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wupin 2019-08-22

  关键词:校本研究 /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课堂模式/实践与研究

  我校一所农村面向全县少数民族招生的寄宿制学校,学生80%是远离家长,没有家人监督、没有家人辅导壮、瑶、苗族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他们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为重要。这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离不开课堂教师指导。学校为了达到目标,就把教师课堂是否达到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是否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实践与研究的方向。于是学校就立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通过课堂的教学模式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两年时间里我们主要从经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与研究:

  一、转变教师观念,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可我校教师上起课来就会走偏,出现不相信学生会学习、能学,心理担心学生不明白于出现课堂教师包办或是一讲到底把新知内容讲解完成,留给学生的时间也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做巩固练习,真正留给学生对知识点思考、交流、讨论、探讨的时间少之又少。为转变教师这种担心,树立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校找出相关学术论文与教学视频让教师们利用个人时间和教研会时间进行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并做学习收获上的交流,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提出自己学习疑难问题与困惑,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策略,最后把它拿到自己的课堂进行实践并进行全程录制,课后自己同年级教师进行对照反思,在对照反思中教师们都看到自己教学中讲得多,给学生思考时间少,给学生交流时间流于形式无效果、给学生相互合作学习走过场,都会笑着说下堂课我一定要注意把时间留给学生,经过一个月时间,通过单元测试后发现学生成绩不但不降而有所升,发现自己课堂里讲纪律、训学生时间少了,发现学生喜欢自己的课了。现在学校教师课堂不仅给学生学习探讨时间充足,而且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巩固也充足,全校发展到每天的晚自习时间全部交由学生支配,教师不进教室,只把明天要学习内容和问题布置给学生,全校25个班级1000人寄宿制小学学生能安安静静自己学习一个钟。

  二、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一)给学生亲自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

  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体验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不是教师口授就能培养出来,而是让学生在课堂是亲身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整个过程,在体验过程领悟和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于是我们有针对性的设计过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独立思考---个体交流---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各组交流---归纳总结---解决实际的问题八个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作为学生体验平台,目的让学生在个体学习、小组学习、个体交流、小组交流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并获取知识。

  (二)引导学生掌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根本点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反映在学生的个体上,即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合作探究,以求思路的拓宽获取知识、解决困难的。由此让学生弄懂什么时候要独立自主获取知识、什么情况下要合作获取知识是教师课堂上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因此我们把教师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除此之外还要求教师们在上课时有意无意指点学生,常提醒点拨提出“我首先要怎么学?”、“我学不会什么办?”、“学会的人不说我们什么办?”、“几个人合起来还学习不会什么办?”等等问题让学生领悟,通过教师这样语言提醒学生意识里就会产生一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与归纳,明白今后学习该如何做,也为学生今后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三、以赛促教,激发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常用教研方式,也是最能推动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长久积极性的方法。学校在教师方面开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两种方式进行比赛,促使教师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学习、个体交流、小组交流掌握知识。学校为了有效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体验与培养,学校制定了如下教学课堂教师、学生方面观察分析表:

  1、教师观察团队用表

  分析参考

  自主学习1、问题内容是否清晰明了,有针对性;难易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年段特征

  2、自学时间是否合适

  3、是否有效检查学生自学差异性

  4、其它。

  合作学习1、问题内容是否清晰;是否直指重难点;难易、容量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年段特征

  2、是否照顾全体,或走动过于频繁而无效

  3、是否注意倾听,并发现问题;指导语言是否有效

  4、互学时间是否合适

  5、评价语的类型,是否恰当、有效

  交流探讨1、是否倾听;主导的时机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具有点拨、提升、导向等作用;是否基于学生的回答追问,并有所启发;总结、评价是否恰当、科学

  3、临场应变和课堂调控

  4、其它。

  整体效果1、教学目标方向是否正确;是否抓住学科本质;难易程度;表述清晰;具可操作性

  1、是否具有实效性,有助突破重难点;板书具有整体

  2、声音、服饰、笑容、肢体语言等是否恰当

  3、是否进行有效组织教学

  2、教师观察团队用表

  分析参考

  自主

  学习组长1、动作、语言是否恰当;是否调控组员的自学行为

  组员1、组员的专注度;对问题的理解度;正确度

  合作

  学习组长1、分工表述是否清楚;分工是否恰当

  2、语言组织是否有效,具有执行力

  3、是否有效组织组员进行梳理等并形成小组意见

  4、汇报形式、分工等是否恰当

  5、是否有纪律调控意识;纪律调控是否有效

  组员1、是否科学、合理;参与度;专注度

  2、是否投入,注意倾听;是否有边缘人;相互时间是否进行补充、质疑;问题是否汇总

  分析参考

  交流

  探讨组长1、是否干脆,有效

  2、是否恰当,人人有事;

  3、是否关注所有成员的学习状态并进行合理调控

  4、是否管理本组成员与组际之间的交流互动(评价、补充、质疑等)

  组员 1、人次数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边缘人

  2、是否进行有效分工、合作

  3、对组内外补充质疑是否进行思考和理性回答等

  4、其它

  整体

  效果组长1、是否有效地组织组员进行三学

  2、是否自始至终关注组员的纪律并进行有效干预

  组员1、积极性、参与度、专注度,投入度、成效如何?

  2、是否服从组长的指挥、安排

  分析表能让听课的教师能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去观察别人,从中学习与体会课堂教学,能让上课教师有意识的去考虑教学设计和调控自己的教学课堂。

  除此外学校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纳入教师的教学常规内容检查重点内容,督促教师在备课、上课、反思、总结中运用研究的理论,使研究的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二者相得益彰。这样做不仅不过多增加教师的负担,而且真实、踏实、有效,教师乐意接受。历经三年的实践与研究逐渐形成一批中青年教师善于依托课题研究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自觉运用课题研究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让学生养成良好合作探究习惯已经成为教师们教学中的日常行为,并形成教 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提出问题 引导解决 点拨归纳 落实双基 ,学 产生求知 思考问题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形成慨念 练习实践 的两各线教学模式。校本教研促使学校一批教师的教学走向成熟,形成教学的中坚力量,培养出以韦彩月、何小足、黄连习、罗爱仙等老师为代表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充满活力。学校在校本课题结题总结大会时,县教研室召集了全县中小学校校长、教研员、教研组长近百人参加观摩,总结会上黄主任给我们的教研活动作“新课程倡导的校本研究大多是应用性的研究,虽然不是“填补空白”或“创历史之先河”,但作为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某个角度来说,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正是取决于这类研究”总结,局领导作“乐里镇中心校开展的《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校本研究,在我县的小学教学研究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尽管这项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乐里镇中心校通过校本研究促进学校发展仍是我们应当效仿的榜样”的好评。

(责任编辑:教育界杂志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