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线工程”:宜昌工业摇篮

 君临天下100 2019-08-22
伍家岗远眺(1975年) 。郑泽凯 摄
1974年10月5日,湖北省化肥厂建设工程指挥部在枝江马家店镇杨家垱东侧举行开工誓师大会。
宜昌莲沱827厂
长航宜昌船厂
宜昌人福药业——中国最大的麻醉药品生产企业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章良 通讯员 龚亚芹
  在宜昌,“三线工程”的一个个代号,曾经妇孺皆知:715、710、403、404、515、238、288、388、612、066、137、827……
  “三线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落户宜昌起,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高山里、深涧旁、荒野处,五湖四海的乡音、战天斗地的激情、从零起步的创业。50多年的历史逐渐沉淀,当年出生的娃娃也已年过半百,唏嘘斗转星移、岁月沧桑。
  当年森严的工区、火热的工地、喧闹的小区,早已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但人去物留,“三线工程”留给宜昌人的不仅仅是记忆,更多的是物质财富、精神宝藏。
  当年国内先进的军民两用橡胶技术、开关技术、电线电缆技术、造船技术、半导体技术、硬质合金技术、工程机械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建筑技术、船舶动力技术、光学仪器制造技术、飞机维修技术、声纳探测技术、纺织工业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领域科研技术等等,成建制、成系统搬迁至宜昌,宜昌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腾飞。
  “三线工程”建设大大促进了宜昌工业发展、推动着科技文化进步、影响了人口结构变化,在宜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宜昌能建设发展成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三线建设”功不可没。
  “三线工程”的大背景是老一代革命家为保卫新中国留下的“后手棋”。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重温那段历史,揭开的不仅仅是面纱,让人们看到的更是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坚强意志、各行各业备战备荒的豪情壮志、干部职工克难攻坚的不屈精神、军民一心书写历史的伟大壮举。
  从这里,可以找寻到宜昌工业的崛起之源、成长之路。
  从这里,可以追寻到宜昌精神的坚毅、勇敢、奉献之魂。
  “三线工程”落户宜昌
  特殊的背景、特殊的年代,推动了“三线建设”这一特殊工程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实行军事包围,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当时对苏联的外交政策以及接受苏联经济援助需要,中国将苏联作为大后方,建设重心放在东北、华北地区。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1962年yin du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导致中印军事冲突,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越南战争规模扩大,海南岛、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直接威胁中国安全。
  面对战争威胁,党中央从存在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估计出发,毅然决定中止原来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设想,战略布局上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决定从1964年起,建设战略大后方,加紧战备。“三线工程”应运而生。
  “三线建设”核心时间段从1964年开始至1972年结束,历时8年。在此期间,国家投入巨资,在中西部的13个省和自治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建设。
  “好人好马上三线”。在这种热潮下,60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因三线建设重建、搬迁、合并;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千万民工被发动参与到“三线建设”中。在毛泽东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动员令下,这些人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挑人扛,用十几年的艰辛,建起了星罗棋布的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正是在当时,作为“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的宜昌,第一感觉就是眼前形势大不一样了。
  大街两旁的屋门口,陆续挂出“代号厂”、“部属厂”的筹建处或驻宜办、工作组的牌子;门前公路上,车流多了,疾驶的车辆许多则是挂着军牌。成建制的不同番号的工程兵部队开进宜昌;省内不同口音、数十个县的民工由不同专区、县的各级领导干部带队,以民兵师、团建制,集中于宜昌,战备施工迅速、火热地开展起来。
  1965年,首先开进宜昌的是706,在原宜昌县晓峰乡建厂。代号767、769的两所野战医院于70年代初也奉调宜昌,支持战备工程。其后代号671医院在东山建成,这即是后来的宜昌第四人民医院、今天的市肿瘤医院前身。
  1966年,809厂在原宜昌县小溪塔姜家庙建厂,原在山西太原的老厂也于1969年迁入。
  1969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066国防工业基地在远安筹建,1970年正式破土动工,10年后方建成。
  1969年,612厂由江苏无锡721厂在原宜昌县小溪塔姜家湾大垭垴包建,于1975年全面投产。
  1970年12月,827厂在原宜昌县莲沱兴建。为加快建设,核工业部第二十二公司专程奉命从四川涪陵迁到宜昌,落户原宜昌县小溪塔镇冯家湾,承担这项战备工程和重点工业企业的建筑施工任务。在建厂同时,国家投资修建827配套工程——宜莲公路和827专用铁路。为在崇山峻岭中开辟这条32.3公里长的三线建设配套公路,宜昌、秭归、沔阳三县民工,高峰时多达1.8万人在此会战。1975年,这条路由莲沱向太平溪延伸,全长达到96.81公里。后来的葛州坝工程大江截流,这条公路作为中转运输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0年,经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批准,403厂在宜昌东山茶庵子破土动工,由大连造船厂包建。其后的13年内,国家投资1.7亿元,使这家企业成为我国造船工业在内陆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骨干企业。
  1971年,葛洲坝工程(代号330)确认建设,10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来到宜昌这个本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市。丹江口工程局、原水电部第13工程局、基建工程兵61支队、解放军第一军某部等单位奔赴葛洲坝工地,一锹一铲、一箩一筐、一肩一担,开挖长江,修建万里长江第一坝。
  1965年至1967年,国家五机部、六机部批准并投资,在原宜都县兴建了3家企业,即388厂、288厂、238厂。
  “三线企业”融入宜昌
  纷至沓来的“三线工程”,给宜昌工业、宜昌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变。
  宜昌原来不产一两棉纱,因为“三线建设”,宜昌有了宜棉、旭棉,有了宜昌纺织机械厂。
  1966年10月,武汉综合电机厂开关车间迁至宜昌,兴建湖北开关厂,并带动电线电缆、输变电设备、小水电设备和柴油发电机等企业落户伍家岗,形成宜昌重要的伍家岗工业区。宜昌电工电器制造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宜昌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6年10月,交通部长航局红光港机厂在宜昌江南五龙筹建,同时,由上海电缆厂和一机部上海电缆研究所设计并于同年筹备的鄂西电缆厂筹备处,在江南谭家河动工建厂,并于1968年命名为红旗电缆厂,结束了宜昌长江南岸没有现代大工业的历史。特别是红旗电缆厂,对宜昌影响深远,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市机械工业屈指可数的大户之一。
  此后数年之内,全市机械系统(不含403厂)在宜建成22家,成为宜昌千亿产业之一——高端机械制造业的根基和来源。
  1966年,经国家计委、化工部批准,在宜昌中南路兴建大型橡胶制品企业——137厂。1968年破土动工,1972年部分投产。是宜昌第一家产值、销售“双过亿”企业。
  与此同时,宜昌铁路坝工业区也悄然形成:1967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批准,湖北钢球厂在石板溪兴建;宜昌电线厂、宜昌轮胎厂、宜昌电子管厂、宜昌硬质合金厂、宜昌制药厂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铁路坝周围。宜昌制药厂后来发展、改制成为如今的宜昌人福药业。
  湖北省化肥厂是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首批从国外成套引进技术和设备建设的国内13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之一。1974年,中石油湖北化肥分公司(湖北省化肥厂)在枝江兴建,“省化”从此扎根宜昌、享誉全国。
  “三线建设”大大促进了宜昌工业的发展。1965年全市(指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建制、下同)工业企业只有122个小型企业,职工1.22万人。“三线工程”的建设,到1978年底,宜昌企业总数增加至251个,职工人数大幅增加至5.57万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更是迅猛。1965年为4681万元,1970年突破亿元大关,5年提高了1.28倍,10年提升了7倍。
  不仅如此,因为“三线建设”需要,宜昌实现了铁路梦。60年代,国家从布局和建设急需出发,开建南北钢铁运输大动脉——焦柳铁路。在此背景下,我国第四座跨越长江天堑的大桥——枝城大桥建成,宜昌有了第一座长江大桥。因827厂、403厂建设需要,焦柳铁路支线鸦官铁路开建,宜昌人在家门口坐火车的夙愿终于实现。宜昌至北京、西安、怀化、无锡、广州有了直达列车,早于省内许多地市州。
  从某种程度上说,湖北能有今天“一主两副”格局,宜昌能在今天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三线建设”功不可没。外部形势所迫的环境,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宜昌“第一次腾飞”。
  “三线财富”造福宜昌
  50多年过去了,“三线工程”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三线建设”字眼也淡出人们视野,但三线企业深深影响着宜昌、改变了宜昌。
  在那个特殊年代,三线企业来宜昌,开山炸石、填洞修路、平地盖房、引水架线,“一根铁钎两手血泡”留下了宝贵的“三线精神”。
  403厂退休职工于德奎回忆说,建厂时,放炮、炸石、抬筐、拖车,战士、职工、民工一家亲,有活抢着干,个个都毫无怨言。白天肩挑手提背扛,晚上偶尔看场露天电影,工地像过节般热闹。
  夷陵区太平溪镇土仓坪村19岁的女共青团员聂厚英,是为修建直通809厂的宜莲公路牺牲的民工之一。得到噩耗,聂厚英的父亲聂忠郎深知女儿是为祖国建设献身,没提什么要求,只请求让自己的小女儿也参战,完成她姐姐没完成的任务,最终获得批准。
  612厂退休员工杨耀铭回忆说,建厂时条件艰苦,住的是油毛毡盖顶的工棚,夏天烈日暴晒后,工棚里面就像大蒸笼。但正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厂里要求他们在工厂开工前三个月内生产300副模具。他们一帮科技人员与工人们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没有一个休息日,硬是光荣完成了任务。
  “三线工程”尽管建在深山里,但为我国经济建设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经数次调整转型后,一批企业成为了宜昌工业的基础、骨干。
  湖北华强科技,目前是我国丁基胶塞生产龙头企业,医药包装行业领域“隐形冠军”;宜昌人福药业,由原宜昌制药厂改制发展而来,如今成为中国最大的麻醉药品定点研发生产基地;长江机床厂,是现在著名的“行业小巨人”宜昌长机科技公司前身。
  中船重工海声科技、中核二二公司、中南橡胶厂、国营三八八厂、凌云科技集团、中南地质冶金总局黑旋风锯业和三川德青等企业都已扎根宜昌,在某一领域成绩优秀;湖北红旗电缆厂,如今演变为湖北红旗电缆有限公司、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公司等5家电线电缆知名企业;宜昌经纬纺机,原宜昌纺织机械厂,是伍家岗区重点工业企业。“330”更是扎根宜昌,“葛洲坝水电”工地遍布全球,成为宜昌响亮的“三线品牌”。
  “三线工程”为宜昌留下了一批批人才,让一批名人在宜昌留下了难忘的足迹。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何勇,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都曾在宜昌三线企业留下足迹。
  “三线”已成过去,但“三线”永远烙印在了宜昌,深深影响着宜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