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宏 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长约20公里:西面提奥多西城墙长5.5公里,北面金角湾海边的城墙长7公里,南面马尔马拉海边的城墙长7.5公里,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其中又以公元5世纪由提奥多西二世主持修建的提奥多西城墙为“坚中之坚”。这段城防系统被设计得复杂无比,城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护墙、护城河、护城河内墙、陡坡护壁、外城台、外城墙、内城台、内城墙。外城墙高约8米,内城墙高约12—20米,城墙外侧陡立,用花岗岩巨石砌成,墙顶为人行道和作战平台,并有雉堞掩护士兵。城墙内侧为斜坡,有岩石护墙、藏兵洞和仓库。外城墙和内城墙上耸立着96座塔楼、300多座角楼和碉堡,塔楼凸出城墙约5米,平均间距60多米,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城墙外为宽约18米的护城壕。在火炮出现前,唯一能对提奥多西城墙构成威胁的只有地震。 君士坦丁十一世将防守重点放在提奥多西城墙,鉴于这是土军的主攻方向,他亲率主力防守在提奥多西城墙中段5号军事门。古伊斯提尼亚尼,率热那亚雇佣军在君士坦丁十一世北面,防守阿德里安堡门和竞技场门。尽管兵力极其有限,但君士坦丁十一世并未因此将所有士兵部署在城墙上,还留下2支预备队,一支部署在陆上城墙后面的派特拉地区,由卢卡斯?诺塔拉斯指挥;一支部署在神圣使徒大教堂附近,由奈斯弗拉斯?帕里奥格洛斯指挥。 为击破君士坦丁堡坚固厚重的城墙,穆罕默德二世绞尽了脑汁,最终将眼光停在刚刚问世不久的火炮身上。那时用于作战的火炮威力都很小,轰击马队和步兵还可以,攻坚就远远不够了。为此,穆罕默德二世四处寻找造炮专家,希望造出一种超级火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一名叫乌尔班的匈牙利造炮专家。据记载,乌尔班对研制新武器特别痴迷,在他的主持设计下,一种当时人类所能制造出的最大火炮问世了。这种巨炮炮管长8米多,口径约750毫米,可将500多公斤的炮弹发射到2000米远的地方。不过,这种巨型火炮相当笨重——需要60头牛和400个人同时搬运,装填炮弹需要2个小时。为了将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技术兵器投入战斗,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起60多座大型铸造厂,昼夜不停地赶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