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叶晓芬 吕迁洲 如何合理选择止咳祛痰药? 1、咳嗽咳痰的性质和程度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止咳祛痰药。 ① 如果干咳剧烈,咳嗽频繁,影响睡眠、工作、学习,可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等。 ② 如果咳嗽较轻、痰量很少的患者,可选用止咳祛痰复方制剂,如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 ③ 如果咳嗽伴黏稠性痰,且痰量比较多,或伴有细菌感染者,慎用止咳药,应选用祛痰药,不可使用中枢性止咳药,以免使痰液排出不畅。
2、引起咳嗽咳痰的疾病和病因不同,也应选择不同的止咳祛痰药。咳嗽是一种症状,各种感染、理化因素刺激及过敏因素均可引起咳嗽。不同疾病引起的咳嗽,首先需要对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处理。 ① 如ACEI类降压药(例如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引起的药物性咳嗽,仅用止咳药物效果不佳,而必须停用ACEI类药物才能使咳嗽好转。 ②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单用止咳治疗往往无效,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少量多餐、戒烟戒酒等,同时进行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 ③ 咳嗽变异性哮喘引起的咳嗽,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治疗,才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缓解咳嗽。 ④ 心因性咳嗽者则往往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⑤ 感冒、咽喉炎、胸膜炎、肺部肿瘤等引起的以干咳为主的咳嗽可使用止咳药。 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等引起的咳嗽咳痰,若痰较黏稠,慎用止咳药,推荐使用祛痰药,合并感染时积极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 3、患者的生理特征或伴发基础疾病不同,止咳祛痰药的选择也应不同。 ① 儿童不可服用含可待因的止咳祛痰药; ② 高血压者,在服用含麻黄碱类及甘草类成分的止咳祛痰药时需注意这些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③ 糖尿病者,在服用糖浆制剂时需注意这些药物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④ 冠心病、心律失常及甲亢的者,需注意含麻黄碱类的药物的使用; ⑤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需注意抗组胺成分、抗胆碱成分等药物对疾病的影响。 中成药复方制剂该如何正确使用? 中成药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购买服用。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 ① 风寒咳嗽者,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三拗片、小青龙合剂、杏苏止咳颗粒等。 ② 风热咳嗽者,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枇杷膏等。 ③ 风燥咳嗽者,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可选养阴清肺丸、蜜炼川贝枇杷膏等。 祛痰剂也应区别痰饮性质,根据辩证寒、热、燥、湿结合虚、实合理选用。 ① 寒痰可选用小青龙合剂、镇咳宁胶囊等; ② 热痰可选用肺力咳合剂、鲜竹沥口服液等; ③ 燥痰可选用润肺膏、养阴清肺丸等;湿痰可选用半夏糖浆、二陈丸等。 叶晓芬 副主任药师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COPD、肺部肿瘤、肺栓塞、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的药物治疗管理。 呼吸药学门诊时间:周三上午8:00~11:3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号楼9楼 ■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