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式很特别的一首古诗,每一句都有一个“兮”,思乡之情更是动人

 江山携手 2019-08-26

我们之前读屈原的那些作品,可以发现妻子很重要的一个形式特点,就是用到了很多语气助词“兮”。最著名的当然就是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后来随着诗歌的逐渐成熟,这样的一个助词,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逐渐被舍弃。我们在之后成熟的诗歌当中很难见到这样的字眼了。因为成熟的诗词是讲究对仗的,而这样一个语气助词,是没有办法在诗歌当中寻找到对仗意味的。

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首故古诗却别出心裁。形式很特别的一首古诗,每一句都有一个“兮”,思乡之情更是动人。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这首古诗就是张翰的《思吴江歌》,题目当中说明是一首歌。在这首古诗内容当中我们也能看到,它也就像是一首歌。全文非常的通俗易懂,形式很特别,内容也是非常简单,但是诗人蕴含在诗歌当中的情感却非常深厚。

古诗的一开始就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秋风乍起,秋叶飘落,给诗人带来无限伤感的秋天来到了人世间。而在此时,吴江的鲈鱼新鲜又肥美,却也正好到了成熟的季节。

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并不是一个多么宏大的主题,而是体现在细节当中。就如同王维所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用梅花的开放这样一个细节来指代对故乡的思念一样,这首古诗以吴江鲈鱼的肥美来指代对故乡的念念不忘。

所以后面的古诗情感的表达就自然而然。“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距离故乡有3000里之遥,如今却不得回归,这种痛苦难以消除,只能仰天长叹。

诗词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却从未断绝。尤其是结合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得出一个厌倦仕途,向往家园、向往自由的诗人形象。

古代的知识分子,不得意的居多。所以他会在他们才会在诗歌当中表达出如此丰富的对故乡的思念。而由这首古诗所形成的“秋风鲈脍”、“莼羹鲈脍”的历史文化典故,也频繁出现在后世的诗歌当中,构成的这些知识分子渴望弃官回家的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