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隐藏巨大的秘密,终于被道家破解,难以置信5

 月下飘香 2019-08-21

大道至简通天下,言坤开坛传真经。道家解道系列5。

《道德经》隐藏巨大的秘密,终于被道家破解,难以置信5

原创文章

【通行本第5章,帛书本第49章】

【帛书本校勘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解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道,不存在仁爱的标准,不会对你好而对他不好。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哪怕在人类看来是最低贱的刍狗,道都一样平等对待。

'生万物',是道的本能。'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道生万物的基本规律,都一样用这个规律平等对待。天地之间乃至天地之外的宇宙万物,都是道的存在,都是道之所生,不分彼此。

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种过水稻的人都知道,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很多麻雀来吃稻谷,所以农民用草扎几个草人,给草人穿上人的衣服,把草人放在稻田中间。麻雀看到草人会以为有人在田间劳动,就不会下来偷吃稻谷。等稻田收割完了,那些草人就随便仍在地上。刍狗就是跟草人类似的东西,用完了就扔,所以非常低贱。在新疆以及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的村镇上,现在还可以看到刍狗这种东西。

《道德经》隐藏巨大的秘密,终于被道家破解,难以置信5

田间的稻草人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是得道之人,遵循道生万物的本能来行事,所以在圣人心里不存在仁爱的标准。百姓也好,刍狗也罢,天下万物都是一样的,是道之所在。

什么是得道之人?这是一种境界,就是意识跟道合为一体,我就是道,道就是我。得道之人不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行事,道对众生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圣人对众生万物都是平等的;百姓和刍狗,圣人都用生养万物的眼光来对待。

在《道德经》里面,圣人还指圣明之君,得道之君。圣明的一国之君,其治国之道是遵循道生养万物的本能,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繁荣昌盛。

另外,所谓'道法自然'的另一层含义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就是当生存资源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万物会互相竞争,以抢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人类也是一样,大型战争的爆发,都是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而引起的。我不去抢夺资源,别人一样会去抢夺,最终结果是资源都被别人抢完,我什么也得不到,活活被饿死!

无论谁上战场,在圣明的君主眼里都是一样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能得以生养繁衍。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同时也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在里面。

《道德经》隐藏巨大的秘密,终于被道家破解,难以置信5

师父说,第三层境界是仙人

在《道德经》里面,得道的境界是不同的。得道的境界有三层:第一层是圣君,有你我之分,言行举止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第二层是圣人,不分你我,心道合一;第三层是得道成仙,身道合一,也就是仙人的境界。严格说来,道是得不到的,只有跟道的契合程度,得道只是为了描述方便。

古代的圣明之君就是第一层境界。《道德经》里面的圣人,表达最多的就是这一层境界。在圣明之君眼里,还有我的百姓和你的百姓的区别。圣君虽然效法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生存规律,但同时剥夺的是别人和别的生命的生存资源。

第二层圣人是心道合一,也就是老子在写《道德经》时候的境界。到了这一层境界,天下万物都是一样,都是道之所在。圣人之心跟万物没有隔阂,任何一个物体都包含了道的规律,所以圣人能够通过一件不起眼的物体,来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万事万物生成的规律都是一样的。

最早的老子传道图,至今都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作品,但一定是个得道高人所作。现在所看到的老子传道图其实都是后人的仿作,或者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的。

《道德经》隐藏巨大的秘密,终于被道家破解,难以置信5

当代的仿画,老子传道图

在老子传道图里面,一只老虎温顺地伏在老子身边,老子在亲密地跟老虎说着悄悄话。这幅画有什么寓意呢?诸子百家、包括当代的人在解读这幅画的时候,说老子在给老虎说道,而道是要讲真话的,老虎又是个危险的动物,所以意味着讲真话是高度危险的。

这样的解释纯属瞎掰!

这幅画的真正含义:道是没有隔阂的,无论人也好,老虎也好,画里头的树啊、石头啊还有云朵啊,等等,都是道的存在,本质上不分彼此,只是形体不同而已。

说到这里,有件事是一定要讲清楚的。有些算命先生能够根据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来推算人的吉凶祸福,这不是得道;是许许多多的前辈们通过不断地观察道的发展规律,然后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方法,而算命先生只是根据这些方法来进行推演,仅此而已,所以是术而不是得道。真正的心道合一的境界,不需要八字,不需要起卦,仅凭随便一样物件或者感应就能把未来的事情预测得八九不离十,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第三层境界,是无我无他,万物如我,我如万物,万物皆道,身道合一的境界,这就是最高境界了,也就是俗称的得道成仙,寿与天齐。老子最后有没有达到这层境界,后人不知道,道藏典籍里面没有相关的记载,但相传诸如吕洞宾张三丰等,便是达到了如此境界而得以飞升的。

为什么到了这层境界能够飞升?因为身和道已经合一,得成仙体,既然万物的本质都是道,空气如我,我如空气,肉身自然也能如鸟儿如白云般御气而飞啦^_^。

《道德经》隐藏巨大的秘密,终于被道家破解,难以置信5

吹尘球也能被吹得天花乱坠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天地之间,就像一个中空的气囊,只要你不去挤压,里面的空气就不会跑出来,你越挤它,里面的空气反而跑出来越多。所以,道理听得越多,就会越快走向穷途末路,保持适当的状态最好。

橐龠,吹火用的气囊,其实就是现在的吹尘球,只是叫法不同、用途不同而已。

屈,就是瘪下去的意思,你不去动吹尘球,它就不会自己瘪下去,里面的空气就不会跑出来,你挤压得越厉害,里面的空气跑出的就越多。当你挤压的速度超过了吹尘球恢复的速度,吹尘球就失去了作用。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当事物正在良好的发展状态中的时候,就不要过多地进行干预;干预越多,事物不但不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会背道而驰。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可是遇到实际情况的时候往往就会乱来。好比公司销售团队的管理。如果天天培训,今天你讲一句,明天他讲一句,道理越多,建议越多,属下反而越无所适从,越不知道要听哪个,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要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

总结这章的原理:道是永恒运动变化的,道的初始状态是'无',初始状态发生变化就是'有',然后衍生出新事物。所以说,变是道的本质,生是道的本能。当道衍生新生物后,道又会恢复到另一个初始状态'无',然后可以继续变化……循环往返,这就是道生万物的原理。但是,变化是有极限的,当'有'的状态超出极限,就可能会衍生出不可控制的新事物。比如吹尘球,当我们加速不停挤压气囊的时候,吹尘球来不及恢复到原始状态,它的作用就失去了。

这个原理比较实用,用途也比较广泛,道友们可以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包括教育、生活、时事、政治等等,都是这个原理的延伸。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这就是这一章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上一章内容的延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