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基于古传抄本的民间武学研究 ——翻子拳传系及其特点(二)

 武谈 2021-01-21

《少林论郭氏八翻拳》

(接前文)翻子拳在历史上与其他拳种交融的情况也很多,就目前所知,与翻子拳相关的有母子拳、戳脚、岳氏散手、郭氏八翻拳、西北封门拳及其发展演变出的岳氏八翻手、鹰手拳等。笔者相信,随着更多资料的发现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翻子拳的历史传承情况必将更加清晰。

三、翻子拳的技术与传谱特点

孙锡锦先生在其《浅谈翻子拳历史沿革》中介绍,“翻子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传统拳术,具有明显的外家拳刚劲迅捷的特点,它在数百年的流传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基本套路为脆八翻、一字八翻、见招翻、站桩翻等。翻子拳曾名“八闪翻”又名“翻子”“番拳”等。

《非遗系列——刚柔相继、变化神奇的岳氏散手》中介绍,“雄县岳氏散手,又称岳氏八翻手、鹰手拳法,即子母拳,以变化无穷而得名” 。

据田伟先生介绍,“(八闪翻)技法、劲法严谨全面,手法变化丰富,讲求实用,除世人所谓‘翻子一挂鞭’的风格外,软、绵、滑与硬、脆劲力并重,且完全按照心意六合理论行拳操手,技击隐蔽、突然、直接,讲求功力与技巧的有机结合。其重要内容‘脆八翻’,主要包括八母式,即出手打印堂、缩手打鼻梁等。从八母式又变为十四手,如飞花挂面、苍龙入海等。其他各拳路均有母变子手,计百余手之多。‘八闪翻’技击应用讲求拳不空发,手不空回,出手不崩即挑,不冲即滚,不托即劈,手回不刁即裹,不扣即搂,不锁即封等,一法多用,多法合用,周而复始。踢腿手掩护,出手脚先至,所谓手到脚至,脚到身随,周身一体,快速有力,灵活自然。‘八闪翻’是具备套路、技法、功法、器械等的完整武学体系,为中国武术原传技法的代表之一,也是传统武术研究的一个宝藏、一把钥匙” 。

河北高阳翻子拳传人介绍,“相传曾有一少林僧人将此拳艺传于高阳段氏,以后段家世世相传,久经磨炼,拳艺遂深。数十年后,曾有一少林僧人前去比武,竟难以抵挡其凶猛刚劲的拳术。少林僧人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段式翻拳出于少林而胜于少林。后有群匪掳掠村庄,段氏后人依仗此拳,打败土匪保护了村庄。从此翻子拳名声更振。翻子拳套路一般比较短小精悍,发力迅猛,双拳出击密集如雨,架式俯仰闪进,功作一气呵成,故拳谚说‘翻子一挂鞭’。 翻子拳手法讲究击、劈、盖、擂、捺、捶、搬、抖、擂、圈、锁、拿、扣、刁等;身法讲究俯、仰、闪、摆、吞、吐、浮、沉;步法讲究疾、撞、垫、擂、摆,有连环步、纵跃步等;腿法讲究勾、蹬、弹、端、点、铲等;劲法讲究脆、快、硬、弹,掌如利刃,拳似铁锤,发劲如雷。 ”。

沧州马风图(1888-1973)从“秦夭三老”(郝鸣九、胡秦三、杨俊峰)和山东程东阁习得翻子拳和螳螂拳后,以通臂功“将劈挂、八极、戳脚、翻子”融为一体,形成了以“通背劲”为核心的劈挂、八极、戳脚、翻子等融合的独特风格,进一步凸显了翻子拳“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特点。

脆八翻套路堪称翻子拳之精华,在北方流传很广。脆八翻因其势低、迅猛、劲脆而得名,它包括八母式。古谱曰:“八母者,即出手打印堂,缩手打鼻梁;斜身迎两肘,挑袍双上手;铁轿杆顺手搂,往上打双裹手。”脆八翻的套路短小精悍,动作结构严密紧凑,双拳运动密集如雨,拳势俯化变动,变化无端,脆快硬弹,翻身不已,连三拼四,一气呵成。套路中特出戳脚勾拳,提膝叉掌,跃步撞击,翻子手,领背勒马式,拧身侧弹等动作,尤其适于青少年、儿童学习和掌握。

翻子拳的传谱情况与通背(通臂)拳各传系拳谱五花八门的情况有别,大多数传人所持的拳谱基本相同,且明末清初以来传承情况记载相当清楚,这在历史悠久的门派中是不多见的。

四、《母子拳》拳谱的主要内容

北京科技出版社新出版的《母子拳》,即翻子拳传人的经典拳谱。其特征明显,初起有六盪,每盪三个行门,共十八个行门,故曰母。每行门有四个进法,共七十二个进法。每行门有二十手短打,共打法三百六十招。母内又有十八个拦腿,若有对顽拳的败者,又有五赶三捷,故曰 “奥妙无穷”。若将此拳习熟通达,可聘京省驰名武拳教习。后面计有开行门十八个进法、七十二短打、 三百六十手。

新出版的《母子拳》拳谱

内文中还有“八翻拳架子:三转拳、三冲捶、 顺腿冲 、野查探海 、对肘、转身三锤……”“八翻拳谱”“ 燕青八挞”“ 计开罗汉双刀八盪”“ 计开八法神刀”“ 少林单刀八路八盪共三十二势”“ 计开石门刀式四样”“武子长拳”“六盪根”等。大体是母子拳与八翻拳两大部分内容,且有少林刀法等。

《明清古传拳谱研究》后续将披露更多太极、心意(形意)、少林、通背(通臂)、翻子等拳种的古传拳谱及研究成果,请继续关注。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