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慢性肾病新论

 平平个人图书馆 2019-08-21


慢性肾病新论

赵绍琴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系统疾病是世界上公认的难治之病。目前,中西医学对这类疾病度还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笔者通过60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病之所以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对慢性肾病认识上存在着失误。因此,有必要对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深入探讨,突破旧说,提出新理论,才能另辟蹊径,提高疗效。笔者本着这一精神,经过反复探讨和实践验证,以新说指导临床,采用中药治疗为主,配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新方法,治疗慢性肾病获得满意疗效。其新说约之有四,名曰肾病四论,今公之于世,以求正于诸同道。

一  慢性肾病非虚论

慢性肾病即是肾虚,这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观点。受这种观点的支配,治疗慢性肾病大多以补肾为主,六味八味是常用之方。间有以本虚标实立论者,扶正固本仍是其主要治法。这种以慢性肾病为肾虚的观点显然受了古代医家“肾主虚”论的影响,把中医理论的肾同现代医学的肾脏等同起来了。

古人所谓“肾主虚”是限定于肾主生殖发育而言,现代医学的肾脏则是人体的泌尿器官,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慢性肾病不是生殖方面的疾病,而是泌尿系统疾病,其病位在解剖上的肾脏实质。因此,不能套用古代中医肾主虚的理论指导探讨慢性肾病的病机,而应当立足临床进行辨析。

从临床表现来看,慢性肾病确实会出现一些虚弱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等。这些虚弱症状的出现也是人们把慢性肾病看做肾虚的原因之一。

虚弱症状的出现并不等于其病的本质是虚。《内经》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就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都可能存在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古人云“大实若羸状,至虚有盛候”。症状和病的本质存在着不一致性,因此,《内经》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临床上就需要通过对症状的全面辨析而求其病本。

根据脉、色、舍、症和病史对慢性肾病进行综合辨析可以发现:

其一,从病史看,慢性肾病多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病始于感受外邪,未得根治,病程中又常因感冒或感染而反复加重,可谓旧邪未除,新邪又至,日愈久,邪愈深,是邪实为之病;

其二,从症状看,患者常见心急烦躁,夜寐梦多,便干溲赤,皮肤瘙痒等,皆是热盛之象;

其三,从面色看,患者面色或白或黄或苍,必晦暗滞浊,日愈久,色愈浊,是血分瘀滞脉络不和之象;

其四,从舌象看,多见舌红且干,苔腻根厚,舌背脉络紫黑,正是热瘀营血之证;

其五,从脉象看,肾病之脉,或濡或滑或强或细而必数,且沉取有力,若病至尿毒症期;

其六脉必弦滑洪数,愈按愈盛,更属邪蓄成毒之象。

脉症如此,何言其虚!

再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慢性肾病患者尿中蛋白和血球持续阳性,血肌酐和尿素氮上升,均可视为邪入营血的标志,至于肾脏微血管痉挛与堵塞,微循环障碍的形成,肾实质的炎症、肿胀、破损、硬化,甚至萎缩等病变,又无不与邪入营血脉络瘀阻有关。

总之,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可定位风湿热邪深入营血,脉络瘀阻,其病属实非虚,多热多瘀。治疗大忌温补,当以凉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参以随症施治,方与病机相符,可望取得较好疗效。

二  慢性肾病忌食蛋白论

尿蛋白持续阳性是慢性肾病的特征之一。尤其在肾病综合症患者,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尿蛋白定性检测常为+++~++++,每日丢失的蛋白总量可高达10克以上。

对于如此大量的蛋白从尿中丢失,现代医学的对策是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饮食,这种肾病的饮食原则可概括为“丢蛋白补蛋白”,病被视为治疗肾病必不可少的主要措施,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对此都笃信不疑,患者更是奉之为救命法宝。沿用日久而不思其误。

笔者于60年代之前照搬此法30年,屡遭失败,方知“丢蛋白补蛋白”的方法不惟无益,而且有害。60年代初在收治大量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凡是采用高蛋白饮食的患者大都长期不愈,甚至不免于死,而那些摄取低蛋白饮食的患者却往往能出人意料地好转。由此而悟出“丢蛋白补蛋白”的饮食原则是错误的,应当反其道而行之,即“丢蛋白禁蛋白”。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采用限制蛋白摄入的饮食方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能使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慢性肾病当忌食蛋白的道理在于低蛋白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有利于受损肾脏的修复。

这就好比一把水壶,壶底有孔,水漏不止,今以加水止漏,只能是愈加漏,加得多,漏得多;惟有堵塞其孔,方能止其漏。补蛋白法犹如加水也,忌蛋白法犹如堵漏也,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低蛋白饮食有助于消除蛋白尿这一观点,在国际上80年代已有所报道。为慢性肾病当忌蛋白论提供了佐证。

三  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论

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肾病的调养原则是静养为主。对于一般病例要求卧床休息,病情严重者责要求绝对卧床,这已成为临床惯例。从未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笔者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病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总结出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的新观点。

慢性患者卧床静养对其肾脏的修复不利,并有可能促使肾脏趋向于萎缩;而坚持适度运动责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促进受损肾组织的修复,并有防止肾萎缩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恒动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从宇宙天体到人体内环境,无处不动,无时不动。古代医家谓“动而中节”则“生生不息”,今人讲“生命在于运动”,都说明了“动”是人生命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生理的基本需要。

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血行瘀滞,不管是肾脏的微循环障碍,还是肾实质的硬化萎缩,在中医看来,都是血行瘀滞脉络瘀滞。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活血化瘀。患者的日常调养也当以此为准。静则血滞,动则血畅,是一定不移之理,这就是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的原因所在。

用药物活血化瘀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还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坚持进行主动的自我运动锻炼,通过身体肢节的活动以促进脏腑气血的流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清除血中瘀滞,加速邪毒的排除,从而促进受损肾脏的修复,并防止肾脏发生萎缩。倘若一味卧床静养,必然血瘀于日甚一日,则难望其向愈之时矣。临床证明,凡能坚持运动配合治疗者,治疗效果较佳。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之说绝非虚谈。

四  慢性肾功能损害可逆论

慢性肾系统疾病一旦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就等于被判了死刑。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形成,就必然不可逆地逐渐恶化,丧失功能的肾单位不可能复生,代偿肾单位数目不断减少,最终以肾功能完全丧失而致死亡。这就是说慢性肾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这一结论大可商榷。

根据笔者对慢性肾病的观点,采用内服中药凉血化瘀为主,配合饮食调控忌食蛋白和坚持运动锻炼,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综合治疗,可使其病情保持长期稳定,并有部分病人肾功能得以恢复,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如山东患者王某,初诊时血肌酐5mg/dL,尿素氮49mg/dL,治疗月余,症状缓解,遂携方返里,守方10个月,复查肌酐、尿素氮均已完全恢复正常。

患者李某双肾囊肿,生功能重度受损,右侧肾图呈直线状,治疗年余后复查,右肾图已接近正常。

又患者褚某,右肾萎缩,B超示右肾7.7厘米X3.9厘米X4.1厘米,治疗一年后B超复查,右肾增至8.1cmX5.3cmX3.7cm,主检大夫对比前后两次B超结果,大为惊奇,萎缩的肾脏竟又增大,以为不可思议。

以上实例说明肾功能损害并非不可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包括肾功能衰竭大有用武之地。关键是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笔者认为只要凉血化瘀、饮食忌蛋白、坚持运动锻炼是治疗慢性肾病的三大法宝,治宜三者并行,缺一不可。在患者的密切配合下如法治疗,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慢性肾病可以根治,慢性肾功能损害可以逆转,这一结论必能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证实。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赵绍琴医学全集》一书,版权归版权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