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那么一拨人, 他们是农业的先头部队,能最先抓住新的农业政策, 敢于尝试新的经营模式,他们是我们农业的领路人和希望, 如今,休闲农业如火如荼,这中间也不乏他们的身影, 对于他们来说, 缺乏对休闲农业的熟悉度,喜欢按照老本行的思维习惯做事,崇尚规划先行,却忽视了定位的重要性。 对于农业来说, 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只有吃过这个瓜,才敢说甜,只有被证实的客户认知和需求才敢去上设备购设施。那休闲农庄的运营规划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思路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执行超过200场亲子活动,开发5大主题30余种户外教育课程,参与主导过大美儿童世界、绿骑士营地、平顶山儿童农庄等多个大型儿童业态项目规划设计的冯钰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一 从运营推导规划 很多庄主给小探马打电话说要做规划,细问一下就知道还什么想法也没有。冯钰老师说过,农庄最早开始的应该是定位,然后再从运营需求去设计、推导规划,而不是说我们先做的很漂亮,然后再去找看看适合什么客户。我们到底要做成什么样的农庄?这跟我们的当地条件、土地、我们自身都有很大的关系。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位自己的农庄,打个比方,比如做亲子农庄,当地的条件—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3-12岁的有效客群?面积上需要建多大容量的园子?从距离上,离城市10-30公里主做餐饮;30-80公里 可以餐饮配套住宿;自己的预算准备投多少?又准备赚多少?有什么优势?又有哪些风险?这些我们都要提前考虑。 二 举例:亲子农庄规划方案 如何从运营需求推导亲子农庄规划方案呢?从客群定位上,服务周边游亲子家庭游客(拥有3-12岁孩子的家庭客群)。在内容上,3-7岁学龄前儿童,以认知、体验为主;8-12岁青少年,以挑战自我、团队协作为主;借助现有自然环境、土地作物和历史文化,打造休闲+教育的综合性亲子产品;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政策,解决部分基础资金、资源和客源的问题。立足本地家庭客户休闲、游乐需求,打造优质的亲子的素质教育基地。 三 支招:农庄建设规划 冯钰老师比较支持分期建设,轻资产滚动开发的方式。一期快速引爆,上一些如儿童游乐、户外运动、亲子垂钓、安全教育、儿童图书馆、自然学堂、萌宠乐园、花海(婚纱摄影)的项目。二期精耕细作,可开展儿童艺术中心(儿童剧场+艺术工坊)、骑行运动区、婚礼婚宴。 三期锦上添花,可增建儿童主题酒店、儿童教育培训、冬夏令营宿舍等。 四 支招:运营规划 在消费设计上,可分三个层面,基础消费—门票、停车费、餐饮、住宿、采摘;品质消费—鲜榨果汁、有机农产品、特色农家菜、原产地特产等;体验消费—自制果汁、果酒、挤牛奶、捡鸡蛋 割稻子、挖红薯、烤披萨、蛋糕DIY等等。 针对大部分农庄周末爆满,工作日没人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工作日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教委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单位认证,挂牌。结合农庄特色,设计农耕体验、自然认知、传统文化等课程,与周边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还可以举办冬夏令营,通过周边培训机构长期深度合作,提供场地、住宿和餐饮服务,配套教室、户外运动拓展场地、部分营地课程,封闭式管理,学生宿舍。 存在认知盲区,过于追求规划设计的通病,带来的是时间和资金的极度浪费,最终不得不转让退出。先做园区定位,进而根据运营需求来推导规划内容,可谓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