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

 蒙古医药 2019-08-21

失眠症(insomnia)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五六千万人,而得到诊治的患者不足2%;56%的民众认为自己有睡眠问题,包括多梦、浅眠等,尤其工作压力大,睡前玩手机、电脑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应用安眠药治疗失眠通常有效,但睡眠障碍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状,故其预后各不相同,长期缺睡可以引致许多神经、精神及亚健康症状,或引发老年人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等多种疾病。

失眠属于蒙医“气”病范畴。蒙医学认为人体内“气元”偏盛,“三元”失去相对平衡时,进而影响“七质”的正常功能,是诱发“气”性疾病的内因。导致气血失调,积聚心脑、主(命)脉、白脉(神经),使之功能紊乱引起此病。       

1 蒙医对失眠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1 失眠的分类 蒙医临床上按本质分为气性失眠、胆性失眠、聚合(宝日)性失眠三种。按积聚部位分为心源性失眠、肾源性失眠、白脉性失眠。 

1.2 失眠的临床表现 由于引起失眠的病因不同,所以体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轻者不能马上入睡,翻来覆去,即便入睡也是多梦、易醒,甚至一旦醒后再也无法入睡。重者辗转难眠,彻夜不能入睡。

气性失眠的症状:头晕,眼花,无法入睡和梦多,多打呵欠,恶寒战栗,脉象空虚,舌苔红而干燥,尿清如水而多泡沫;胆性失眠的症状:口苦,体温升高,头痛,口干舌燥,反酸,胃部灼热,食欲减退,全身皮肤微黄,脉象弦紧,舌苔微黄而厚,尿色黄;聚合性失眠的症状:面容暗紫,头项沉重,眼眶作痛,积食不化,口淡无味,脉象滑实,尿酱红色;心源性失眠的症状:心悸,心神不安,入睡后梦多,易醒,健忘; 肾源性失眠的症状:头晕耳鸣,腰部酸痛,遗精,手足心热;白脉性失眠的症状:头晕项强,颈肩不适,心神不定。

2 治疗        

2.1 蒙医饮食起居方面的治疗 宜用性热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补益精神、缓和亢盛之气元,然后视病情而施治。如:三骨滋养汤(牛羊的足跟骨、肩胛骨、尾骨煎汤)或绵羊瘦肉浓缩汤一碗加黄奶油、红蔗糖各一匙再加少量白酒内服;居室应温暖而幽静,保持空气疏通,光线不宜过强,衣着宽松得体,应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常与知心朋友交谈,消除焦虑和恐惧,参加适度体育活动,禁忌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

2.2 蒙医药物疗术方面的治疗 治疗失眠的总原则是和气元、养白脉。并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随证施治。主剂为三味豆蔻汤,五味阿魏汤,如失眠是气性主剂配合五味肉豆蔻丸,胆性主剂配合十二味大黑散,聚合性时主剂加调元大补二十五味汤;心源性加顺气安神丸,肾源性加十味豆蔻丸,白脉性加麝香丸或珍宝丸等。

结合传统蒙医疗术阿尔山疗法、酸马奶疗法、针灸、刺脉等疗效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