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上突然长透明“小水泡”,还很痒?注意:...

 老梧桐 2021-03-31
手上突然长透明“小水泡”,还很痒?注意: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春天来了,气温回暖加上空气湿度加大,很多人皮肤开始有黏糊糊的感觉,严重的甚至会在手脚上冒出一些透明的“小水泡”,总是忍不住想抓挠,其实这种透明小水泡最好不要挤破,因为挤破会越长越多。

这个小水泡在中医上称为是汗疱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容易长在手上或是脚上,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和瘙痒,汗疱疹会脱皮然后反复生长,多发于春夏两季。

中医认为汗疱疹形成原因有2个,一是内在脾虚导致体内运化水湿能力下降,二是因为外湿过度入侵体内,而且这两者相互影响,脾虚会导致湿气重,湿重会加重脾虚,所以健脾祛湿才是关键。

【中医认为,湿气分为4级,你属于哪一级?】

初级湿:
①头发油腻、头皮痒头屑多;
②口苦,口臭、口泛酸;
③痰多、嗓子不清爽;
④胃口差,容易恶心,消化不良;

中级湿:
①四肢发沉,爱出汗,体味重;
②白天嗜睡,疲劳乏力;
③黑眼圈严重、眼袋下垂;
④牙齿比较黄,没有光泽;

高级湿:
①大便粘马桶、小便浑浊;
②阴部潮湿,瘙痒、白带异味;
③对房事不感兴趣;
④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

殿堂级湿:
①胸口闷、呼吸费力;
②皮肤油腻,起湿疹等
③腰酸,关节疼痛;
④肥胖、小肚子大、减肥后容易反弹;

打蛇打七寸,祛湿也要抓住关键。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不利,水湿就会内停,所以祛湿关键是——健脾。

老中医推荐的“祛湿小金方”,由药食同源的材料组成,中医原理如下:

① 赤小豆——健脾去湿、利水消肿
② 薏苡仁——解毒消肿、去黄排脓;
③ 芡实——水中人参,除湿止带;
④ 茯苓——一克茯苓金不换,健脾止泻;
⑤ 大麦——健脾和胃、利水消肿;
⑥红豆——开胃健脾,行气消胀;
⑦栀子——消肿护肝、利胆止血;
⑧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准备:赤小豆、薏苡仁、蒲公英、赤小豆、大麦、芡实、栀子、茯苓8种药食配成茶包,每次开水冲泡一袋,利湿降浊,带走湿气,还您一身轻松,神清气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