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至,暑气止,是时候给身体储藏能量了

 中医药方便 2019-08-23


我卧室的门是木制的,一到夏天,就会有一个问题,门关不上了,为啥?夏天湿气大,木头就会涨。
今天出门的时候,一关门严丝合缝,我就知道,处暑到了。
处,去也”,虽然立秋标志着正式进入秋天,但只有处暑来了,温度才会慢慢的降下来,所以处暑又叫“出暑”,就是终于从炎热的暑季走出来了~
告别了炎热的夏天,恐怖的三伏,不少人松了口气,开始放飞自我了。
但是,接下来一个月,很危险!

这两天空调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晚上被子盖上热,不盖又冷。

再过段时间秋风起,昼夜温差“嗖嗖”的变大,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中午燥热,早晚凉爽。
所谓“早晚凉飕飕,中午热死牛”,这种天气最容易受寒。
小孩子最敏感,这两天小区里的宝宝们已经纷纷“中招”了,宝妈们被腹泻搞得人心惶惶。

为什么说危险呢?最近受寒可不仅仅是腹泻、感冒一下那么简单。
正值夏秋交替的时候,阳气渐渐的由释放疏泄变成了收敛。
此时被寒凉伤了阳气,冬春就很容易生病。
小孩子冬天一直感冒啊,鼻炎,反复咳嗽等免疫力差的表现,都跟这个阶段阳气收敛不好,正气不足有关。
那最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嘞?
我给大家总结了4点,养好阳气,安稳过冬~
不吃西瓜,不喝凉水

俗语讲,“秋不食瓜”。
这里所指的“瓜”即西瓜,因为西瓜属于寒凉性水果类,有“天然白虎汤”之称,白虎汤是中医著名泻热古方。

由此可见,立秋之后就要开始尽量少吃西瓜。


很多人最近吃西瓜都腹泻了,这种情况冬天就很容易咳嗽。

《黄帝内经》上告诉我们“秋伤于湿,冬必咳嗽”,这其实就是代表着:秋天到了,别再吃寒湿的东西,免得伤了脾。脾湿则生痰湿,从而引起咳嗽。
除了西瓜之外,瓜类基本都是寒凉的,寒性体质的人最好都不要吃了。
夏天大家都喜欢喝常温的水,但立秋之后就不可以了哦!

前两天在外奔波,喝了一口常温的矿泉水,就觉得肚子里凉凉的,很不舒服。

我们提倡的不喝凉水不仅是冰镇的水,常温的水也不要喝。

入秋以后,常温的水只有20度左右,随着天气变冷还会更凉。

你有没有想过,喝进去冷的水,我们的尿液却是热的,还略高于体温,这中间的温差是怎么补足的?

都是靠消耗我们的身体去暖热的!

长此以往,对阳气的损耗非常大!

我们的胃肠道温度是略高于体温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我们平时喝水也要喝40-50度的水~


多喝粥,吃的润一点
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等多种功效,特别适合这个季节。
山药核桃粥——补中益气

材料:大米100g 核桃仁30g 山药50g 大枣10g
做法:
1 大米100g,淘洗干净
2 山药,削皮,切片,稍薄一点
3 大枣切片去核,核桃仁洗净
4 全部料下锅,加三大碗水,大概1000ml
5 滴几滴花生油,即可盛食食用
针对秋季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山药也阔以搭配陈皮食用。
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临床使用陈皮多治痰湿不化、胸膈满闷、咳喘痰多、痰白粘稠。
这样一来有助缓解痰多咳嗽等症状,也更适用于在养肺的秋季食用。
山药陈皮水——止咳润肺

材料:山药30g 陈皮3-6g
做法:把山药、陈皮清水冲洗一遍,放进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再煮10-30分钟左右,趁温服用。
此外,山药搭配红枣、薏米、荸荠使用,具有润肺滋阴的作用,不仅如此,还是气血双补美容食谱哦~
可以推荐给身边的女性朋友们作为美容养颜的妙方。
山药红枣糯米粥——补气养颜

材料:糯米100g 薏米75g 山药(干)50g 荸荠25g 枣(干)10g 白砂糖20g
做法:
1 糯米、薏仁分别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 荸荠去皮,洗净切块
3 红枣山药,洗净备用
4 薏仁、糯米下入锅内,加入适量冷水,置旺火上煮至米粒开花
5 将红枣、山药下入锅内,转小火熬煮成粥
6 将荸荠和白糖放入锅内,5分钟后即可盛起食用

温脐法用起来
南怀瑾老先生在《我说参同契》里大力推荐了温脐这个方法。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时挑一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桂圆肉,益心脾,补气血,具有很好的滋养补益作用。
花椒大家很熟悉了,是温中散寒的一把好手。看起来不起眼,其实是经方大建中汤中的君药,温通驱寒。
艾绒就是艾条的主要材料,温通经络的作用没的说。
以上三位性味都是温热的,而且都归脾经,合在一起把脾胃暖得妥妥的。

在配方上我们还加入了茯苓、肉桂两味药材。

恢复脾胃的同时,茯苓帮助利水湿,更好的排出湿气;

肉桂有引火归元之效,能把火往下引,对现在普遍的上热下寒体质特别适合,还能补下焦不足。

工艺上,现在市面上的温脐贴都是药材打粉,加入粘合剂。

为了更好的吸收药效,我们改进了几个月,摸索出了一个新方法。

先将药材熬制,浓缩掉90%以上的水分,制成膏方;
再将药材打粉,把膏方与药粉混合在一起。
没有加粘合剂,就做成了完美的丸子!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丸子里加入了生姜提炼出的姜油。不同于姜汁,姜油类似于精油,有很强挥发性,能够渗透进皮肤而微微发热,促进药物的吸收,破寒能力也更强。
中医讲「脾乃后天之本」,想养阳祛寒湿,把脾胃补足是最重要的。

离开了脾胃,气血、阳气都不可能足。

守正学堂 南怀瑾温脐贴 温阳散寒 30粒装 小程序

但抱歉的是,昨天温脐贴预售,前3000份上午被一抢而空。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又紧急联系工厂,加钱要求再赶制2000份,下午3点上架后28分钟又被秒空。

工厂实在无法赶制出更多,所以暂时下架,9月初会重新上架,没买到的朋友们不要担心,耐心等待几天。

睡得早一点
由于夏季昼短夜长,很多人习惯晚睡,入秋后作息无法调整。
出伏以后天气会真正慢慢转凉,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顺应天气,早睡早起。
晚睡不宜晚过子时,早起不宜早过寅时。
也就是说夜里11点到早上5点,这6个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尽量的要保证它。


按照子午经流注次序,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肝、肺(经)当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逆之则伤身。
而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