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上长“小水泡”,一抓很痒是怎么回事?原来“它”是罪魁祸首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08-21

很多人一到炎热的夏季,手上就会莫名其妙的长出很多透明小水泡,这种小水泡即使你不去挠它也会比较痒,可是一旦你忍不住挠它,便会越挠越痒,让人痛苦不堪。有心人可能会发现,这种小水泡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每到春夏季节时,它就会出现,直到三伏天时最为频繁,而夏季一过,到了秋冬季节时,它又会自动的消失。那么,这究竟是何原因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手上长“小水泡”,一抓很痒是怎么回事?原来“它”是罪魁祸首

春夏季手上长小水泡,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学名叫做“汗孢疹”。在中医看来,“汗孢疹”是脾虚湿盛所致,由于脾脏是代谢水湿最重要的器官,所以一旦脾功能不好,水湿就容易淤积在体内,而当湿气往体表走的时候,就会形成“汗孢疹”。春、夏季的气候是湿气最旺盛和嘴易感染到湿邪的季节,所以一到春夏季很多人就容易出现“汗孢疹”,而到了秋冬干燥季节时,由于湿邪隐于体内,汗疱疹就会不治而愈。

因此,避免湿气这个祸源,就能够避免“汗孢疹”。

这4件事容易感染湿邪

1、缺乏劳动或运动

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人都常年缺乏运动,工作在办公室内、出行有各种工具代步,久而久之,身体得不到锻炼,各器官机能就会逐渐衰退,这其中就包括脾脏,而脾脏是运化湿气的器官,一旦脾虚,就会导致湿邪滞留在体内。

因此,要想赶走湿邪,加强身体锻炼非常重要。

2、长期吹空调

在酷暑夏季,很多人一天24小时都呆在空调房中,在这种密封的环境中,体内化湿循环容易遭到破坏,导致水分长期滞留在体内。另外,不通风的环境也容易导致湿气过重!

3、长期熬夜

熬夜对身体内循环的影响非常大,长期熬夜会导致新陈代谢缓慢,从而导致脾虚,影响到脾脏化湿的机能,使得体内湿气过重。

4、不吹头发

因为嫌麻烦,很多人洗完澡后都没有吹头发的习惯,喜欢让头发自然风干,甚至一些人在头发还没干时就迫不及待的要睡觉。这种行为非常不可取,因为人在入眠后是身体最虚弱的时期,这时候头发上的湿气就容易趁机侵入体内,增加体内的湿气。另外,湿发入眠还容易引发偏头痛。

两件事帮你健脾化湿

1、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湿气非常顽固,对付湿气并不能通过药补来期望快速建功,而应该通过食补慢慢的调理脾胃,当脾胃功能提高后,运化湿气的能力就会提高,湿气自然就会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湿气重的朋友不妨多吃点冬瓜、薏米、茯苓、百合、莲子等食物,这些食物都有健脾化虚的作用,尤其是薏米更是富含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不仅能够健脾化湿,还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对“三高”也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食疗方:薏米冬瓜排骨汤不仅美味,还能够健脾化湿,根据自己口味取适量排骨、冬瓜、薏米煲汤即可。(孕妇慎吃薏米)

2、花椒、生姜、艾叶泡脚

泡脚是一项非常传统好用的养生手段,泡脚本身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疏经通络等好处,当这些内循环得到了促进,身体对湿气的运化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同时,据传统医学表明,在泡脚时加上适量的花椒、生姜、艾叶更有利于身体运化湿气。

希望你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做好以上这两件事,这样能够防止湿邪侵入,还能够促进身体湿气的排解,从而保证身体健康,避免“汗孢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