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字,炼人

 驭极 2019-08-23

文字者,为意与声之迹。书法是一种抽象、想象的线条艺术,历有“实用”和“审美”两种相对应的狭义界说。立足教育角度,书法首先是从“蒙童识字习字”开始。凡有文字,既有书写,必有美恶。书写的美恶,既是实用的需求,也是审美的嬗变。 

笔法,即写字用笔的技法。包括运笔过程中的起笔、行笔、收笔三种方法,包括笔锋所要保持的状态(中锋、侧锋)、运笔速度、笔毫与纸张接触的力度等方法。书写起来一般要运用藏锋、露锋、逆锋、顺峰、偏锋、转锋、回锋和提、按、顿、蹲(驻)、转等多种多样的运笔技巧,以表现书法线条的不同形质和神采,强化书法美感效果。

笔法是书法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书法一切技法中的核心问题。就书法艺术而言,字写得好不好,行家首先看笔法。因为精妙运笔是一件书法作品经得起久看细看和反复品味的首要因素。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起、行、收三种笔法中,又以起笔最为重要。汤临初《书指》称:“右军书于发笔处最留意。”发笔就是起笔。《习字诀》中写到:“若求古人笔法,须于下笔处求之。”他们都强调起笔的重要性。这不是一般的经验之谈,而是精要之义。有的书法作品,不注重笔画点线的锤炼,线条偏平无神,见墨不见笔,就是说只看见一条条的黑线,毫无笔法可言,因此谈不上“书法”。

点的笔法

书法上的点可以分成很多种,有侧点、竖点、横点、捺点、横挑点等。

1、侧点

王羲之云,点要有势,“如高峰坠石”。有了这种险势,最能提神。

写法是:顺锋如笔,向右下斜侧行笔,蹲笔(比顿笔略轻),回锋收笔。

2、竖点

写法是:逆锋入笔,顿笔,再提笔转为中锋行笔,无须回锋,因为这个点收笔处正埋在第三笔横画之中。

3、三点水

写法是:上点顺锋入笔,轻蹲即收笔;中点顺势入笔,蹲笔出锋;下点乘上笔之势起笔,顿笔上提出锋,与下笔短横呈意连之势。

4、呼应点

两个点应一大一小,一长一短,一粗一细,方能打破平实呆板匠气,呈现顾盼呼应的生动之姿。

5、下两点

两种写法:一种是开张势,如“六”、“黄”、“共”;

一种是收敛型,“舆”、“其”。

6、心字底

写法是:左点逆锋入笔,向右下行笔,顿笔,回锋提笔上行出锋,其势在接下一笔,后二点成波浪跳跃势,富有动感。

横的笔法

1、长横

又称“勒”,意思是像牵缰使马回头一样,取其涩进之势。写法是:侧切入笔,轻提变中锋行笔,后顿笔回锋收笔。在行笔中,都是两头粗,中间细,且上拱,有弹性和劲健之美。

2、短横

多为顺锋或露锋入笔,笔画先细后粗,蹲锋(轻顿)收笔。如果有多个短横在一起,既要变化笔画的粗细、长短和偃仰,又要注意避让。

竖的笔法

竖在字中起支撑作用,长竖多构成字的主笔,要写得劲挺有精神。王羲之云,竖要峻而直,“如春笋之抽寒谷”。竖有长短之分,又有粗细之别,重点要练习写好垂露竖和悬针竖。

1、垂露

垂露短,因竖笔末端形如朝露而得名。写法是:侧切起笔,顿笔转中锋行笔,下行时轻提,写出细而坚挺的竖划,至末端蹲笔,向上回锋成垂露。叩、行、降三字长竖亦为垂露。

2、悬针

顾名思义,竖划像一枚针悬在那里。御笔难度大,关键在于轻提。

撇的笔法

1、平撇

写法是:藏锋(可空中回锋)或露锋入笔,铺毫向右倾,再轻提转锋,向左偏下方向撇出,出锋爽利,笔画短,势平。

2、长撇

写法是:起笔逆锋,或空中回锋起笔,落墨后轻按,提笔向左下运行,至撇的中段加力铺毫,而后轻提,力送末端,迅速出锋,有轻燕掠水之姿。

3、短撇

写法是:侧切起笔,转中锋行笔,力送末端,迅速出锋,如飞矢,锐可削金。要点是笔峰要挺,不带弧度,出锋要快。

4、回锋撇

均用行书笔意,与右边很长的戈钩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字的动势。

捺的笔法

捺和撇如同人的手和足,在字中既起平衡作用,又有一种抬手投足的动态之势,写好了,是最能出彩的地方。捺分成很多类型,如金刀捺、回锋捺、柳叶捺、走之捺、反捺等。

1、金刀捺

写法是:藏锋或露锋起笔,边行边按,至末端顿笔铺毫,提笔出锋,锋如金刀。这种捺绝对是主笔或次主笔。为突出“捺”这个主笔,“撇”一定要让势,写得小巧轻捷些。

2、回锋捺

写法是:空中回锋起笔,中锋运笔,渐行铺毫涩进,至末端回锋收笔,含蓄圆润。

3、柳叶捺

写法是:搭锋起笔,中锋运笔,轻铺毫,至末端轻提出长锋,锋如柳叶,俏丽有神彩。搭锋指起笔搭在另一笔画之内,起笔时一般都露锋。

4、走之捺

写法是:起笔逆锋,一波三折,至末端先顿后提,出锋如刀或柳叶,或回锋收笔,含蓄饱满。

5、反捺

写法是:顺锋起笔,向右下运行时加力铺毫,而后向右上微拓,再向左下顿笔、内掖、收锋成反捺。用反捺,一为收敛笔峰,二是一行字中若有多个带捺的字,用反捺调节,以免雷同。

钩的笔法

钩是附着在别的笔画上的笔画,出钩前需先顿、轻提挫动位置,再向既定方向迅速出钩。出钩宜速、以显劲利,慢了就疲踏,失去风采。钩的种类比较多,有竖钩、竖弯钩、横折钩、戈钩、背抛钩、反向钩等。

1、竖钩

有很多种写法,有的将竖写到末端,顿笔后随即向左平处,如“卫’’;或向左上平出,如“青’’;或向左下平出,如“呼’’、“字’’、“手’’;有的将竖写到末端,继而向上挫动位置,再挑出,如“精’’、“侍’’。

2、戈钩、竖弯钩、背抛钩

这几种钩在书法上构成字的主笔,不仅出钩不能出现懈笔,弯弧更要留神,如“戒”的弯弧劲建,“祝”和“兆”的竖弯钩妩媚,其中“祝”的竖弯钩起笔略顿,接着向左下行笔,再向右荡开,然后顿笔上挑出锋,舒展而精采。“凤’’很难写,难就难在右边背抛钩与左边竖弯弧如何组合。

3、反向钩

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竖写到末端,提笔另起,按“挑”的笔法写,如“衣”;另一法是竖写到末端即顿笔,随即向右上挑出,如“万”、“辰”。

挑的笔法

1、平挑

起笔或露或顺,写法是背发而仰收,以收向右平出而又呈上扬之势。

2、斜挑

基本笔法是起笔稍重以蓄势,行笔须取“勒”势,背发而仰收,直至用力挑出。各种挑笔不同的是,起笔有的顿笔,如“理”、“地”、“孤”;有的侧切,如“兆”、“扶”;有的露锋,如“身”、“或”。

折的笔法

1、方折

写法有两种:一种是行笔到转折处先顺后提,即先向右下按笔,再提笔变为中锋下行;另一种是行笔到转折处,顿笔后随即转笔下行(省去提笔),如“内”、“青”。

2、圆折

写法是:行笔到转折处即转笔下行,故形成圆角。圆折可以顿,以增粗笔画,但不提笔,暗转即可。

小楷笔法道理上与大楷笔法大致相同,但写大楷时的提、按、顿、挫、藏锋、露锋等,都有明显动作;而小楷的有些动作并不明显地表现出来,往往在暗中娴熟地完成应该有的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