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更好的学习国学呢?从唐诗宋词元曲入手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因为古代的文学家在写诗词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些典故和做事的哲学,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 这次我们就来通过一首经典的唐诗《锦瑟》来了解其中的一些小知识。 锦瑟的作者是谁呢?此人叫做李商隐,后来的人在评价他的时候,多把他和另外一个叫做杜牧的人并列在一起评价。他们是如何评价他们的呢?把李商隐和杜牧称作:小李杜。 既然是小李杜,那肯定还有一个李杜。我们都知道,李杜可是古代诗词圈内最著名的:李白和杜甫二人。也就是,李商隐简直就是小李白了,看的出来人们对他诗作的评价有多高。 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呢?浪漫主义和喜欢用典故。李商隐既然被人叫做小李白,那么他肯定也有这两个特点。在李商隐的诗中,由于他太追求浪漫主义,以至于很多的诗都没有名字,被称作无题诗;同时由于他经常使用典故,也让很多读诗的人感到很费解。 就比如今天这首《锦瑟》,其实也是一首无题诗,不过是诗的第一句的前两个字是锦瑟二人,所以也就如此称呼了下来,所以我们就直接看全诗吧。 什么是锦瑟呢?先看是锦这个字,锦就是美丽,华美,美好的意思,我们都说锦衣玉食,就是说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美味佳肴。瑟是什么呢?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上面一共有25根弦,在古代人们经常把琴瑟两种乐器比喻成夫妻,琴是夫,瑟是妻。 可是作者的第一句却说这把锦瑟有50根弦,所以他自己也提出了疑问:无端,也就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也就是弦断了啊,一根弦断了,就变成了两根弦,25根弦断了,那就是50根弦了。 可是弦断了,在我国文化中是由寓意的啊,我们都很熟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二人是知音之交,因为钟子期过世看,所以俞伯牙的弦也断了。此后断弦多用来比喻妻子亡故,在李商隐的诗中,瑟的弦都断了,可见或许他最心爱的一个人已经亡故了,因为思念所以弦断。 下面一句诗: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就很好理念了,作者看着琴上的断弦,在干嘛呢?思念华年,华年又是什么呢?在古代这个词指代美好的青春时光。可是作者陷入了沉思之中。 ![]() 我们都想知道,作者有多少的思念呢?下面高能的部分来到了。李商隐说,就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般。这里有2个典故,庄生就是指的庄子,也就是战国时期道家的那位思想家,庄子喜欢什么呢?他除了写北冥有鱼之外,还特别的喜欢蝴蝶,向往蝴蝶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他经常喜欢自己化为一只蝴蝶,当然这种愿望也只有在梦中实现了。 所以李商隐用这个典故来告诉读者,他太思念逝去的爱人,只能在梦中相见。 望帝春心托杜鹃呢?据说古蜀国有位叫杜宇的蜀王,他把王位让给了别人,可惜这位蜀王却有些不理朝政,可是此时的杜宇已经死去,于是他化身为杜鹃鸟,在王宫边啼叫,希望这位蜀王可以痛改前非,直到叫出了嗓子里的血,所以又有杜鹃啼血的成语。 在这里李商隐希望那位故去的人,能够变成一只杜鹃鸟来到他的身边,虽然看不到人,哪怕听听叫声也可以啊。 那么这两个愿望可以实现吗?李商隐接着写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据说在大海中有一种鲛人,当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就会变为珍珠;也有一种传说是海中有一颗夜明珠,当夜明的时候就会流泪。总之,有了眼泪那就证明作者也觉得这种愿望很难实现了。 当回忆到了最后一刻,作者突然顿悟了,他写到:此情可待成追忆。他终于承认了,这份情只能去回忆了,用尽一切方法也无法再见到那位心爱的人了。可是呢?作者还是怨恨自己,怨恨自己当初不珍惜啊,什么叫惘然呢?就是迷糊不清的样子,既然迷迷糊糊,那自然就不珍惜当初的日子了,可是现在他才知道,一切都来不及了,只能对着锦瑟心伤。 诗尾的这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成为了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用来形容面对一份感情的的不珍惜。在刘若英的经典歌曲《后来》中,也颇有这句话含义的影子,尤其是那句: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像极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神韵。或许无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拥有却不珍惜,都是人们需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