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新诗,还是分行的散文(3)原来如此

 等着l70smp782j 2019-08-25

是新诗,还是分行的散文(3)原来如此

文/笨水

原来如此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诗论,只有三个字,却胜过千言万语,抵得上一书架诗歌理论专著。这三个字,就是“诗言志”。此后,几乎所有诗歌理论,都是以它为核心,进行发散拓展。没有人抛弃“诗言志”,不要这个中心而自成体系的。

说出这个观点的人,真是伟大的人。这个伟大的人,是谁呢?翻开《尚书》第一篇《尧典》,其中记载舜帝任命夔为乐正之官,教育贵族子弟,说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律,律和声。”有学者认为《尧典》的文章主体成于春秋孔子时代。若舜命夔是真,将此事件、言论以口传和文字记录下来,传到春秋未期,大约经历了1700年。谁能保证口传不失真,不会被讹传呢?就算自伏羲开始,制书稧代替结绳记事,原始环境中的一场战争、一次冲突、甚至天灾,完全可能使历史文献散失一空,不得传世。更何况,上古史说到底是一部不完整的传说史。说舜帝活了一百岁,不可信;说他目有双瞳,自然也不可信。尧褝舜,舜褝禹,禹褝益,虽是虚构,却被后世津津乐道,还是因为老百姓想过平安的日子,贵族官僚也不想因权力争夺失去既得利益。褝位制,说到底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孟子不信,荀子也不信。后世商汤流放夏桀、武王伐纣……无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你若恋戏不下台,我就将你赶下台,偏偏尧舜禹三代能够褝贤让能?

《尧典》中舜命夔典乐教人,可能也是虚构的,为了让当时与后世鉴取,告诉世人,舜帝这么高尚的人,是这样以乐教化人心,我们这些人也应该仿效。

如此以来,是作《尧典》的人,借舜帝说了自己的观点,也或者是摘取了他人的言论。这个人应该不是删编《尚书》的孔子。

公元前546年,孔子才5岁。《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七年》中记载了一件事,就是郑庄公在垂陇宴请赵孟,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七个人随从。赵孟请七子分别赋诗,以报君恩,也想从诗中看到他们的心思志向。赵孟对每个人的诗都进行了点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是对伯有所作的《鹑之贲贲》评价为“床第之言不逾阈……”不满意。后对叔向说:“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

“舜帝命夔”与“七子赋诗”这两个故事对照,觉得后者比前者更加真实可靠。后者当事人人都是真实人物,是就事论事、依诗论诗的政治文化事件,不像前者似道理说教。

诗以言志,出自赵孟。之后又有孔子对它的回响,评价自己的编辑成果:“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还是“志”,只是加了限定,无邪。到战国的庄子讲“诗以道志”,荀子讲“诗言是其志也”,都遵循“诗言志”这个中心思想,变化的只是字句的组合形式。

是新诗,还是分行的散文(3)原来如此

再后来《说文》解释,诗,志也,从言寺声。《毛诗序》说得更透彻一些,“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说,“情动于中而形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诗观至此,已是恢宏至极。它的伟大在于向上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向下启发了陆机的“诗缘情”和更晚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思想。此外它还准确说出了“情动于内而形于外”诗歌创作的诗人主体状态。最后有一点被多数人忽视了,就是对“诗”字古文字的解读,要比《说文解字》和现今网络上象形字典的“字源解说”要准确、形象、生动得多。“诗”字从字形若以“情动于中而形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作解,诗字本义瞬间豁然开朗。

不禁感叹,诗,原来如此。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