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湿困脾,人生败笔!胃疼,多源于此

 呵呵8909 2019-08-24

近来,我写了不少关于中医养生和防治疾病方面的心得、体会。有不少读者朋友在留言区留言,想求医。在这里,我要说句实在话:我说的这些,其实是每一个中医人心中都有的知识。只不过,我把它们写出来了,而有些人无暇去写。所以,这些经验和内容,每一个合格的中医师,都是掌握的。就医,真的不必舍近求远。您在身边就一定会有美好的医缘,不必寻我。

好了,我现在讲正题。

前不久,好像是出伏的第一天晚上吧,我遇上这么一位男性患者。怎么了?胃疼,疼得要命,往外呕清水。出于职业习惯,我遇到这种情况,条件反射式地问:“你吃什么了”?患者说,他当天下午陪孩子上课,学英语。半路上,小孩馋了,想吃冰激凌。做爸爸的不能拒绝,于是就买了两个,一个给孩子,一个给自己。结果呢,冰激凌不合儿子口味,人家吃了两口就不吃了。于是,他就接过来,把自己的那份儿吃了,又把儿子那份儿给吃了。

其实,他吃完,在等待儿子下课的时候,就已经不舒服了。但是,他忍着。

下了课,爷俩想在外面吃点晚餐。该患者回忆,当时的位置,距离空调挺近,儿子点了豆花和土豆丝,都是凉菜。当爹的又跟着吃了不少。吃完,坏了,患者的胃就开始疼得翻江倒海。他勉勉强强把儿子送回家,然后赶紧来医院找我了。

我听完他的讲述,笑了:“你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他也苦笑:“对呀,以前从没遇到过,这是头一回”。

读者朋友,这个证,叫做寒湿困脾、气机阻滞之证。现在有很多人的胃疼,和它相关。这个病,之所以出现,多源于患者自己饮食不当。

这个证是什么表现啊?您记住,这就是胃部胀痛,又胀有痛,得温会好一些,在发病前往往有感凉贪凉的行为经历,不想吃东西,四肢十分困倦,舌苔白腻,脉象沉弦。这在很多胃疼患者身上是多见的。

读者朋友,你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脾胃,最害怕寒湿二字。湿邪,伤的是脾。脾属土。水分一大,土不就被冲垮了吗?全是水湿的土地,长不出庄稼的,那就是涝灾了。所以脾它最怕湿邪。脾还惧怕一个东西,就是寒。和脾一样的,胃也怕寒。脾胃寒了,就好像做饭的锅没有柴火了,什么都做不出来了。

有的人说,你讲的这个寒啊、湿啊什么的,很抽象啊,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辨别啊?其实,寒湿困脾的缘由,往往是具体可见的,这就是饮食。最典型的,就是冷饮、凉食等等。像病例中的父亲,连冰激凌带凉菜,吃一肚子,就容易犯病。此外,有些人吃得太少,吃的时间也不规律,它也会有寒。

这个寒湿困脾、气机阻滞,为什么引发疼痛腹胀?很简单,中焦脾胃的气机被困住了,不通,所以就痛。食欲不振、腹胀等,皆与此相关。湿邪困脾,脾本来主四肢肌肉。如今脾为湿邪所困,无法输布清阳给四肢,于是就乏力,四肢倦怠。舌苔白腻,是体内有寒湿的典型表现。这个症候,在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肠炎、胃溃疡、女子带下、急性胃扩张、胃肠道功能紊乱、胃潴留等患者身上,都可以见到。

寒湿困脾、气机阻止,是我们人生的一处败笔。这么说不为过。因为它的形成,就现代人而言,往往和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关,和对自己的健康躯体不注意保养有关。长期得不到改善,则容易进一步伤及脾肾阳气,令人身之本不得固护。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用我们中医的视角看,医家往往首先想到厚朴温中汤。这是元代李东垣的老方子了。方见:厚朴、橘皮各15克,甘草、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各8克,干姜2克。现代用法,就是加入生姜3片来水煎服。你不是寒湿气滞吗?那厚朴、橘皮、木香就是行气化滞的。茯苓、草豆蔻仁、干姜、生姜就是驱寒化湿的。诸药配合,共奏行气除满、温中燥湿的功效。

播放GIF

当然,我们也要利用穴位。这就是利用足三里和阴陵泉。这两个穴位,我们都用揉按的方法刺激。阴陵泉可以健脾胃、化湿滞,促气化。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益气固本。平时有这方面问题的人,可以时不时就揉按刺激,有利于我们保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