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日报报道:我省食用菌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wupin 2019-08-2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训前通讯员李林波

我省食用菌生产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林木资源丰富、降雨量适中,为食用菌生长提供充足条件。2018年,全省有58个县市区出产食用菌,总产量达55万吨,产值148亿元。

6月,为摸清我省食用菌出口贸易情况,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食用菌外贸促进措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省农业农村厅派出调研组,对随州、襄阳、宜昌、荆门等食用菌出口大市进行实地调研。“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外贸促进政策的实施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我省食用菌出口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骨干力量。”省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处处长蔡志文介绍,我省食用菌出口贸易亮点纷呈。

产业体系日臻完善。目前,我省已建成集品种繁育、技术推广、机械制造、袋料栽培、市场交易、精选加工一体化的食用菌产业体系。

出口货值稳步增长。食用菌出口多年占据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据海关统计,2016年至2018年,我省农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6.92亿美元、18.97亿美元、18.65亿美元,其中食用菌出口额分别为7.86亿美元、10.42亿美元、9.71亿美元,分别占年度出口货值46.44%、54.7%,52.04%。

品牌魅力初步形成。全省现有5个食用菌品牌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其中“随州香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被评为我省20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出口品种日益多样。我省食用菌出口已由过去的粗加工、简包装产品,发展到涵盖休闲食品、即食食品、罐头食品、酱类食品等五大系列60多个品种。随着出口品种的丰富,我省香菇出口市场由过去的东南亚为主,向欧美拓展,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蔡志文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企业出口贸易压力加大。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出现,食用菌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一些企业缩减出口规模,积极开发内销市场。“这是2018年我省食用菌出口贸易较上年略有下滑的主要因素。”“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点草成金,变废为宝,集诸多优点于一身。”业内认为,食用菌产业符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应把发展食用菌产业提升到省级战略统筹考虑,通盘谋划,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业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