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zpin 2019-08-27

文章阅读时间约3分钟

前 言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吴昌硕

(别号缶翁)

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

1844年9月12日,吴昌硕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吴昌硕的父亲吴辛申是前清咸丰辛亥举人。虽然获取知县,但不愿为官,想要以耕读忠其一生。

父亲爱写诗,懂篆刻,使童年吴昌硕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吴昌硕幼年时求知欲很旺盛,好学不辍。起初跟着他父亲念书,后来往邻村的一个私塾求学,每天翻山越岭,来往十多里路。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他十来岁时就嗜好刻印。磨刀凑石反复不已。父亲见他喜欢篆刻,加以指引。于是逐渐入了门,乐此不疲。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自网络

潘天寿在《回忆吴昌硕先生》中说:“先生和易近人,喜谐语。”

齐白石曾作诗道:“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吴昌硕在作品里的自称)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01

百年一缶翁 ,苦铁吴昌硕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1921年,印社建缶龛

图为吴昌硕在缶龛旁留影

图片来自网络

年少开始饱读诗书,他也曾求取功名。可官场令他乏味,不免自嘲自己就是酸寒小吏。好友任伯年因此画了《酸寒尉图》给他。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清 任伯年 绘【酸寒尉图】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懂得他的任伯年,又为他另画一幅《蕉荫纳凉图》,幽默自在中,却隐藏一身傲骨,因为他一生爱那傲立枝头的梅。以梅花表明心迹,多年后他题下这样的诗句:

冰肌铁骨绝世资,

世间桃李安得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清 任伯年 绘【蕉荫纳凉图】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他最终挂印辞官,但就像世代以来的无数中国文人一样,他从未将心中那枚印章挂起。到他年近古稀之时,这所有的一切,最终成就了他艺术创作的巅峰。

02

诗、书、画、印四绝

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等这些浙江籍书画家可以说占了中国书画界的半壁江山。

以诗、书、画、印四绝来说,其发展过程都是均衡前进的。吴昌硕的成就也难分轩轾。但因他的书、画、印名气特别大,特别受人推崇,诗就反而被一些人忽略了

他的好友沈曾植在《缶庐集》序中就一语道破了吴昌硕四绝艺术的特质。其特质就是书、画、印三绝来之于诗,源出于诗。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自网络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吴昌硕 自画像图轴(80岁)

图片来自网络

缶翁晚年的不少诗作,在文学界与书画界脍炙人口。他的诗中,包括不少题跋,带有禅味的慧悟。

铁如意击珊瑚毁,东风吹作梅花蕊。艳福茅檐共谁享,匹以般敦尊罍簋。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枝。霞高势逐蛟虬舞,本大力驱山石徙。昨踏青楼饮眇倡,窃得燕支尽调水。燕支水酿江南春,那容堂上枫生根。光绪己亥秋七月,昌硕,吴俊卿。 (老梅)

春作可怜色,长林风雨余。乱红赚谷鸟,小白卖江鱼。独裒梅华癖,而邻桑者居。君能携酒到,应亦爱吾庐。 (寒梅)

识曲知音自古难,瑶琴幽操少人弹。紫茎绿叶生空谷,能耐风霜历岁寒。吴昌硕,年七十六。(兰石)

不生空谷不当门,不寄山家老瓦盆。伴读离骚蹬影裹。一丛芳草美人魂。己未秋,吴昌硕,年七十六。 (兰石)

几番沈醉惹颜红,为有东篱菊数丛。乱插满头归未晚,且开笑口对西风。 (篱菊)

绝好繁华二月天,蒙蒙细雨湿春烟。玉楼春色金壶酒,一醉花时趁少年。 (杏花)

世人爱临王曦之,他却走得更为极致,字形稍作拉长,宛如秦代刻石小篆,简洁锐气充满力量感。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篆书七言联

图片来自网络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自网络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自网络

缶翁的书法,擅长石鼓文。他写行楷以至草书,都有石鼓文的篆意,所以他的书法浑厚雄健,笔笔有力。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石鼓文四条屏

图片来自网络

缶翁的隶书也写得极具个性。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自网络

汉隶以横平竖直、蚕头燕尾为其基本特点,而吴昌硕的隶书恰恰不是如此。

他的隶书体态是变扁横为直立,显得特别雄强宽博;又由于吸取了临写石鼓文的经验,所以起笔收笔处,也和篆书一样,是藏锋,含而不露。

吴昌硕绘画的题材以花卉为主,学画较晚。他酷爱梅花,常以梅花入画,用写大篆和草书的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梅花蒲草图轴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网络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第一大特色是有金石气息。金石气息,指的就是钟鼎上所铸的金文与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

我们常说谁谁的画作有金石气息,其实这种评论标准都是从吴昌硕的绘画风格出现以后才有的。比如,人们在谈到徐青藤、八大山人时,就从来没有听说过评价他们的画作有金石气息。

缶庐花香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自网络

他自己曾说过:“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他的绘画艺术的第二大特色是笔力雄浑。笔力雄浑,指的就是其画作中的笔触朴拙、苍茫、老辣,极具浑圆、雄强的力量感。

我们常说吴昌硕绘画的气息很厚、很重,按照书画圈儿里人的说法就是“笔头子”很大。

“笔头子”很大,并不是说他用的毛笔很大,而指他笔下的气息非常浑厚,一笔下去,浑金璞玉,力透纸背,又意蕴丰富、气象万千。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图片来自网络

从花卉到蔬果,他更愿意在绘画的世界里温柔对待日常生活的点滴。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图片来自网络

缶翁给予西泠印社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影响不仅是在书画篆刻上,还在于做人、做学问上,及至印社建设近百年的今天,仍有它实际的意义。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源:《纪录片31号》

金石对他而言,是肃穆而悠远的。他在青铜,甲骨,陶瓦和碑石中寻找时间的印记。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源:《纪录片31号》

他在《刻印》一诗中这样写道,

  • [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

他毕生聚精会神致力以求的,正是这个通字。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图片来源:《纪录片31号》

03

吴昌硕篆刻作品欣赏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吴昌硕大聋

“吴昌硕大聋”刻于1917年,这一年,与他相濡以沫40多年的施氏夫人去世,吴昌硕悲痛至极,生了一场大病。

此印吴昌硕自谓“拟汉碑额之雄厚者”,确实气势雄浑,篆法道婉。五字抱成一团,左右几乎紧贴边栏,上部只留极少红,使全印重心偏上。

“吴”字口部有红块,“大”字下部有留红,加上“聋”字龙部左面亦下挪一横笔,使红块形状参差错落。“硕”字石部下沉,让出小块留红。这三处留红成三角分布,更使其章法沉稳庄重。印下部多竖线,“硕”字页部两足参石鼓写法,交叉而下,“聋”字月部垂笔也有相似的弧笔呼应,打破了竖线的单调,使全印更加生动。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松石园洒扫男丁

得到吴昌硕为其所刻印章最多的应数闵泳翊,他是朝鲜最后一个王朝的王妃——闵妃的侄子,历任兵、吏、刑、礼曹判书等要职。1885年10月,闵被刺险些丧命。

此印章法为“三三一”,将笔画较少的“丁”字单独一行,其余六字密布,形成大疏大密的格局,六字互相紧贴,右侧边栏几乎借用竖向笔画,上方边栏也多残损仅留几点红,左边和下边则处理成粗重厚线。

“园”字下弧加粗代替底边,“男”“丁”两字的垂笔穿破框线,这都是吴昌硕对边栏的个性化处理。此印线条的粗细变化生动地体现了其用笔的顿挫提按,笔墨韵味尤为浓烈。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西冷印社中人

作为西冷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刻过一方“西冷印社中人”的印章,不过,这方印章并非自用,而是应印社两位创始人吴隐、叶铭之请,为印社早期社员葛昌楹所刻。

印中六字揖让有致,互作穿插,章法静中有动,文字有数处穿出印边外,与印边浑然一体,是吴昌硕晚年作品。

西冷印社所藏明清名印,如文彭“琴罢倚松玩鹤”、何震“听鹂深处”、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等,都出自葛氏捐赠。这方“西冷印社中人”印,后从葛家散出,最终为日本印学泰斗小林斗庵所得。

2013年西冷印社百年社庆,小林斗庵先生将此印捐献给西冷印社,这方印终有了最好的归宿。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画奴

“画奴”是吴昌硕为任伯年刻的印章之一,边款上有“伯年先生画得奇趣,求者踵接,无片刻暇,改号画奴,善自比也。苦铁钻之曰,画水风雷起,画石变相鬼。人或非之,而画奴不耻。惜哉!世无萧颖士”。

萧颖士是唐朝名士,善引掖后进,不遗余力。吴昌硕感叹任伯年没有遇到萧颖士那样的伯乐,没有得到艺术界应有的重视。

此印宽边细文,本是战国小玺的章法形式,而吴昌硕用于45毫来见方的大印上,丝毫不见窘迫。“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泰山残石楼

这是吴昌硕为高邕之刻的斋号印。此印刻于1896年元宵,边款曰:“邕之得明拓泰山二十九字,因即以名其楼,属安吉吴俊卿刻之,时光绪丙申元宵。汉‘王广山’印,‘山’字袤接‘广’字收笔,取势甚古,兹拟之,博邕老一笑。” “王广山”是一方汉白文私印,“山”字嵌于“广”字黄部伸出的两足间。

此五字印作田字格,“泰山”两字巧用汉印法,“山”字嵌入“泰”字下部,向右边靠,打破“泰”字的对称平衡。“残石”两字均上紧下松,对角呼应,“楼”字横线密,做了一些简笔处理,娄部中间的口简作一横,女部也简化。十字界格横划在“石”字下面较实,至“山”字中间结束,竖划到“楼”字左侧作悬针状收笔,巧妙地处理了虚实关系。四边的粘连、断续也变化多端,是吴昌硕化用封泥的妙招。

百年西泠第七期 | 百年一缶翁——吴昌硕的“四绝艺术”述略!

吴昌硕【虚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