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飞虎catzbc 2019-08-23
读史小堂-头条号 2019/8/2210:39

作者:杨少军

五、秀丽与古朴于一隅的南北古建筑群

在保定淮军公所内,让人不仅能欣赏到徽派建筑的精巧秀美,又能感受到北方建筑的古朴浑厚。在高高的马头墙封护围绕之下的建筑群,是具有典型徽派风格的祠堂,戏楼等清代古建筑群。

在这里,无论是砖雕,石雕或木雕,件件都称得上是艺术精品。在木结构的梁架,檐枋,额枋,门楣上,精美的木雕团花似锦,寓意吉祥。尤其是戏楼,雕梁画栋,极为典雅。在马鞍形的梁架上,雕有各种动物,花鸟,山水田园,无不精美别致。门窗极为讲究,门楣,窗楣上都镶有石榴花,牡丹花,缠枝花,福寿,瑞兽祥禽,万字团花等吉祥图案,看上去高雅华贵。每组雕饰题材不一,图案各异,栩栩如生。

梁檩的正迎面,在精细的雕刻图案中镶嵌有五彩螺钿,并配有泥金,极具档次;青灰色的鼓型柱顶石上,四周雕以精美的花草瑞兽,就连石顶基面也雕有花草图案,这在北方古建筑上是不多见的。在每座建筑物外面的砖雕,用青砖制作的高浮雕或伴有透雕的一幅幅吉祥如意的图案,构思浪漫而洒脱,工艺娴熟而自然,或花鸟,或走兽,或人物,严谨细腻的刀法,粗中见美,细中传神,使人看后赞叹不已。

在戏楼的后院即李文忠祠堂,其东,西廊子的明间封火墙上各开一个通向院外的门洞,为月亮门造型,上设木制门楼飞檐翘角,砖木构件雕工玲珑剔透,精巧入微,整个门楼,仿佛一组工艺品,让人赞叹不已!马头墙上和屋檐之下,当年手绘的水墨画虽已斑驳脱落,但仔细看之,仍能感受到由竹林,溪水,家禽牲畜,庭院等景物构成的墨线画无不透射出的清淡素雅,田园民生的生活气息。不难想象,当李鸿章从月亮门前走过时,他应该能感到仿佛置身于南方的庭院中,一股乡愁也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吧!

进入到公所的后半部分,又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已全然无徽派建筑的秀美,全然变成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貌的古建筑群。沿着山墙举头上望,精美古朴的屋脊上雕花砖,坐脊兽,花饰多样的步步锦,冰裂纹,龟背棉,套六角菱花等装修窗花隔扇,件件精工细微,虽历经百年侵蚀,仍透露出古朴精巧,雅而不俗,令人赏心悦目。

据传当年为修建这座规模宏大的祠堂,李鸿章特地从家乡请来的江南建筑名匠,这引起保定工匠不服,以李氏名匠为首的本地建筑能手为争取参与工程施工,大家商量决定先在昭忠祠总监经常路过的县学宫前修一座高大精美的照壁吸引他的注意,结果,总监看到后果然赞不绝口,于是邀请保定工匠也参与昭忠祠的施工。这样,南北能工巧匠齐集,各显身手,力尽其能,大展绝技,把这座祠堂建成了南北建筑风韵于一隅的艺术精品。

建筑布局与功能——淮军公所规模宏大,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坐北朝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共分8个区域。

首先是位于中路最南边正门以内的前院,为办公和迎宾送客之所,俗称迎宾院一进院。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主要由大门,倒座房,东西厢房,北房围合组成的一进院。占地879平方米,建筑面积516平方米。正门之南,约30米处原有一座高大雄阔的影壁,是整个公所最南端的建筑,主要作用是阻挡灵气外泄和邪气入侵,但现已无存。据传,该影壁高约4米,长10米,底座为须弥座,上部为照壁,照壁上有“旭日东升,江牙海水,鲤鱼跳龙门”的雕刻,喻意为“一统江山,朝气蓬勃,万世升平”;“中举,升官,飞黄腾达”等吉祥寓意。照壁四边为高浮雕的砖雕,气势恢宏,可惜已荡然无存。

正门是一座高大的牌楼门,是徽派祠堂式大门的一种。一般徽州民间祠堂的牌楼门只在中轴线上设一个门口,而公所的牌楼门下部却设有左,中,右三个券门,中间的券门高于两边的券门,每个券门用汉白玉条石雕镶券。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之所以开三个门,主要因为公所祠堂不只是单一的祭祀祠堂,同时还兼作淮军在直隶的主要公务活动场所,来往人员繁杂,上至朝廷文武大员和淮军将领,下至淮军士兵和亲属,当时,按照朝廷的规制,不同身份的人自然要从不同的门出入,并且不是重要活动和朝廷大员莅临时,平常中门是不打开的,来往人员按照身份的不同分左右门通行。正门上方有一落池,原嵌有“淮军昭忠祠”刻额,后改为“李文忠公祠”刻石,现在石刻已无存。

有意思的是这座牌楼门与通常的牌楼门建筑都不相同,她是由三个自成一体的影壁式牌楼并列组成,其楼顶是极具北方官式做法的歇山顶,因此,单就这座牌楼门来说都是一座南北结合的牌楼。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在三个石券门中,东西券门顶券仰面均为团花喜字两边各有三只篇幅,喻意“六福捧喜”。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中门顶券仰面为双狮戏绣球,一幅蓄势欲越,抓抢绣球的雄姿,实为公所石雕中的上品。狮乃百兽之王,凶猛,威武,民俗以之驱邪镇宅。雄狮与雌狮嘻戏,狮毛缠裹,滚而成球,用在此处,暗喻李氏家族子孙繁衍,家族昌盛。而那环绕不断的绸带则喻意淮军兴旺发达,长运久存。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在看中门前的两个高浮雕门墩石,东门墩石的鼓面图案为:梅枝花俏下一匹雄健的骏马鞍桥上驮了一顶官帽,梅花枝下一只灵猴拿着两个蜂巢立于马头之上,基座的包袱上雕有如意柿子,整个画面喻意“马上封侯,高官得做,事事如意”。可惜西门墩石残破严重,图案已无法完整显示。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另外,还有一个独特的石雕构件——拴马石。是用徽州的青石制作,雕刻细腻圆润。这个拴马石不是常见于立于地上,而是镶嵌于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再看拴眼里已磨出两道深深的沟痕,可见当年来往官员将士非常频繁。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牌楼上的砖雕同样精美独特。尤其额枋中间雕刻了一幅出水莲花,当然这是有其特殊喻意的,莲花以它那美,爱,长寿,圣洁的综合象征用在这里喻意淮军及家族能像莲花一样子孙满堂,家庭幸福,淮军将士舍小家为国家的高尚亡魂能够升入佛国。

屋檐仿木砖雕橼子的飞橼头上雕有“工”字纹,橼檐头上雕有“卍”,“工”字纹象征精巧,美丽,规矩等美好的喻意,当抬头看见橼头一排整齐的“工”字,提醒人们要像“工”的横平竖直一样,做事要按照正统的传统规矩而行,象征人的正直品行。

“卍”字纹,就是通常说的“万”字纹,喻意万事吉祥,万寿无疆。“卍”字的形状即像天空中经常产生的螺旋循环气流,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螺旋一样代表运动是生命的动力。喻意无限循环的宇宙。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那么,为什么李鸿章和淮军要将正门建成牌楼式呢?因为作为昭忠祠一定要有一个像样的功德牌楼,将公所的正门建成牌楼式自然是为了标榜为晚清政府立下的汗马功劳,特别是李鸿章死后,清政府为表彰李鸿章一生对朝廷的贡献,后来在牌楼正中镌刻“李文忠公祠”长方形匾额,使整座牌楼成为名副其实的李鸿章及淮军将士的功德牌楼。

从建筑结构来看,正门面阔三间,进深均为三间,与东西倒座房(面阔各二间)连为一体。正门梁架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色。倒座房,正门东西两侧各有面阔二间,进深三间,其屋面,正脊与正门正脊为共用一脊,硬山布瓦顶。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东西连廊,后檐墙又形成东西两个小天井院。北房,面阔七间,即明间,两次间,两稍间,两尽间,进深三间,明间,次间,稍间为前后出廊,而尽间只前出廊。东西碑亭如今无存。碑亭瓦面为黄琉璃瓦,碑亭毁于文革。

从正门一进院再到二进院,二进院为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狭窄天井式院落,沿中轴线再向北是戏楼高大的南山墙,在山墙的明间,两次间,两尽间各开有一个带有精美砖雕门罩的随墙门,进入随墙门就来到了由人字梁架覆顶的封闭式祭场——戏楼。

保定淮军公所历经120年沧桑,保存至今的徽派建筑主要有位于中轴线(中路)南部,有高高的马头墙围绕的主祭场——戏楼,主祭场西南侧同样被高高的马头墙围绕的淮军将士祭祀场——昭忠祠(西路)以及为其服务的祠堂管理人员办公院。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主祭场主要由四个套院组成,即“迎宾院---二进院---戏楼---李文忠公祠”四个前后相通的进院,也是公所中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61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925平方米。

戏楼-----三进院是四合院上置罩棚的方形建筑,占地面积约980平方米。正房的南廊为二层轩廊,东西各有二层观廊与轩廊相通,形成三面环通的二层观廊,其中东,西廊一,二层楼座全部用隔扇隔成包厢,东西山墙上各开有两个券口并带有砖雕窗罩的窗口,是典型的徽式建筑的窗口。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戏楼的戏台四角各有高7.15立柱一根,在柱高4.82米以上起“鸡笼顶”藻井,并向东,北,西三面出抱头梁挑出二层廊台,这种鸡笼式凿井不仅造型工艺精美,而且设计科学,能够把舞台以内的声音自然的吸收到穹形顶内,起到拢音的作用,再将清晰的声音回传到戏楼各个角落,观众都能听清。戏台南与后台连接处用高达五层的木雕刻隔断隔开,直通罩棚最顶层,简直就是一面巨大的木雕墙。戏台坐南朝北与主楼相对,即台口面向看场与正房,这种朝向的布置严格遵循了中国封建制度中的“序”制(尊卑等级)观念,即大人物要面南,小人物面北。封建社会中戏子为“下教九流”,属于小人物,故台口只能向北面设置。

看场为19.37乘以15.49米的矩形广场,地面为1.1尺见方的青砖铺墁,能容纳800人以上。

罩棚梁架为砌上明造,砌上明造是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如天花不做装饰,更不用藻井,而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罩棚木雕彩绘梁架不仅是公所建筑中壮观精美的,即使是国内同类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其特点一是长达18米南北向横放,东西向并排的四根巨大的主梁,从选材到制作都是难得的。二是在每根主梁上沿进深方向立六根童柱(置于梁上不落地的柱子),四根主梁上共计立有二十四根童柱,在一个建筑中有如此之多的童柱也是少见的。三是梁架结构层层叠落,种类齐全。金柱,檐柱上支撑着主梁,主梁上由童柱,瓜柱,柁墩支撑起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单步梁,双步梁,三步梁,四步梁,轩梁穿插其间,檐檩,金檩,脊檩,上金檩,下金檩与梁架互相连接成网,纵横交错,由此构成了一个结构复杂,设计合理,受力均匀牢固的东,西两面坡屋顶梁架,充分展示了徽派建筑的巧妙设计和施工技艺。四是东,西两坡的屋面没有采用传统的灰背青瓦,而是采用了具有现代技术的铁棱瓦屋面,既大大减轻了屋面重量,也加强了屋面的整体行性,提高了屋面的稳定能力。举头上望,梁架上遍布精美的雕刻和彩绘,仿佛置身于仙宫碧阁之中。

东,西二层包厢观廊对称于中轴线,结构布局相同,现除包厢隔扇无存外,主体保存完整。每层各设五个包厢,全部用雕刻精美的木隔扇围成,面向看场的二层檐部有美人靠栏杆,栏杆下檐头有彩绘精雕木挂檐板。东,西观廊向北与正房相连。正房,主体保存完整。面阔七间,进深二间,南北出廊,砌上露明造,方砖墁地,青条石压面。在主祭场,昭忠祠的各院正房都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式梁架结构。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李文忠公祠——戏楼后院,主祠堂占地面积728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主祠堂院宽大明亮,主祠堂西南,高出院落五步踏跺,也是整个公所建筑的最高点,有步步高升的喻意。东西两侧各有东,西廊五间,与主祠堂前廊,祭场正房后廊环绕相通,并由此围成一个宽阔的天井院。主祠堂的天井院由于有充足的土地,因此结合北方民居院落宽阔的特点建成了南北结合的天井院,这样更有利于人数众多的祭祀活动。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天井是徽派建筑特有的院场,一般是由主体建筑包围出的没有屋顶的空间,意思是“通天接地之井”,上通天纳气迎风,下接地除污去秽,产生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构成田地阴阳交会灵气聚合的“小宇宙”,徽州人称之为“明堂”。天井四面的屋面都向天井流水,称为“四水归堂”,喻意“聚水如敛财”,就是肥水不外流的意思,体现了徽商聚财的理念。天井的实际功能在于采光和通风,北方四合院的院落开阔,采光一般是自然光,而天井一般进入院内的光线为折射光,比较静谧柔和。天井有个好处是风沙不易进入,四周高墙高房围绕,所以天井周边的厅堂大多不设墙,与天井融为一体。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东,西廊中部的山墙各开一垂花月亮门,这个建筑看起来真是别开生面,月亮门外侧上覆盖木雕门楼,门楼屋檐飞翘,梁架下边一对撑弓做成透雕狮子滚绣球,另一对撑弓做成双鸟聚首木雕状,玲珑剔透,两个垂柱为花篮形木雕柱头,中间的倒挂楣子,满刻花鸟,极为别致。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月亮门券门是精美的砖雕,十分秀雅。整个院落地面为青砖铺墁,其中的甬路用青砖立放成北方少见的花饰图案,屋面有精美砖雕脊饰件的脊兽,飞檐翘角,自成一体,真是巧夺天工。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昭忠祠——在戏楼的西南隅一巷道,也是防火道,有一个被高大的封火墙围绕的,由南向北套进的前后二进院落,整个院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78平方米,建筑面积691平方米,这就是昭忠祠,是淮军阵亡将士及有功病故将士的祭祀场所。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昭忠祠分前院与后院。在后院中仍保留有两个碑座,两块残碑和一块碑帽,碑帽上雕刻二龙戏珠纹饰,碑身文字周边雕刻神貌极佳的云龙戏珠,其中一块断碑上就有九条云龙,从断文中可看出碑文记述的是李鸿章创建淮军,北洋海军,剿灭太平军,捻军,并为阵亡将士在保定请建昭忠祠等生平重大事件。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碑座上束腰雕刻有莲瓣,三角形包袱上雕刻为梅花套六方纹饰,梅花在中国文人盛誉的花草“四君子”中排名第一,梅花迎寒而开,傲霜斗雪,剪雪裁冰,是坚忍不拔的人格象征。喻意淮军将士都是不畏艰难,甘愿流血牺牲而精忠报国的豪壮之士。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祠堂管理人员办公院——在昭忠祠北面,隔东西向巷道有一座东西并列的二进院,是祠堂管理人员的办公室。这座院落也是一座徽派建筑。因梁架等部位没有木雕,建筑等级低于戏楼,昭忠祠。占地面积634平方米,建筑面积354平方米。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喻意吉祥的砖雕,木雕,石雕,墨线画——走进公所的徽派建筑中,举目四望,随处可见喻意吉祥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砖雕,木雕,石雕,墨线画等精美图案,实为一座雕刻艺术的殿堂。

砖雕——主要设置在脊饰件,门窗罩等处。在戏楼南墙上的三个砖雕门罩,虽然残破严重,但仍可看清砖雕门罩上,图雕的中心人物有两个,左边是一品大员坐像,右边是诰命夫人坐像,周围以牡丹与蔓草组图意喻“富贵万代”,松,寿石意喻长寿,有骏马与梅花鹿,喻立了骑战马表战功的淮军勇士能得到高官厚禄。西门门罩上雕有松鹤延年,大鹏展翅,凤戏牡丹,吉祥如意,戏楼后远东,西月亮门上的富贵万代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砖雕艺术品。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木雕——是公所中徽派建筑的主要雕刻,重点分布于梁架,隔断装修,门罩等处,内容主要是吉祥图案,人物故事,山水走兽等。在戏楼内正房的上,下二层轩廊的六间轩梁上,雕刻有十八幅人物故事,山水花草,吉祥物,神仙法器等组成的精美的木雕组图。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在一层轩廊从东向西的轩梁上雕刻有“君子豹变”,古人用“豹变”来形容君子的长成,用在这里当然是粉饰淮军和李鸿章的成长并最终成为国家栋梁。还有“麟凤呈祥”,一只麒麟回头翘望梧桐树下的一只凤凰,喻意祥瑞。雕有“威猛如意”的左面是象征如意的一片灵芝,右边是梧桐树,中间是一只威猛的老虎,寓意淮军的威猛雄风如意长存。雕有“虎虎生威”的一只猛虎带着一只小虎,寓意淮军代代威猛,而淮军将士确实大多是由父子,兄弟组成的军团。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二层轩廊的轩梁上除花草图案外,重点雕刻了暗八仙神器,琴棋书画,鹏程万里,镇宅的司南等神器等,寓意吉祥如意,神灵保佑。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在李文忠公祠的东西廊月亮门罩上,喻意财源滚滚的狮子滚绣球牛腿及垂柱,花板,挂落木雕,无不透出徽派木雕的精湛技艺。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石雕——主要设置于徽派建筑中券门,门墩石,柱顶石,碑及碑座等承重强度较高的构件上。最有代表的当属北轩廊的十个露明的柱顶石上,东南西北四个正面上雕刻有四十个不同的画面,可以划分为骏马图,斗牛图,佛道法器,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吉祥如意等七个题材类别。这些雕刻个个精工细作,活灵活现,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墨线画——主要分布在屋檐墙檐下,门楣上等处。由于人为破坏,如今在公所中只能看到一些残缺模糊的墨迹,但仍可看出绘画主要反映出田园风光,花鸟虫鱼,家禽牲畜等浓厚的生活气息。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公所中的马头墙式样——从现存马头墙来看,公所中的马头墙有印斗式寿纹,回纹,牡丹花纹等三种。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公所中门楣,窗楣式样——主要是一字楣式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综上所述,纵观整座淮军公所,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从地形上看总体东北高,西南低,但在整座院中又以主祭场的李文忠公祠为最高点,充分体现了主尊中心,从属环绕的等级差别;整个院内布置有从东北向西南流向的完善的排水系统。在建筑布局上形成了以徽式建筑为中心,环以北方四合院建筑做拱卫的布局,这种建筑形式不仅是在北方,即使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六、公所中的北方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通常是以南北方向为纵轴,称为中轴线,所有单体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按其规模的大小,有一进院,二进院,复杂的可沿着纵向中轴线套进出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除皇家建筑外,一般四合院整体建筑色调呈灰青色,给人十分朴素舒适的感觉。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设在院落的东南方位,主要目的是避免与正房正对直通。在风水学中,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作为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公所区是由三套四合院组成的以保定地区四合院为建筑特征的建筑群,集中排列于戏楼的北部。占地面积2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3平方米。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之所以说整个淮军昭忠祠暨公所大院内的建筑群是南北结合,各具特色的古建筑群,主要就是体现在各建筑的风格上。前面讲的以戏楼,昭忠祠为中心的建筑群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而现在要讲的北方院落则是充分展示了保定地区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一是建筑布局采用了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制,每个院落相对独立,并为标准的“五上六厢”布局(五间上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二是屋面上脊式,脊兽,过垄脊,天沟排水口等采用了保定地区典型做法。三是廊心墙既不是砖雕,也不是石雕,而是采用了保定地区典型的民居做法——青灰印花软廊心。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四是大木结构基本没有雕花纹饰,是典型的北方民居的朴素做法。五是柱顶石均为无雕刻的圆鼓镜柱顶石,而非徽派建筑的高鼓形雕刻柱顶石。

公所内的建筑充分体现出北方四合院的“方正于外,寓变化于内”的建筑风貌,建筑中不乏精雕细作的佳品。但是,如果与戏楼和昭忠祠等建筑相比,在建筑等级及用材上却相差甚远。如在墙体上,戏楼等徽派建筑都是采用干摆和丝缝墙,而北方院的墙处除极个别的主要建筑的墀头采用了干摆外,绝大部分墙均为丝缝和糙砌。通常古建筑的砖砌墙体按照从高到底的等级依次为干摆,丝缝,淌白,糙砌等。再如梁架大木,不但没有雕花纹饰,且做工选材都是粗糙,用行话讲就是“梁不见方,檩不归线”。至于木雕只在室内隔断,金里装修等有所体现,石雕基本没有。所以戏楼,昭忠祠等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而北方院本身的施工质量,加之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破环,精典建筑已面目全非,令人感叹惋惜。仅保存下的有:青灰印花软廊心墙局部,八角十字如意支摘窗,有“八方如意”寓意。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二号院北房灯笼挂落地木雕隔扇,上有松竹,风云卷等卡子花,木雕福寿三浮云,上有蝙蝠,寿桃,祥云等,残破的屋脊等。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校场休闲区位于公所院内西南部,即杂役院西南侧,首先是沿杂役院西侧的公所北院墙设有一排马厩,现已无存。

校军场向南原是荷花塘,塘旁堆有假山,筑有亭台。日伪时期,将荷塘改建成游泳池,泳池之水分别由南墙外的水塘引入和排出。按照徽派建筑的风水布局,南墙外的水塘是建筑群必不可少的聚气之泮池,即风水上的朱雀,但如今已无存。

在池塘东南有一独立四合院,院落做西面东,正对昭忠祠前广场,有硬山式一开间大门一座,南北厢房各三间,正房三间,南北耳房各二间。现存有大门,正房和南北耳房,屋面及墙体已被改造,但梁架保存,梁架上没有木雕图案,为北方院典型做法。

七、北方四合院中的民俗文化

前面讲到徽派建筑其精致的“三雕”及高昂的马头墙建筑的艺术处处展示出古徽州人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其实,古朴的北方四合院也同样无处不在的展示着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如门前的门墩,门框上的门簪,门环上的兽头,屋脊上的吻兽等等,每个构件都用包含着消灭,辟邪,祈福,吉祥,仕途,财富,身世等民俗文化巧妙地与建筑主体完美的结合,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共存。

中国古建筑的院落大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已从简单的供人出入的阻隔体,演变为展示主人身份,宣扬礼仪民俗,供人出入为一体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建筑实体。但就大门本身的组成来说,都离不开双扇对开和单扇侧开两种类型。古时,只有双扇对开的门才称为“门”,而单扇侧开的则称为“户”,“门户”一词也由此而来。过去,皇亲国戚,文官武将,乡绅富豪,平民百姓,只要一看住宅大门的规格和门上的配件便可知晓。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中国古建筑的大门大致可分为屋宇型和墙门型。屋宇型大门又可细分为柱廊式,空廊式,封闭式。柱廊式一般用在王府大宅的正门。空廊式一般用于官家或富人。封闭式屋门,一般多用于中等人家。墙门型大门,不建门屋,墙上开口砌砖垛,砖垛上装门扇,门上覆瓦顶,这是平民住宅常用的院门。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门当户对——古建筑的大门两侧一般都雕刻精美的门墩石和大门上方印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德”“天下太平”,“吉祥”等字样的门簪,这两样做工精美的构件就是人们常说的“门当户对”,“门当”就是大门口两侧的门墩石,“户对”就是“门簪”。“门当户对”上精美的雕饰和吉祥语不但具有镇宅祈福的作用,同时还是主人身份,行业,家境的影射。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门墩石也叫“门枕石”,它是由一块从门内伸到门外的一整块石头制作而成。门墩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北京四合院的门墩则起源于元大都的建筑,在建筑中体现等级秩序。狮子型代表皇族,抱鼓型上面有兽吻整身的,代表高级武官,抱鼓型上面只有兽吻头的,代表低级武官,箱子型有狮子,代表高级文官,箱子型有雕饰,代表低级文官,箱子型无雕饰,代表富豪。一般门枕石,代表有钱人家,一般门枕木,代表普通老百姓。这种严格的等级到清末逐渐淡化。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淮军公所中的门墩大多已残毁,现存只有两种,一是公所正门前一对残破的鼓型门墩石,李鸿章是一品大官,又是淮军的最高长官,所以其门墩石是高级武官的规格式样。二是祠堂办公院门前的门墩石,上雕刻双狮戏绣球,从石材的不同也表示所处位置建筑等级的差别,前者是汉白玉,后者是典型的徽州青石。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另外由于昭忠祠中敬奉的不乏高级淮军将领,所以门墩石自然也是高级武官的规格和式样。

公所中的“门簪”在西大门上保留至今,大门上设有四个“门簪”,这是最高等级的门户标志,与李鸿章及淮军的身份是相符的。但主祭场的正门却没有采用“门当户对”式的大门,而是采用青石精雕券门。

那如何从正门上看公所院的等级?首先要看建筑的式样。一般牌坊式大门的屋面采用的是古建筑的第二等级——歇山顶,而古建筑的第一等级屋顶是庑殿顶,通常只有皇家或高级皇家寺院才可建庑殿顶。李鸿章是一个非常遵守等级尊卑的人,自然是不能也不敢有越级享受的杂念,歇山顶显然与李鸿章身份是相符的。二是石雕门券的雕刻为双狮戏绣球,狮子是仅次于龙纹的建筑等级标志,无论从李鸿章或淮军来说,都是当朝的佼佼者,淮军最盛时期是满清政府的主要支柱武装,淮军势力占据了大半个国家,确实称得上是当朝的军中之王。

门钉与门色——古建筑的大门上往往有纵横成排的门钉,大门又往往刷成不同的颜色,门钉的多少和门的颜色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共八十一个;王府的门钉是六十三个;公侯家的门钉是四十九个;一般官员是二十五个。而老百姓家却不能用门钉,门面只是光板一块,戏称“白丁儿”。门钉在民间还有生殖崇拜,祈祷生子,驱病除灾的含意。明代有正月十五前后摸城门钉的习俗,摸门钉,有病者去病,无子者得子。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淮军公所内所有的大门门扇均以无存。但以李鸿章死后被追封为一等肃毅候身份来说,大门上应该至少设有四十九个门钉。

门色也是主人身份等级制度的标志,朱门大户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泛指王公贵族或者豪门大户。明朝朱元璋对官民第宅制作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公侯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员,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黑门铁环。黑漆大门被称为“黑大门”,民间视为“黑煞神”,用“黑煞神”可以阻挡邪气侵入。门不施漆,主要表现俭朴持家的作风。

淮军公所中大门颜色主要有两种:一是正门迎宾院,昭忠祠大门和祠堂管理院大门为栗壳色,柱子柒黑色,这种颜色是徽州祠堂建筑普遍采用的,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二是院西大门,公所院的北大门等均为铁红色,具有较典型的清式官家门色。

门环——早在汉代,门环铺首的造型就有龟蛇之形——代表四象之一的北方有玄武,朱雀,双凤,羊头造型。南方的有朱雀,虎,狮,螭等兽头状铺首。铺首怒目露齿銜环,威严之象聚于大门,可令邪崇远避。铺首是建筑界的鲁班发明的。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脊文化——屋脊原本是房屋坡面交汇形成的坡面转折,原始屋脊并没有什么装饰和讲究,如敦煌壁画中的合院屋脊没有脊兽。但随着古人建筑技艺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屋脊在不断完善实用性的同时便附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到了清代屋脊文化发展到了鼎盛。如今人们看到古建筑上的仙人群兽齐聚屋脊之上,就是屋脊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兽中又以螭吻(不带角的龙)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螭吻,又叫鸱尾,鸱吻,是龙生九子之一。在古建筑上,有句俗话称屋脊上的群兽为“五脊六兽”,通常“五脊六兽”只有官家,富豪和祠堂寺院才能拥有。五脊,指一条正脊及四条脊背。正脊两端有螭吻,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这些小兽本是古人用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泥土烧制而成,结果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怒目冷对俯视人间,一下子就“一步登天”而成了具有祈福镇宅功能的神兽。由于这些小兽个个面目如凶神恶煞一般,老百姓就给他们起名叫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等,百姓们叫他们为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于是,“五脊六兽”后来也就被用来形容无法忍受的难受心理和面貌。北宋大臣吕蒙正有一首讽刺五脊六兽的诗:“兽头本是一头泥,做尽辛勤人不知。如今抬在青云里,忘却当初窑内时”。

螭吻的性格是口润嗓粗而好吞,属水性,用它做镇邪之物以避火。在古建筑中,“五脊六兽”也被称为小跑,之所以说他们是“走投无路”,是因为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真的是“前无路途,后无退路”。这何尝不是告诫人们,走好人生每一步呢!

据说在唐宋时的屋脊上只有一个兽头,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风”领头的神兽队列。传说齐国的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要走投无路了,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国君急忙骑上大鸟,化险为夷,这只大鸟就是凤凰。因此,人们把它放在建筑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

吞脊兽,俗称大吻,关于吞脊兽之所以以口吞屋脊的形式存在,其功能主要是将正脊、前、后垂脊相交的部位给予整体的覆盖合龙,有效的防止了交角处可能发生的渗漏,具有护脊和美观之效。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在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的小兽也不是随意排列的,他们是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不同,其数目和顺序都有定制,数目多为一,三,五,七,九等单数。但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却用到了十个,全国只此一处,除了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外,也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吧!乾清宫仅次于太和殿,用九个。皇后坤宁宫,用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五个。一些配殿,用三个或一个。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淮军公所的正门为徽派建筑,只有徽派建筑造型的螭吻而无小兽。但西大门上却用五个小兽,级别是比较高的。

这些小兽每个都有各自的性格和不同的寓意:鸱吻,喜欢四处眺望,因此在檐角的前面,性属水,有防火灭火之意。凤,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凤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狮子,代表勇猛,威严,“天下天上,唯我独尊”。天马,海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狻猊传说能食虎豹,有率从百兽之意。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兽。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能辨别是非曲直,独角,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镇火防灾的吉祥物,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兽像。这些小兽,美观实用,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这种安装小兽的脊叫做“仪脊”,梁思成先生曾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上马石——第一步台阶高约30厘米,第二步台阶高约60厘米。石质大多就地取材。一块是供上马用的,一块是用下马用的,不叫下马石,是因为古人认为“下马”是不吉的,影射主人降职没落。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拴马桩——至少有三种形式,一是立柱式,二是墙洞式,三是公所正门墙上的镶嵌式。猴子用在拴马桩上,其实也有渊源。《晋书.郭璞传》载有神猴医马的故事,是说赵将军的马死了,按郭璞的指点寻得神猴,猴子嘘吸马鼻,死马医成活马。不但养马人与马同养猴子,在很多地方还有在马棚里贴猴子面的民俗,这种民俗甚至还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常有将“猴子拉马图”当做马棚的护符。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镶嵌式拴马桩源于徽派民居的传统做法。徽州村落由于布局紧密,街道普遍狭窄,一般不能在街道上再立几根拴马桩,因此精明的徽州人就将拴马桩改成拴马石镶在墙上,既不占道又实用美观。

解密北方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李鸿章淮军的军魂祭场(下)

结束语:保定李鸿章淮军军魂祭场经过还原而细致的解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沧桑巨变的斑驳疏影,这宏大威严的院落,一脊一梁,一砖一瓦,一雕一画,无不完美再现了古代跨越近代的中国历史文化建筑精髓!我们用军魂史诗还原历史经典建筑!徽派建筑是影响中华大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代表之作!淮军公所,诞生于北方地区最大的徽派古建筑,让我们解读军魂,体会国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