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入了夜走在路上总会偶遇一两个露天烧烤摊子。 那是用细长的铁支架支着的黝黑大屉,里头燃着透出红光的黑煤。烧烤师傅在摊子上熟练地搁上串儿,翻转、涮油、撒佐料...热气腾腾升起,脂肪被高温亲吻滋滋作响。 而摊子前则更是一副热闹的场面,几个油渍堪堪的塑料板凳东倒西歪地摆着,人们撒着拖鞋穿着大背心用牙齿扯着签儿上的肉块,嬉闹声随着夜色深入而越发沸腾。 但什么时候开始,露天的烧烤摊从“老地方”悄然不见了呢? 许久不见,露天烧烤摊
前几天深夜,从人民广场走回家路上,我遁入一条灯光昏暗的地下通道。 爬上楼梯视野与平地相接时,我听到了轻微的滋滋声,还有一缕不同寻常的烟,再往上踏了几节,一个露天烧烤摊出现在我眼前。 这个摊子着实简陋,唯一的光源是自带的灯泡——没处挂只能掉在一旁的灌木上,堪堪照亮烧烤阿姨翻覆手笔的一方天地。 而烧烤屉一侧的低矮长桌上,放着木制签字串好的小串儿,另一侧已有几个穿着睡衣的年轻人围着塑料桌坐着,地上倒着几个啤酒瓶。 我就着昏暗的灯光凑近抽了几根,颜色和形状让我实不能分清那都是些什么,递给摊子主人烤制。不出几分钟,我就拿到了它们。 露天烧烤摊是什么味道?第一串:小肉 各地对串着的猪肉块都有不同的“昵称”,而家乡人习惯叫它“小肉”。小肉往往是一顿烧烤的开端,人还没到摊子跟头儿,吆喝声先来了。
那种迫不及待就算隔着好几米都丝毫不显弱势,摊主擦了把汗,转身拿过一把放在煤炭上头——不用多数,十几年的手感准没错。 第二串:羊肉串 要说烧烤摊上的王者,非羊肉串莫属。 就算是再不吃羊肉的人,闻到这独具风味的膻香,也忍不住口舌生津来上一口。 而羊肉串的模样也极为漂亮,烤好的羊肉串色泽金黄,紧致的瘦肉间串着大块剔透的脂肪层。趁热吃进嘴不仅没有腥膻味儿,反而肥香四溢,热辣十足! 第三串:鸡心 鸡心是烧烤摊的常客。 这种家常菜难以处理的“大麻烦”,只要被摆上烧烤架子,蒙管它是暴躁还是不堪,都得被那辛辣的佐料和那微微窜出的火舌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而入口时唇齿间的筋道却又暴露了它的一丝叛逆,虽然味道被夺了风头,但口感是它最后隐蔽的反抗,也是叫人一下子能辨认出它的地方。 第四串:胸口油 这东西不多见,我没想到能在这样一个小摊子上看到。 胸口油可不是油,别看它洁白似是烧烤界难得的“体面人”。但一受热它就现了原形,蜷缩在篦子上,任由高温给它裹上一层金黄色。 它的口感也非同寻常,入口爽脆,但咀嚼过后油脂又顺着喉头划下,香了一肚子。 捏过木签的手掌油腻极了,几口迅速吃完,我随手把它们扔进垃圾桶思绪也收了回来。回头看了眼渐远的摊子,狭窄的灯光用尽全力照亮了白色的烟雾,缭绕在城市的另一面。 下次再碰到一个这样的摊子,不知道会是再哪里。 有些怀念它们不知道你记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露天烧烤摊退出了我们的城市。 我并非多喜欢烧烤,只是啊,如果说早餐摊子是城市的烟火味儿,那么烧烤摊子就是永动机,也是扩音器,也可以说是垃圾桶。 你可以卸下所有的情绪,只需专注于眼前的那几根串儿,感受那股子焦酥鲜辣在味蕾间的跳跃。你说你要侃到天亮? 嘘,一声清脆的碰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当烧烤被移进装潢精致的房子里,我突然开始怀念露天烧烤。 它们似是城市的叛逆者,只在被夜色浸透的大街小巷间出行。又恍是一个偷盗者,将数年前的烟火偷偷保留到了今日,于是一待被发觉,便被追逐“喊打”。 在夜深人静的小巷子里,在街头的拐角处,抑或就在爬上下沉过街通道的那一刹那,我期待与那一点明艳炭火的再次相遇。 无论城市浮躁与否,总有些不着急的人,他们用心对待每一道食物的工序,赋予它们色香与口腹滋味儿。 我有幸与其相遇,也想它们与更多人相逢。 关注我@不着急食记,分享我们的觅食记录,为你们觅得一二好去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