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运河 刘鹗故居

 木香草堂 2019-08-27

 刘鹗故居位于淮安高公桥西街,是一个拥有140余间成龙配套房屋组成的大宅院。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刘鹗原籍镇江丹徒,曾祖克嶷、祖文寿先后中进士,以官为业,全眷随任,因居官清廉,亦无力置产。后由曾祖母将数十年积蓄的“汤沐钱”(按清制命妇有“汤沐钱”,俗名花粉银)共数千两,于同治五年(1866)买得淮安高公桥西街廖姓花园,同治十年(1870) 其父成忠又买下了廖姓其余的房屋和周边一些田地。光绪三年(1877),刘成忠退休后,在此定居。刘成忠在清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中进士,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知府、道台等职。

刘鹗从小读书,一生中在家时间不长,故居一直由其兄刘明远及他的长子刘厚广居住。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刘鹗(18571909)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等,刘鹗一生用过的名、字、笔名、室名共有28个。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人),是清末小说家。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 

《老残游记》是刘鹗驰名中外的得意著作,著作中主人公老残带有刘鹗自己的影子。1895年,刘鹗向朝廷提出兴建津镇铁路,但遭到镇江在京官员的剧烈反并得罪了镇江官绅,被开除了乡籍。从“六朝”以来,镇江一直是南北运输的核心城市,在这运输方式由水路向铁路转变的历史关头,镇江丧失了一次实现历史转换的大机遇,从此城市地位一落千丈。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

里运河 <wbr>刘鹗故居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