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练,我站不稳,脚没力,脚趾也不能弯!——甘医生有用的防摔攻略(二)脚趾运动功能自查与康复

 xyf4345 2019-08-21

民间有种说法,

“人老了,千万要小心别摔倒。一摔,就废了,接下来就每况愈下了。”

诚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和修复能力难免逐渐下降;损伤后的修复自然是没有年轻时迅速。

但是,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都难保哪天要摔倒。而且一天到晚小心翼翼的“挪动”,(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生活)生活质量也上不去啊!

所以,比起“小心”,积极排除摔倒风险因素、积极进行科学的防摔训练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前庭系统的自查和康复方法(点击即可查看上期内容)。这一期,我们来看看脚趾的功能、自查与康复的方法。

脚趾是很容易被遗忘的的身体部位。因为鞋子的原因,脚趾很憋屈地挤在狭窄的鞋头空间内(尤其是女性喜欢尖头鞋),久而久之,它们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脚趾可以做屈伸和少量的横向运动。对于预防摔倒来说,脚趾“抓地”这一功能是最为重要的——它可以限制身体的前倾,防止向前摔倒。

脚趾功能的检测与康复


第一步:观察自然形态

赤脚踩在地上,观察脚趾是否延续足部形态,自然散开。

不正常的脚趾形态不仅有失美观,而且还会阻碍脚趾的运动能力,加剧功能的退化,让人更容易摔倒。

纠正方法:

除非特别严重的拇趾外翻或者是脚趾畸形需要进行手术矫正;大部分早期的脚趾形态异常其实是可以通过积极处理纠正的。使用矫形器或自主的脚趾拉伸都能起到不错的矫正效果。(下文有介绍方法)

第二步:脚趾本体感测试(需要有人辅助)

1、仰卧,放松,闭上眼睛;

2、测试者用棉签等物体触碰不同脚趾并让受试者说出是哪个。
3、每侧脚测试10次,80%准确率为及格。

不要小看这个测试!

许多人,尤其是经常腰膝酸痛的中老年人,在这个测试中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低分——脚趾本体感的缺失,常导致腰腿代偿性紧张。

第三步:主/被动伸屈功能测试

1、赤脚踩在地上,主动翘起并散开5个脚趾;
2、把袜子放在脚趾下,用脚趾抓起袜子。
3、如上述两个动作不能主动完成,用手被动检查脚趾的屈伸功能。

如被动不能完成(紧张、出现疼痛或其他不适),则提示存在限制脚趾运动的病理问题,如关节炎或筋膜粘连等;建议先进行一些物理治疗以恢复活动度。

如果主动不能很好完成动作,但被动活动度正常,则主要考虑脚趾的本体感不良,或者是控制力下降。

训练方法:

1、用弹力带(或同样宽度的布带)捆在各脚趾上;

2、向上牵拉弹力带使脚趾出现紧张感;

3、脚趾向下用力对抗弹力带,6-10秒/组,进行3组。

4、针对拇指外翻,还需要向内牵拉弹力带,然后拇指向外对抗。

5、也可以结合本体感的触觉训练,让同伴辅助把弹力带扣在脚趾上。先确认是哪个脚趾,然后再进行对抗。

6、把袜子放在地上,用脚趾把它抓起来,然后左右摆动。

第四步:抓地功能测试

1、赤脚踩在地上,身体前倾,把身体重心从脚跟转移到脚趾上;
2、用脚趾用力抓紧地面,让近端趾节呈现“小山峰”的形态;
3、观察除小趾以外的所有脚趾,是否都能完成该动作。

这个动作与单纯的脚趾屈、伸不同,是一个控制难度较大的动作;但也正是这个动作,让脚趾可以很好地限制身体的前倾,防止向前摔倒。

训练方法


(一)动作学习:

1、坐位或站位,在脚趾下方放一硬纸片;

2、保持足底不离开地面,脚趾用力按紧纸片不被抽出;

通过这个训练找回脚趾抓地的动作控制。

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第四步的“身体前倾训练”了。


(通常我跟患者会做这个PK游戏;

有竞争有乐趣的训练才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二)强化训练:

1、面对墙壁站立,保持与墙壁半臂至一臂的距离(基于安全考虑);

2、保持直立,身体逐渐前倾,把身体重心从脚跟转移到脚趾;

3、在极限位置保持3个呼吸的时间,然后逐渐回到原来的位置,重复3~5次。每天可以进行2~3组训练。

通过这个训练找回脚趾抓地与控制重心的功能,对防止向前摔倒有十分显著的帮助。

同时,脚趾本体感的康复,对慢性的腰腿疼痛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