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缘何对学术幻灭

 星星点灯2009 2019-08-24

( 修改版)读博士,很多时候,不是让人知识增长,而是让人脸皮变厚,因为博士毕业之后,他们再也不会为自己从未读过巴金的作品却拥有名牌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而感到羞耻,因为手里有了“我是专门研究巴尔扎克的”这块金光闪闪的遮羞布(注:“巴金”、“巴尔扎克”指代本领域的基础知识,并非巴金本人)。2011年9月到浙大读博士。半个学期之后,我对学术就基本幻灭了。我发现周围太多博士、教授和博导的脑袋不过是一个填装知识的容器而非加工这些知识从而形成独到见解的机器。在网络时代,借助百度和谷歌,只要高中毕业,就不难做到把脑袋装得满满当当。然而,这些人看似著作等身,见识、见解却非常乏味,思维漏洞百出。他们徒有“知识”,却没有知识分子精神。从不关心公平和正义,追逐的都是名和利;他们徒有学位,却没有品位。从来不看艺术电影,看的都是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除了本领域的知网文献外,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目前,越来越多毫无阅读兴趣和人文关怀的人混入文科博士队伍。他们对学术没有追求,只想混个学位,换个大学教职,但这从不影响他们毕业之后个个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业人才”。由于缺少唯有超越功利目的的阅读才能培育的学养,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发表的论文字数,却看不到自己内在的贫乏。一句话,在中国,所谓“学术”研究不过是剪刀加浆糊的体力劳动。幻灭之后,现在我只谈阅读,不谈学术。

——题记(以前发的豆瓣广播)

2008年,我考入浙大传媒学院读政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8月底入学的时候,我对名校充满向往和敬仰,感觉周围能和自己一起考入浙大读研究生的人应该都比较优秀,尽管我自己很平庸。不到半年,我就开始陷入幻灭。2011年读博士之后不久,就完全幻灭了。

首先,让我陷入幻灭的是“精英”们的教养问题

硕士入学不到三天,我就陷入困惑了。同寝室一位室友,每天第一个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是进寝室卫生间大便。奇葩的是,大便从不关门,甚至还不开排气扇。两个动作都不过是举手之劳,用正常的思维实在是无法理解。由于卫生间没有窗户,所有臭味都飘进寝室。大家提醒几次,这位男生根本不当一回事。从那时候起,我对名校学术后备人才的教养是否对得起学位产生了怀疑。几年之后,我又碰到一个大便不开排气扇的......是我太倒霉了,还是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等浙大研究生校车让硕博们的丑行进一步暴露。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在玉泉校区的停车点上,研究生校车一到,所有人都使出吃奶的力气往上挤,简直斯文扫地。如果拍了照片,不告诉你是浙大研究生,你估计很难想到这些人个个都是985高校自诩的“精英”。

半夜回寝室,完全不顾其他室友已经关灯睡觉。啪地开灯,洗漱之后,躺在床上看报纸看杂志的,大有人在。每天早晨六点闹钟响起,纯粹是响好玩,把别人吵醒,自己不起来的,大有人在........

我们能指望这些“精英”将来进入社会、进入学术界之后,会有最起码的文化和社会关怀吗?没有人文情怀的(文科)学术研究,会把中国社会导向何方呢?当下中国的学术生态是否已经说明问题了?

第二个让我陷入幻灭的是“精英”们的学术兴趣问题

当时,我所读的专业是政治科学(非思想政治教育,别搞错)。入学一段时间,认识了所有硕士和博士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大多数硕博选读政治学专业都不是因为对政治感兴趣,恰恰相反,他们对政治毫无兴趣。我非常纳闷,他们读博士、写论文、做科研的动力来自哪里?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我更加惊讶地发现,不仅仅是政治学,其他学科(文科)的博士研究生对自己学科的终极使命也普遍缺乏最起码的关怀。西方人读博士、做研究大都是出于兴趣,而中国高校流行的怪现象却是:读教育学的博士对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普遍缺乏关注(对中国教育体制提出批判和诊断的几乎都是非教育学专业的人。不知道大家留意了吗?);对法学的博士对中国法治问题普遍缺乏痛感;读社会学的博士根本不关心民生疾苦......最让我吃惊和困惑的是,他们竟然大都能把“研究”做得风生水起,参与的课题一个接着一个,论文一篇又一篇地发表,甚至还能获奖。

西方学者进行持久的学术探索的深层动力来自对所属学科的终极使命的关怀。没有本体层面的关怀,中国这些学术中人的科研动力来自哪里?惟一的解释是来自混学位、找工作、拼论文数量、混职称。没有本体层面的关怀,中国这些学术中人的问题意识究竟如何产生?他们研究的是真问题还是伪问题?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问题意识,完全是蹭热度?没有本体层面的关怀,中国这些学术中人的研究质量如何保证吗?论文数量全球第一,质量如何?

形势似乎越来越不乐观。早年中国大学培养的本科生包分配或好找工作,所以,读研究生的都是对自己学科抱有真诚的兴趣的人。他们当了大学老师之后,学术水平暂且不论,至少对自己本专业的学科使命还是有最起码的关怀的。现在,本科生就业太难了。读博士的人绝大部分是为了工作。他们以后大多数都会进入高校当老师。让人困惑和担忧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学科缺乏内在兴趣,将来当了大学老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对此感兴趣?

......

越追问,我就越幻灭。

第三个让我陷入幻灭的是(文科)“精英”们的审美问题

一个人的阅读质量造就一个人的品位。任何优质阅读都将沉淀并内化为审美。真正定义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不是他八小时之内的工作,而是他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那几年,《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康熙来了》红遍大江南北。大多数博士生研究之余,一回到寝室,不是通过网络看这些娱乐节目或都市爱情剧,就是打开电脑玩游戏。和几个因发表核心论文多而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不同学科的文科博士交往聊天,发现他们普遍知识面非常狭窄,精神世界非常贫瘠,言谈非常乏味。就连几个浙大文科教授们坐在一起聊天,经常聊的话题也是“昨晚的《非诚勿扰》谁谁谁被灭灯最多”。偶尔看看娱乐节目,没什么不可以,可怕的是被娱乐节目完全占据了业余生活。用社会学的理论说,文化这个领域的阶层分化是最明显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然而,在当下中国,从市井胡同到高等院校,所有人的业余生活都锁定在几个有限的娱乐节目上,以至于贾樟柯、顾长卫拍的艺术电影没人看,甚至看不懂。可见精英与大众的文化界限在中国几近于完全消失了。在文化消费层面上,中国的“精英”正在走向“下流”。

接着,说说我同专业的浙大研究生。我读的那三年,所里招的博士生几乎都缺少真正的阅读兴趣,读过的书非常少,基础知识极其薄弱。他们的脑袋仅仅是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产生思想的机器,言谈普遍非常乏味,知识面非常狭窄,情怀离他们非常遥远。然而,正因为有着“专门研究……”的光环,相互之间无法横向比较,他们普遍看不到自己内在精神的贫乏,自我感觉都很好。不敢想象,这些如此平庸的人,毕业之后,去高校当老师,能教出什么好学生?

最后,再说说所里的青椒们。如果说博士生的状态只是让我对当下的学术生态感到失望,那青椒们的状态则让我对中国学术前景感到近乎绝望。这些985高校研究人文学科的青椒身上看不到半点人文精神。“学术”不过就是饭碗而已。研究雅典的,没有半点雅典公民式的公共情怀;研究思想的,自己毫无思想;研究启蒙的,没有半点启蒙精神,“启蒙”两口字从嘴里吐出来都不像……有几个青椒是靠关系混进浙大当老师的,水平相当差,读过的书估计连优秀的本科生都不如。走出校门,如果不说做什么的,从气质上,你真的很难看出这些人的职业与知识有半点关系。没有人文关怀的人文研究,能研究出啥有价值的东西呢?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论文一篇一篇地发表,原因在于,全国的人文学术研究真正有价值的不多,几乎都是注水,所以,核心期刊选择文章的时候,“985高校的作者”就成了唯一一个“没有价值的价值”。

当读博士不再是出于精神旨趣,当“学术”不在是一种志业,早已蜕变为一个谋生的饭碗的时候,你不幻灭,还保有激情和理想,那你就是别人眼里的笑话,因为规则是那些笑你的人制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