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上古圣人已酿水酒为备用药方并非茹毛饮血野人时代

 非从零 2019-08-25

如果不是多读经藏,你压根儿就不知道民间水酒是什么时候发明酿造的?按当代考古思维逻辑,神农时期才进入农耕文明,上古时期哪有水稻酿酒?上古不是狩猎原始时代吗?其实如果你认真读读《黄帝内经》,其中《素问·汤液醪澧论》里记载得清清楚楚,上古时期不但有水稻,还酿造水酒(汤液醪澧),如是越来越让人疑惑:上古时期真是后人所说的茹毛饮血原始野人时代吗?应是受西方动物世界进化论思维阴霾,让中华民族在追根溯源的文明发展问题上,底气不足,自信不足,非要委曲求全人云亦云的把一只猴子搞成人类祖先?果真如此,为什么猴子今天还是猴子?说到此,也有人会说《黄帝内经》也属后人伪造,不可为证!曾几何时,一切经藏似乎都能找到伪造证据?不明就理?因为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被部分发现的已知证据给生硬定义了,那大多没发现或不愿意发现的未知证据呢?如此辩来无益,总之若人人多点文化自信,就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道德层面,言归正传,先直言精解《素问·汤液醪澧论》中精髓!

01

上古圣人作汤液醪澧可去邪气,中古时期服之万全,为何今时不管用?(此指黄帝时期)

本篇黄帝、岐伯均言汤液醪澧(即今天民间水酒)为上古圣人所作,足见上古时期便已步入农耕文明,且岐伯用“炊之稻薪”来述,说明早有留存火种,茹毛饮血时代实为后人臆测之说不攻自破……五谷之中,惟有稻谷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处天地之和气全(多吃米饭身体好),水酒取稻谷之精华,可滋养营卫五脏调和,有祛风除邪的功效。上古圣人精足气实平时用不上,故为而弗服(留存不用),仅备不时之需罢了;中古时期,道德稍衰(精气略有不足),所以服之万全;当今之世(指黄帝时期),喝水酒也不管用了(应跟气候变化和欲望膨胀有关,1200岁广成子就对黄帝时期的自然气候很不满意,人心正气候正?),祛风除邪必须内用毒药相攻,外用针石调和,精气不足,则虚邪贼风内人,百病丛生!(足见上古山民都是百病不侵人人长寿,单单备点水酒就能防患于未然,文明程度超高!)

02

今人(指黄帝时期)精气不足源于嗜欲和忧患意识严重,故神去而病难愈也!

樵夫一直强调:人的精神意志就好比自然气候!心浮气躁就是体内虚邪贼风!上古山民恬淡少欲,生活简单质朴,只求温饱,不劳心神,故精气神足,自然感而遂通,明阴阳四时五行术数躲避自然气候虚邪贼风侵袭(目前部分鸟类和走兽仍有此本领),故容颜不老动作不衰!今人嗜欲忧患,内外相侵,精驰气散神败坏,待到形容枯瘦气血双无,纵有毒药(方剂)针石也不能妙手回春了!为何?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神去而病不愈也!(不懂中医道理,不知修心养性,人体自愈机关就不能开启,单靠药效或调气,也只能起到缓和和辅助作用,所以叫得神者昌!)

03

精驰气散神坏源于五脏不和,内外相侵,故日常饮食和修心养性是关键,防患于未然即是治未病!

佛道二家吃素食能治病吗?事实上,素食并无治病功效,但饮食清淡可以降低食物浊气对五脏的困扰和侵害;那修心养性又能治病吗?事实上,也不能,修心养性只是能除杂念去烦恼,缓解精神压力,并无治病功效;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注重饮食清淡和心态平和呢?答案是人体本是自然宇宙的浓缩精华,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气候磁场,内置天然自愈系统,清淡下来,平静下来,自身磁场才不受到干扰,天机自动,百病自愈,会自动清理杀毒,一切智能,又何需药物来侵袭?又何需针石来调理呢?

自古养生治病标本兼治之法极简于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百病,一气,至柔;百气,一心,至静;百静,一念,至清。然后顺其自然(顺阴阳四时五行八卦天干地支节气……)您若觉得说的还算合理,大可加个关注,以便为您分享更多经藏的详解精解;若不合理,也可指出批评,彼此参照借鉴,更有利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我有一支笔,带您品古今;

百卷轻灵过,三教笔尖寻;

更有世间象,谈笑似风云;

天生山野汉,娓娓道经纶。

言有不足处,欢迎指与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