宗祠堂,田产都在安吉为由,欲以毗陵(今江苏常州)换取湖州,未果。李昪之孙李从浦墓志铭《宋故左龙武卫大将军李公墓志铭》则认为自己是建王李恪的后裔。

根据《吴越备史》的记述,李昪本姓潘,安吉人,父亲是安吉县砦将,淮南将军李神福侵扰湖州时,俘虏了李昪父子,并收李昪为家奴,吴国丞相徐温一日到李神福家见到李昪,非常喜欢,经李神福同意,徐温收李昪为养子,并改名为徐知诰,建立南唐后恢复李姓,这似乎和李神福有关,但李姓是唐宗室之姓。家世也有四种说法,但从他即位后致书吴越国王要求以毗陵换取安吉来看,可以肯定李昪为安吉人。

徐知诰值得称赞的要数他的节俭了,称帝后他也没有改变这种良好的习惯。穿的鞋是草编的,洗脸用具也是铁制品,没有什么金盆银盆。暑热天气时就睡在用青葛布做的帷帐里面,左右听候使唤的只有一些老而丑的宫人,他们穿的衣服也是粗布做的,至于绫罗绸缎极少见到。徐知诰还很勤于政事,有时日夜连续地批阅奏章,设宴奏乐之类享乐的事也很少做,为大臣们做出了表率。但对于为国牺牲的人他毫不吝啬,一般都给家属三年的俸禄。对于农田的赋税也尽量公平,他派使者到各地去调查记录各户农田的肥瘠,然后分出等级纳税,百姓纷纷称其公允。从此江淮一带调兵和摊派赋役时就以土地的肥瘠为标准,杜绝了官吏的层层盘剥,从根本上减轻了百姓负担。

徐知诰之所以采取保境安民的方针,并非只是厌恶用兵祸乱百姓一条原因,他在一次和大臣讨论政事时透露了他的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当时宋齐丘和冯延巳都说应当出兵吞并楚、吴越和闽国,徐知诰则说:“吴越的钱氏父子总是奉事中原政权,发兵攻打,弄不好要招来中原军队。闽国地方山险而地贫瘠,即使发兵攻打也要半年以上才能结束战争。就是占领了恐怕也是得到的少损失的大,而且当地人好作乱不好治理。要出兵只有楚国的马氏政权可以作为对象,也能轻易夺取,因为他不施仁政,枉法乱国。总之,就像孟子说的那样,燕人取齐,恐怕惊动四邻。就算是得到了尺寸之地却得到了天下皆知的恶名,我不想落这么个结果。”  因为有了徐知诰的保境安民的政策,加上治理有方,南唐最终成为十国中经济和文化最先进的地区,徐知诰也因此成为十国当中最杰出的政治家,他对江淮一带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