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家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找工作的周期变长了、在职的一个人得做2个人的工作、还有可能经历部门整合+降薪裁员。 1、2019年UI行业就业形势分析(危机意识)所以,UI设计师的就业形势危机从何而来呢?主要有3个原因:
资本市场从2015年开始就进入冬眠状态,不再大规模给市场投资。大家都没钱,所以企业经济情况不好就要控制人员成本,组团优化组织结构(裁员、停止招聘特定岗位)。 企业一般裁员都怎么裁呢?先裁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本较高的非核心岗位。很荣幸,UI设计师正好符合这个标准...
因为UI设计师的薪资高、入门门槛低,所以会有很多新人加入进来,比加转行的设计师、经过培训的设计师和自学成才的设计师。人丁兴旺就带来了剧烈的竞争。 一个UI设计师的猎头给了我一个数据——1:149,就是说有149个设计师同时在抢一个UI设计师的岗位。 除了这些竞争以外,还有很多跨行业的竞争,我们发现很多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都很厉害,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能输出上线级别的高保真原型,比一些UI设计师的视觉稿还要专业。还有一些大牛可以直接套用开源模板,UI设计师的价值就被弱化了。 还有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东西——AI机器人,比如阿里的鹿班系统,它可以每秒输出8000张的banner广告,甚至可以做到千人千面,一张图的成本大概在十几块钱左右,太便宜了。
因为我们正处在人才筛选和沉淀的过程,设计师很多,但厉害的设计师却很少,即使所谓科班的设计师设计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企业需要提高招聘门槛,留下综合能力更强的设计师。 我们跟10大互联网大厂的HR聊过,发现他们会更关注这些要素: ○ 本科:UI设计师的学历一定是本科起,尤其是中高级的设计岗位。 ○ 相关专业:最好是985、211的毕业专业,比如视觉传达、人机交互、艺术设计等等。 ○ 稳定性:一般不会用跳槽很频繁的设计师,会担心你一干得不爽就离职,同时也担心你研究得不够透。 ○ 大厂背景、大型项目:比如淘宝的设计师跳槽到京东就容易很多。 ○ 综合能力:这是关注最多的,HR希望你具备除了设计之外更多的能力,比如对产品的理解能力、设计沟通与表达能力等。 2018年,UI设计师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赶上了互联网泡沫,企业大量裁员;我们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大厂难尽,人才筛选越来越严。2019年我们同样会面临这些问题,所以我们UI设计师就没有机会了么?当然也不是。 2、UI设计师的企业需求分析(做好职业规划)我们来分析一下企业的需求和他们对设计人才的纠结,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机会点。 这两年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设计师找不到好工作,企业找不到好设计。一直在不停地招人、不停地换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一般企业的发展会分为3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对设计师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
![]()
![]() 全能型设计师什么都能做,但是在某个领域不专业、不规范、不深入;专家型的设计师在某个领域很专业,但缺少对全局的考虑。 ![]() 有一种设计师是所以的企业都需要的,而且很稀缺——跨界型设计师。他们既有全能型设计师的广度、也有专家型设计师的深度。而且具备很多设计专业以外的能力,比如用户研究、市场规划、交互设计等。他们可以完整地参与产品从策划到落地的整个过程,并且更侧重用户体验的设计,提供每个环节的设计解决方案。 ![]() ![]() 3、跨界UI设计师的思维模式(找到学习进阶方向)跨界型UI设计师具备多种思维模式,具备不同的思维模式对我们做设计有什么帮助和意义呢?
用户思维可以帮助设计师更了解用户,然后做好用户体验。毕竟所有的产品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我们只有了解用户,才能给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是设计师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好看不等于好口碑。 ![]() 我们见过很多小而美的产品,他们视觉设计很优秀,但用户体验却不好。比如ofo的页面很好看,但官网却没有app下载的入口、用密码开车的步骤也很繁琐。 ![]() ![]()
产品思维可以帮助设计师理解产品的业务逻辑,做出符合产品定位的设计。 ![]() 其实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相当于半个PM,很多东西都要考虑到。而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如果你不理解就很难做出设计判断,比如设计页面是抓不住重点、机械化地做设计、工作量评估不足、沟通成本高等。 什么是产品业务逻辑呢?我们以抖音为例: ![]()
商业思维可以帮助设计师更了解设计需求背后的商业目的,做出更有商业价值的设计。 工作上反复改稿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设计稿不好看、也不是设计师不用心,而是因为我们缺少对商业层面的思考,过于专注需求本身和设计层面的东西,忽略了设计需求背后的商业目的。 ![]() 那么商业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赚钱。 公司所有人从事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帮公司赚钱这个目的展开的。只有具有商业思维,你才能准确理解设计需求、抓住设计重点、突出页面重点信息。 ![]()
数据思维可以帮助设计师避免盲目做设计、它也是有效说服他人的工具。 ![]() 如果你的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设计方案产生了质疑,你会听谁的?如果只听一个人的话,设计方案就会很主观。设计师这时候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让数据说话。 我们可以关注一些用户行为类的数据,来证明我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除了用户、产品、商业、数据思维之外,我们还需要具备什么思维呢? ○ 设计思维:提升设计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避免抄袭带来的负面影响。 ○ 技术思维:让设计方案更落地、避免被忽悠。 ![]() 具备左边这4种思维,都是为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我们找到设计的方向,因为它们跟设计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最容易被忽略;右边的3种思维,可以让我们找到正确做设计的方法,是设计师必备的思维模式。 这7种思维不是我们一天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每天做练习,哪怕只是在做一个简单的图标。 ![]() 哈哈哈哈,这篇文章是不是干货很多:)
曹老师作品展示![]() ![]() 更多干货内容请继续关注站酷高高手 - 艺术设计在线教育平台 - 站酷旗下品牌~ 每周三篇干货文,喂饱你的求知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