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洪梅6jraxg3utr 2019-08-23

VTE防治的重要性“VTE是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潜在致死性疾病,我国几乎所有住院患者至少存在1项发生VTE的高危因素,40%的住院患者存在3种或3种以上

VTE危险因素:DVT发生率在20.6%以上,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高达58.2%。

DVT预防措施:1.基础预防、2.物理预防、3.药物预防

抗血栓药物分类

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
1、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药分为三代:阿司匹林为第一代,噻氯匹啶为第二代,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第三代。其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可经纤溶酶作用从精氨酸-赖氨酸键上分解成可溶性产物,使血栓溶解。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 drugs)激活纤溶酶而促进纤溶,也称溶栓药(thrombolytic drugs),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第一代的溶栓药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至今仍然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品种,随着尿激酶原(Pro-UK)等新一代溶栓药的问世,这类药物正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

普通肝素

优点
1.价格便宜
2.过量时可被鱼精蛋白完全中和(1mg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150U肝素)
3.重度肾功能不全非口服抗凝治疗的可选方案

缺点
1.操作麻烦
2. 易出血
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4.      长期治疗后的骨质疏松

用法用量常用静脉,皮下也可;不可肌肉注射(易引起出血)
一般用量:首次给药5000~10000U,以后每8小时注射8000~10000U或每12小时注射15000~20000U,每天总量约30000~40000U。预防高危患者血栓形成手术前2h先给药5000U,以后每隔8~12小时给药5000U

低分子肝素

优点
1.较普通肝素出血风险小
2.操作简单,皮下注射,无需监测APTT
3. 出血风险小

缺点
1.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出血风险增加
2.过量出血时,只能被鱼精蛋白部分中和
用法用量常用皮下,部分品种也可静脉
·不可肌肉注射(易引起血肿)
·预防:0.2~0.4ml/d
·治疗:200IU/kg/d,间隔12h给药

监护要点监测血小板计数:
1.用药后3~10天(低于原值的30%~50%)或下降到(8~10)×109/L,应停用低分子肝素
2.时刻关注出血情况,做好患者教育;
3.注射部位瘀斑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注射前不排气,垂直进针,针头上不可附着药液,进针深度约1cm,不可注入肌层,注射后不按压
处理:局部湿敷硫酸镁,贴土豆片....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

注射部位:选择腹部

注射前:不排气

穿刺角度:提捏皮肤垂直进

注射速度:采用10s持续注射

注射后无需按压

注:避免局部热敷和用力按摩,避免药物注入肌肉层

应用抗凝药健康宣教

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指导患者正确服药

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指导其刷牙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抠鼻,防止跌倒等,以避免出血情况的发生。

告知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不要擅自增加或停用药物,以免形成血栓或继发出血

VTE发生率高,值得高度关注。

1.做好风险评估与筛查,识别VTE高危因素,尽早凝治疗

2. 抗凝是VTE早期和长期治疗的基础,应该规范抗凝治疗方案

3. 做好出血风险评估,权衡利弊

4. 抗凝药物选择时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抗凝

本文作者:王丽瑞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护士网学习中心 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培训《中医康复技术》,医护人员都在学!全国通用! 小程序

护士高薪选择

-课程推荐-

雅思 | 国际护理英语 | 美国护士RN

HS公众急救 | BLS基础 | ACLS高级

德语 | 国际护士证ISPN | 国际营养师

零基础实战医护英语 | 国际泌乳顾问IBCL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