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盒子:唠叨----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二杀手

 LDS551 2019-08-23

在亲子关系的咨询案例中,绝大多数咨询者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孩子们对于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不胜其烦,多次以后仍然屡教不改,反而烦燥发问----你能不能不要唠叨?你说你的,TA始终油盐不进,拿你说的话当耳旁风。久而久之,孩子的坏习惯仍然继续,父母在无数次着急上火看不惯以后,从不知所措变成了放任自流,管不了了就懒得管吧!有时候又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偶尔忍不住大声说几句,后面就演变成了吵架,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

家长很苦恼,为什么我的良苦用心就变成了唠叨呢?

孩子们很苦恼,为什么我的爸妈就那么烦人呢,成天重复那些说教?

家长的确很无辜,一片好心换不来孩子的领情和坏行为习惯的改善;孩子们也很无辜,每天都要听同样的教导,如果换成是我们自己,恐怕我们也不愿意每天听那些重复的生硬的道理。那些道理都没有错,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为了让孩子们少走弯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必须要疏导给孩子们的。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传达这些对孩子们成长有益的大小道理呢?

学生盒子:唠叨----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二杀手


01

拒绝说教

通过事例去讲道理

我是一个特别注重从小给孩子灌输一些价值观念的人,当然前提是我有充分的自信,我灌输的观念是正确的。

MM从小到大,我给她讲了很多道理,但她很少会反感,大部分都能够认真的听进去,并且记住。因为从来不会抓住一个主题去干讲道理,我知道这样的方式任谁都无法接受更别说汲取养分,一定要找准时机通过具体的事例去讲道理。

【比如,我希望她将来能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女生,我看到一些很符合我的理念的一些公众号文章就会分享给她。分享过很多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伊万卡和艾莫阿拉慕丁的故事,看完以后MM深深的被她们那开挂的人生经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吸引,她们俨然成为了她的偶像。虽然我并不指望她成为那么优秀的人,但是有这样优秀的人做榜样绝不是坏事,她们的奋斗历程好过我说一万句: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去奋斗,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女生!】

【比如,我希望她有正确的婚恋观,长大以后在爱情中做一个潇洒的女子。但是灌输这种观念需要等待时机,而不是想到什么马上陈述给她。某天,机会来了,电视里正上演一个女孩喜欢一个不爱她的男生,她为了得到那个男孩子,居然开车去撞他喜欢的女生。

我赶紧抓住机会:宝贝,你觉得她做的对吗?

不对,她太坏了,居然开车撞人。

那你知道她为什么会做出那么不理智的行为吗?

因为她嫉妒那个女孩,她喜欢男主角,但是男主角又喜欢那个女孩不喜欢她。

说的很对,那你觉得她错在哪里?

错在不该撞人,那是犯法的。

是的,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是实际上她错的是用不正确的方式爱一个人,所以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行为。如果她懂得理智的对待感情是不是就不会这样做了,宝贝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是的,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爱一个人呢?

如果两个人相爱,那就好好珍惜。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那么不能强求。因为世界很大,会有其他懂得欣赏你和仰慕你的人。对了,宝贝,如果你将来长大了,你爱的人不爱你怎么办?

那我就重新再找一个别人!

听完这个答案,我放心了。】

每次MM看完我给她分享的内容以后,我都不会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先听她说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再根据MM说的话去跟她探讨,最后再把自己的观点融为其中,不动声色的灌输给她。

学生盒子:唠叨----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二杀手


02

抓住互黑机会

摆事实讲道理

互黑是健康的亲子关系的产物,同时也暗藏讲道理的机会。

【某天我交待MM要在家好好完成作业,我准备去家附近的书店去看书,找一些对工作有用的资料。

MM看了我一眼,说:最近你怎么老是看书?

什么叫最近,妈妈一直很喜欢看书啊(赶紧抓住机会标榜一下自己)。

但是你最近去书店次数很多,在家也经常拿着书看。

因为妈妈有工作需要,而且我平时一直都有看书,不看书会落伍的……

也对,人丑就要多读书(我被无情的打断)!!!

我顾不上心痛,连忙抓住机会教育道:对,这个观点很赞,我们必须要多读书。因为有很多长的美的人都天天在读书,那些先天条件比我们好的人还比我们努力,我们到时候拿什么去跟人家竞争呢?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去读书了!】

学生盒子:唠叨----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二杀手


03

惩罚与奖励并重

牢牢掌握主动权

家长们会说,你上面举的例子都是些大事儿,可是关键是很多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儿,根本避免不了唠叨。

对于日常小事儿,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惩罚与奖励并重,该奖励时毫不犹豫,该惩罚时铁面无私。

现在的孩子很难能够静下心来听你说大道理,但是他们还是很关注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好处。于奖励而言,设置目标和奖励标准,孩子达到就一定要兑现奖励。我很少主动满足MM的一些要求,基本上她拥有的很多东西都是她通过良好的表现自己换取的,比如她新款的华为手机。奖励的设置必须是“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基础上,制订奖励计划,比如对于MM,大部分奖品都是她心仪的东西和旅行

学生盒子:唠叨----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二杀手


关于惩罚,建立原则以后,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严格执行。

【MM有个非常严重的毛病----不喜欢收拾桌子。她酷爱画画,每一次画画都全情投入,但是当画好以后,就回自己的房间去做其他的事情,把画纸、作品、画画的工具,全部都扔在桌上。这个桌子是我们共用的,当我需要用这个桌子时,桌上总是一片儿狼藉。于是我告诫她要在画画结束后把东西收好、归位。说了几次还是没有效果,于是我说如果下一次还这样我会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于是那一次,我拿起画笔、工具,全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拿起她画的画直接动手给撕了(天地良心,我当时选了半天选了一张画的很糟糕的画来撕的)。她当时特别伤心,但是也知道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只能默默接受,这件事情后这个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MM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总是会忘记关灯,或者不把牛奶喝完。说了几次都改不掉,于是我决定对其进行经济制裁。一次牛奶没喝完,罚款20,一次没关灯,罚款20。罚了几次,坏毛病基本都得到了改善,毕竟她很心疼她的那点手机里的红包钱。】

学生盒子:唠叨----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二杀手


在奖励与惩罚的环节,必须要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找准TA的软肋和爱好,对症下药,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在制订奖励的过程中,必须力度够大,够有吸引力,促使TA有兴趣去达成,同时设定的目标也不能是遥不可及的,得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并且随着事件本身的困难程度设制有“竞争力”的阶梯式的奖品。于惩罚而言,一定要惩罚到痛处或要害。MM很注重自己的个人财产,所以我罚钱;她很喜欢画画,有时候我会剥夺她的画画次数来惩罚她。效果很好,因为每次都击中要害。

现在做父母需要大学问,必须得根据自家孩子的性格和特点,搬出十八般武器与其斗智斗勇,更要学会将所有的方式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方能把我们要唠叨的内容以更巧妙的方式套路给那些聪明的娃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