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会说话,皋亭山定会给你讲述70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

 真友书屋 2019-08-27


在杭州的东北面有一座皋亭山,它自西向东延绵十里,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后,皋亭山更是成为临安城防守要隘。如果去皋亭山游玩,你会发现这里有一处人文景观——文天祥抗论台这是为了纪念南宋末年在皋亭山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皋亭抗论”而建的。

文天祥抗论台

那么“皋亭抗论”究竟是怎样一个历史事件呢?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七百多年前,那是政治腐败、奸臣弄权、外敌入侵的南宋末年,由于文天祥抨击奸臣,而被外放做官,仕途不顺。公元1274年,元军大举南下,南宋朝廷危在旦夕。朝廷急诏各地起兵勤王。在江西担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奉诏,变卖家产,招募一支3万余人的义军。文天祥怀着一颗赤胆忠心,投入到保家卫国抗击元军的战斗中。
文天祥像

 

《正气歌》

文天祥一生曾三次被罢官,直到最后一次启用时他已经40岁了。南宋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号称二十万铁骑的元军南下占领杭州皋亭山,直逼临安城。临危受命的文天祥孤身前往元营,与出尔反尔的元相伯颜进行了正气凛然的抗论。他指责元军失信,要求元军退兵。在一番激烈的抗论后,伯颜被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所震撼,下令不得对城里百姓进行杀戮,临安城避免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杭州的“皋亭抗论”让华夏精神在南宋灭亡之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最后文天祥在元大都就义,但正如他在《正气歌》中写道的“天地有正气”,这种浩然正气将长存于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