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进阶的练习方法:回到基础

 玉蝴蝶YOGA 2019-08-26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炫酷的高难度体式成了评价一个人瑜伽好坏的标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炫酷的高难体式不出现课堂上,这节课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市面上各种热卖的工作坊,不外乎也是倒立后弯、高级进阶体式......当然,这些工作坊热卖也是有道理的,人们可以短期内速成高难的“动作”(甚至称不上瑜伽,瑜伽不应该只是摆出一个框架),而且有可能的话,人们在这些工作坊中学到的东西和看到的演示的激励下可以继续学习。

很多人在练习瑜伽过程中追求更大难度和更强体力的输出,殊不知要在瑜伽路上走得更远,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一颗千年古树要经得起考验,那么它的根必须在土壤中扎得足够深。

 

如果你有机会接触一些资深的瑜伽习练者(这里资深是指规律习练经验超过10年),你会发现他们热衷于探索在体式中改变其中一个力的方向会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同样力的方向,每次习练的感受不一样......他们热衷在基础体式中探索更多的感受,以至于不用头脑去想一做这个体式就是正位的,从而把更多专注放在觉得头脑和呼吸上。只有在基础中扎根了,你才能回到练习的当下。

当然,我不是反对大家去学高难和炫酷的体式,当你去追求高难体式的时候不要忽略最实用也是最基础的技巧,进步更多来自于在练习中持续地应用基础要点。

以山式(Tadasana)为例,瑜伽体式的基础,寓意像山一样的姿势,稳稳的扎根于大地。看似简单站立的体式,却是对根基的要求很严格,看似最简单的体式,往往最难精准。

艾杨格大师曾建议大家看一个瑜伽师是否合格有经验就看他两个体式,其中一个就是站立山式。

那么,看似简单的山式,你能说你做到“简单”了吗?

在第一届中印瑜伽峰会上,艾扬格大师在教授山式之前,用一片叶子让我们明白了山式的根基。

叶子的启发

假设叶子的中线是它的硬件,叶子的两侧边缘是它的软件。我们在练习时,叶子的中线相当于脚掌的中线,叶子的两侧边缘相当于脚掌两侧的边缘。你们应该都做过山式,但是你们可能从未观察过,脚掌的中线是不是处于正位。

叶子是如何启发你开始观察脚底的中线呢?

观察叶子的两边,你会发现这片叶子的右侧(A)宽、左侧(B)窄。因为叶子是客体,你可以看见;但脚掌作为主体,你是看不见的。当你站立时,脚掌必须以这条中线为基准。

观察一下这篇叶子,它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右侧,而左侧较少,因此叶子的右侧又长又宽,并富有活力。再观察叶子边缘的锋利程度,叶子右侧(A)的边缘棱角分明,而左侧(B)有破损。这些都表明,能量没有移向左侧。

这就是叶子教会我们的第一课:你必须恰好站立在脚掌的中线上。

那什么是脚掌的中线呢?

中线又叫中垂线、铅垂线。如果将5根脚趾进行划分,从第二根与第三根脚趾中间的位置开始到脚后跟中央的这一条线就是中线。

当你站立时,必须要从脚掌的中线开始观察。中线的位置是从第二根与第三根脚趾中间到脚跟中央的这段距离。

当你在做山式时,脚掌必须以中线为基准,分别展开脚掌的左侧和右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需要反思:双脚是否真正地位于脚掌的中线上,并且从中获得了能量?只有这样,能量能从中线均匀的向两侧分布。

这种反思,在梵语中被称为“dhyana”,在汉语中被称为“禅”。你们要谨慎认真地观察每一次的身体移动,如同调试软件一样。这样做,你们对主体的理解会更贴近,也能更加贴近你们的“真我”。

这是我们在做体式之前,要理解并学会的第一点。

山式练习

·站立。

·双脚并拢,脚趾、脚踝和脚跟贴合。

·将身体重量均匀分布于双脚。

·收紧膝盖骨,双膝往上提。

·胫骨和大腿骨分别对齐。

·大腿前侧推向后。

·伸直脊柱,胸腔上提。 

·手臂沿身体两侧伸直向下,与髋部对位在同一直线。

·转肩向后,肩胛骨内收。

·保持颈部、头部伸直。

·目视前方。

学习全观身体,感觉它的存在,感觉身体部位的空间关系。学习均匀地将身体重量分配于双脚脚掌和脚跟上。当你真的努力去做到以上的要点,你是不是也想感叹一声“山式怎么那么难?”。你越是去关注它,就越能认识到自己身体姿势的不足之处。

艾扬格大师说过,“你还没学会如何用脚站立,却已经尝试用头来倒立了”,尽管你能轻松完成头倒立,但你可能无法参透你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收缩、扩张、延伸、协调的,因此和瑜伽意义上的头倒立不是一回事。

正如前面所说,进步更多来自于在练习中持续地应用基础要点,瑜伽的进阶最终还是要回归基础。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瑜伽根基还不够牢,建议你抛开以往的瑜伽经验,从零开始学习根基体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