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8-26

与汉唐“事死如生”的厚葬不同,宋初皇帝崇尚节俭,力推薄葬,曾下令“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不得雕镂彩画”,“不得藏金宝珠玉”,为此还专门设了监葬官来监管执行。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四川达州出土的宋代石室墓

哪怕依然信奉着“死亡是以另一种形式生活”的观念,“天子脚下”的中原官员和百姓也不敢逾越葬制,只得遵循,采用砖室墓和土坑墓。但在“天高皇帝远”的南方,很多富贵人家仍偷偷修建着石室墓,尤其是四川重庆等地。

这便是一组出土于四川地区的宋代墓室人物浮雕,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区的开放空间。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童子启门,侍者负篓填香,侍女侍饮宴起居,乐女献歌舞音乐,大家互有分工,各司其职,好不热闹。

在对死亡强烈的恐惧和悲痛中,人们愿意相信,在另一个世界,这些刻在石头上的人能够化身真正的仆人,陪伴并照顾好墓主人。也因为他们对于那个世界的想象始终是基于现世生活的,所以千年以后,透过这些意趣生动的人物浮雕,我们还能一瞥当时的社会风貌。

宋服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相较于雍容丰满的唐朝女子,石刻中的宋代女人大都瘦削轻盈。和这个时期的艺术一样,妆容和服装,也追求淡雅含蓄,清新自然。喜欢柳眉细眼,“薄施朱色,面透微红”的“素妆”,也偏爱修身的背子(上中图外衣)和“行即罗裙扫落花”的优雅长裙。当时的时尚穿搭是在长到鞋尖微露的罗裙外,再穿一件笔直及膝的背子,今天看来,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显瘦搭配了。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负篓男侍石刻

至于男服,无论是官服,还是平日穿的常服,基本都是长款,只有贫苦的劳动者才穿短窄的裤袄,为了能方便干活。

叉手礼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叉手男侍石刻

侍者双手交叉于胸前,不是我们今天无意为之的习惯,而是唐宋时期的一种全民盛行的礼仪,叉手礼。最近大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很严谨很有心地还原了这一礼节。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事实上,叉手礼从西晋一直沿用到元朝,明朝时才废止,但我们今天只知有拱手礼、揖礼和跪拜礼了。

焚香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二侍填香石刻

没有比宋人更懂用香的了。从制香、焚香、品香,他们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提升感官享受的细节,香的配料、类型,香的形状、焚香的数量,品香的场合,香炉的造型,甚至烟雾的形状都极尽讲究之能事。香,更像是雅致的宋人一种关照心灵和表达自己的方式吧。

团扇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持扇侍女石刻

始载于西汉的团扇,在宋代迎来了它的“光辉时代”。文人画的雅致内敛遇上了意境悠远的圆形扇面,简直相得益彰,无论山水花草还是鸟兽虫鱼,总有一股说不尽的浓浓诗意和韵味。加之皇帝对扇面艺术的重视,宋代制扇业空前兴盛。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注子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侍女手里的注子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酒具,始于晚唐,盛于五代,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它的身影。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韩熙载夜宴图》南唐 顾闳中

底部莲花形的坐碗,其实是用来温酒的,酒壶盛酒后置于碗中即可温热,真是方便又美观,无怪乎能流传几个朝代了。

漆奁

捧奁侍女与捧镜台侍女在宋墓中常成对同时出现,所以这当然不是盛饭食的保温桶,而是古代女子盛放梳子和化妆品的“收纳盒”,内含多层多个大小不一的小盒子,表面采用传统大漆工艺制作,精致考究。

宋画《妆靓仕女图》中描绘了女子对镜理妆的情景,旁边放的便是漆奁。

宋代墓室石刻上的幸福生活

《妆靓仕女图》 宋 苏汉臣

室有熏香,杯有好酒,珍馐配良曲,美物伴佳人。墓室石刻上这一幅幅画面,是宋人向往的幸福生活,也是生者对于亡者最美好的祝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