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AN分享】新消费趋势下社群发展白皮书

 原野燃榴火 2019-08-21

1

“新消费”时代的崛起

中国进入新消费时代

新消费时代是以新人群为核心,在新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时代

新技术:新技术的发展为 “新消费” 创造了条件

技术进步促进渠道更加便捷和丰富,致使网民消费行为发生了改变

分别有56.5%和53.0%的网民认为,与五年前对比,他们消费时的行为变化(品类、金额、渠道等)主要是因为购物渠道更丰富和方便(如海淘)。消费链条上各个环节的优化,提升了人们的购物体验,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

新人群:人群基数持续扩大,消费驱动力强

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人群人口基数持续增长,其在网购,餐饮,旅游,运动健身等领域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该趋势将持续驱动消费发展

与我国人口增长相对应的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逐步扩大。 2015 年,我国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在 8300 到 24000 元区间的中等收入人群,共计 104.2 百万户。艾瑞预计到 2020 年,这一群体在中国将达到 158.1 百万户,相比 2015 年将有 53.9%的增幅。

2

新人群消费理念及行为特征

新人群五大消费理念

伴随着新人群的发展,以下五大消费理念逐渐成为主流:

新人群消费理念的变化

注重理性消费:节衣缩食买名牌正被讲究商品内在价值的购物观念所替代

与五年前相比,超过20%网民在消费时更重视实用性,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注重生活美学:追求更有品味的设计,更美观的外形,消费者更有品味

与五年前相比,人们在消费时,对生活格调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涨幅达24.5%。

注重自我价值:追求消费过程的自我实现,悦己主义正在兴起

与五年前相比,消费者对于“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一观念的认可度上升显著,购物消费成为彰显个性主张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

注重简单时效:追求时间成本利用率的最优化,精品展示,简单放心

过去十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经历了最为快速的增长阶段,期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其快速发展也冲击了超市、百货、大卖场等传统线下渠道。但今年来,便利店数量持续增长,用户对于更加便捷、消费流程更短、消费体验更好的便利店重新青睐,体现了其对于消费更简单高效的需求。

注重环保健康:选用环保天然的生活材料,注重运动健身、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成为新人群的消费主张

购买决策因素的变化:多元渠道获取信息

多元丰富的消费资讯渠道取代了单一渠道对信息流量的垄断

获取消费资讯的渠道多元化,在进行消费决策时,对品牌广告和单一购物平台的依赖度大大降低

购买决策因素的变化:口碑推荐日趋重要

口碑推荐和KOL等因素削弱了品牌对购买决策的主导作用

超过七成消费者认同“相比广告,我更相信口碑推荐”;促使用户在应用内购买商品的第一驱动因素是“朋友/网友的分享推荐”,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因素也都与交流和推荐有关。移动社交内的购买行为印证了社交/口碑传播对于购买的强大驱动力,社交关系链对消费决策的影响逐渐增强。

购买决策因素的变化:自我表达,彰显个性

符合消费者个性和价值态度的商品更容易受到青睐

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体现个性和符合个人价值态度的商品

社群组织是渠道多元发展的产物,也为口碑推荐和追求个性提供载体

在新消费背景下,随着渠道多元、口碑推荐、追求个性这三个因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日趋显著,社群日益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载体

社群组织参与基数大,具有极高的商业潜能

社群参与基数大,同时,社群组织内部便于品牌多点交互,形成矩阵效应,实现个体商业价值的放大

3

社群活跃人群特征

社群活跃人群特征

社群组织产生的信息是“新人群”进行消费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社群组织的典型人群,社群活跃人群具有以下特征:

性别及年龄:80后、90后成为社群的中坚力量

社群活跃人群男女比例持平,追求好的生活不分性别;其中,40岁以下中青年是社群活跃人群中的主力军,基本以80后,90后为主

地域分布:集中于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社群活跃人群占比接近七成,经济发达的地区有更多社群活跃者

收入情况:经济水平中等,家庭收入较高

超八成社群活跃人群家庭月收入水平高于8000元,其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总体水平

消费水平:能赚会花,消费水平较高

八成社群活跃人群家庭人均每月花费在2000元及以上,高于新消费人群总体水平

个性态度:社交领袖,乐于分享,追求生活品质

社群活跃者是典型的社交领袖,更热衷于自我表达和分享交流;同时,对追求新鲜的生活方式,更高的生活品质表现出更强烈的意愿

4

社群的机遇与发展趋势

社群发展需应对新消费时代下的多元需求

在新消费背景下,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如何以更少的成本构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纽带,是当前各品牌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社群凝聚力基于兴趣,忠于共鸣

超过九成的社群活跃者会通过社群获取购物信息,除了常规的熟人社群外,兴趣分享是吸引他们加入社群的重要因素

避免信息过载,社群数量宜精简

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基于对信息过载的担忧和优化体验的考虑,消费者希望将与购物相关的社群数量控制在三个及以下

社群信息的质量成为社群用户的关注重点

信息真实,互动方便是社群被视为购物信息获取渠道的重要原因, 社群信息的质量成为社群用户的关注重点

更多深度线下交流和互动体验是大势所趋

社群的深度运营将大大提升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价值

超过八成的消费者通过移动社交实现了交友,扩大交际圈的目的;此外,社群用户普遍有意愿参加多人线下活动与聚会。具体而言,61.1%的用户参加过线下聚会,其中13.9%的用户经常参加,15%的用户不仅参加多次且认为收获很大。通过线上的交流,社群应深化用户间的线下互动和交流,加强社群成员间的联系,形成粘性,把社群关系价值合理放大。

建立品牌与用户间的良性沟通渠道势在必行

把握社群活跃人群的商业价值,实现社群内部用户的自我表达和用户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品牌和用户之间的沟通渠道,对于品牌和产品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社群活跃人群的尝新意愿更强,对于符合个人审美和价值观的产品存在极高的尝试意愿,极有可能成为新品牌/产品的首批使用者;同时,此人群的分享推荐行为也较总体更为普遍。

来源:艾瑞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