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诊、触诊、动诊,然后检查韧带视诊一注意观察股四头肌,通过观测个固定点来量化股四头肌的萎缩,如髂前上棘。
1、视诊
患者仰卧位,头部放松置于枕上、双手放于胸前。如患者试图观看检查过程而用力则可能会增加肌肉张力,影响对膝关节松弛度等的观察。除了视诊膝关节前部是否有瘢痕、肿胀和淤血外,还可观察,以及在骨性标志如髂前上棘等位置测量任何股四头肌或小腿肌肉的萎缩。
2、触诊——积液
(1)检查轻度积液采用擦拭/鼓出测试
(2)髌骨敲击测试用于中度积液的检查。
(3)大量积液的检查采用冲击触诊测试。
只手置于膝盖之上,按顺序触诊腘窝、关节线、胫骨结节、髌腱及内侧和外侧侧支韧带。
用于检查膝关节积液的三种基本测试:
用于膝关节大量积液的检查,操作与腹水的震颤测试类似。检查者在膝关节一侧施压,经由积液传递,压力被另一侧的手感覚到。
用于中等程度积液的检查,检查者一手放置在髌上囊并加压闭塞此空间,然后用另一手按压髌骨,使髌骨触及股骨滑车。如存在中等积液检查者能感受到敲击的感觉。

适用于少量积液的检查,存在少量积液时检查者用一手封闭髌上囊,推挤髌骨下的外侧沟槽可观察积液流到内侧造成鼓出,反之亦然。

如果膝关节出现肿胀但是还没有积液时,则需考虑是否为滑膜肥厚,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除后部结构,膝关节大部分位于皮下,因此可以对很多结构进行直接触诊。解剖位置的压痛通常能较好地提示潜在的病变。
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最大到90°,且双侧足面平放于检查床上,然后将手指沿着关节线从不痛的一侧开始触诊。沿着关节线的压痛,尤其是后内侧,则提示可能存在半月板撕裂。
触诊股骨和胫骨髁、髌韧带内侧及外侧副韧带的边界,以确认相应结构有无压痛。触诊髌韧带,则应在双腿完全伸直和屈曲90°两种情况下进行。
慢性髌韧带炎,近端肌腱压痛在伸展位置更明显,因为屈曲位时正常的浅表纤维覆盖受损的深层纤维,导致触诊压痛较轻。
触诊膝关节后部,检查任何腘窝中的软组织肿胀,可能在视诊时并不明显。
3、动诊
首先,嘱患者直腿抬高,评估其伸展度,然后抬起双足跟,评估反张程度。先主动屈曲膝关节,然后被动屈曲,双侧对比。
动诊的检查包括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评估被动活动范围,两侧进行比较,同时包括过伸。
范围可以用度数来记录,或者过伸可以用被抬起的足跟到检查床的距离来评估,而屈曲可以用足跟到臀部的距离来评估。让患者主动做直腿抬高以检查膝关节伸展机制的完整性,以及嘱患者尽可能地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