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大可:饕餮是如何从妖兽变为神灵的?

 昵称7563359 2019-08-27

对于一个把美食奉为时尚的国族而言,饕餮是最古老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国神系里最惊世骇俗的妖兽。关于它的来历,古代典籍里始终语焉不详。著名史籍《左传》宣称,它是缙云氏的儿子1,而据《史记正义》透露,这位缙云氏不是别人,正是华夏民族祖先神黄帝的别名2。倘若这个说法为真,那么饕餮就应该是黄帝的亲生儿子。但由于黄帝长期忙于发明创造以及和诸神作战,以致于对自家公子缺乏必要的管教,从而惯出了一个好吃懒做的熊孩子。

但《史记》中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称饕餮本姓姜,因而把他弄成了黄帝的死敌炎帝的后代。这个玩笑就开得有点大了。儒生们为了捍卫黄帝的尊严,把那些优秀的后裔都列在黄帝名下,而把不肖子孙都推给了炎帝。对于炎帝而言,这实在是一种不公道的做法3

在中国妖怪谱系里,饕餮的尊容,应该算是比较凶恶的。《神异经》形容它身体像牛,长着人的面孔,眼睛却藏在胳肢窝里,专做吃人的勾当。在这部奇书中,还有另外一个桥段,描述饕餮身上覆盖着许多毛发,头戴豕形帽冠,性情像豺狼一样贪婪,喜欢积蓄财富,却不吃五谷杂粮,而是酷爱肉食,热衷于偷袭老弱病残或落单的旅行者,完全是一个阴险而卑劣的恶棍4。在上古神话传说里,有所谓“四凶”的说法,为首的就是饕餮,其他三个则分别是梼杌、穷奇和混沌5。

饕餮真的是《神异经》所描写的这种长相吗?长时间里,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直到《吕氏春秋》提醒大家,那个周朝的大鼎上,铸刻的就是饕餮的样子,它们看起来有首无身,将这样的形象放在鼎器上,无非是想告诉世人:那些吃人的妖怪,来不及吞下食物,自己就先行灭亡了,这难道不是恶有恶报吗6? 

《吕氏春秋》的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几乎成了一种定论。然而,青铜器上的所谓“饕餮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一张妖兽的面孔,以鼻梁为中轴线,两侧作对称排列,大眼、有鼻、双角,多数情况下没有下唇、下巴以及身体。对于这种图像特征,出现一种更开脑洞的解释是,饕餮过于贪吃,结果不知不觉吃掉了自己的身体,最后连下巴和嘴唇都没有放过。

这种说法咋一听很荒谬,却完全符合上古神学的逻辑。跟它在逻辑上相似的,是出现于图坦卡蒙法老墓穴的《冥界书》里的衔尾蛇(Ouroboros),其名字的含义是“自我吞噬者”((Self-devourer)。跟饕餮的神学含义完全一样,两者都是生命自我吞噬的象征。

也有人怀疑,所谓的“青铜器饕餮纹”,其实跟“饕餮”毫无干系。青铜器上的这种纹饰,应该是上古大神的本尊形象,否则,天子和诸臣在祭祀宴饮的时候,总是与这种凶兽为伍,实在是很不吉利的事情,完全不符合古代神学的逻辑。有人试图用“兽面纹”来代替“饕餮纹”,但这是个换汤不换药的说法,只不过从饕餮扩展到了所有妖兽的范围7。

这个普遍现身于青铜器上,被人不断朝拜的大神究竟是谁呢?有人认为,“饕餮纹”最早出现于良渚文化遗址,被称为“良渚神徽”。神徽通常雕刻在祭祀神灵所用的玉琮上,形象是一位方脸大神,骑在一头神兽(“饕餮”)身上。这位方脸大神有时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一把用玉磨成的梳子上,方脸神张开双臂,独自站立,而神兽则不知去向(图片参见日神少昊篇8)。

这个梳子上的方脸神,跟南美洲玻利维亚的蒂瓦纳库文化(Tiwanaku)的遗址中,太阳门上的那个太阳神形象,有着几乎高度相似的特征:方脸,大眼,头部的线条由两条平行线构成,两手向两侧张开,头戴羽状帽冠,实际上表现的是太阳光线所形成的芒刺。这位安第斯文明的太阳神,显然是上古中国人向美洲迁徙的重大证据。中国人把祂带到了美洲,却遗忘了大神的名字,但美洲印第安人捍卫了祂的太阳神身份。

如果这位方脸大神是东夷人崇拜的太阳神帝俊或少昊9,那么出现在青铜器上的“饕餮”,应该就是太阳神的坐骑,只有这种等级的神兽,才有资格驻守在国家神器的表面,象征着太阳神的权力,并以肖像和浮雕的形态,让祭祀者产生敬畏之情。但作为太阳神坐骑的神兽,断然不可能是一头吃人的凶兽,也就是说,它跟吃人的饕餮妖兽,完全不是同一个物种。

在华夏农业文明巅峰的唐宋时代,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在大幅提升,而菜肴、香料及其烹饪方法,也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光是开封府的小吃,就已经脍炙人口,饮誉天下。其中保留至今的有灌汤包子,它由南宋王朝带入江南,成为长江三角洲流域的经典小吃。

食物的丰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它终结了古老的饥饿模式,解放了人的饕餮本性,让一种曾经被视为罪恶的贪吃习性,变成了可以被容忍和鼓励的嗜好。于是,古代典籍里关于饕餮凶残本性的记录,被时间逐渐淡化,而饕餮就在“超级吃货”的名义下,重新回归了日常的市井生活,以一种充满喜剧色彩的方式,成为人们用来互相取笑打趣的佐料。  

大文豪苏轼曾经写过一篇《老饕赋》,他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意思就是:何不收集那些肥美的食物,来滋养像我这样的饕餮之徒呢10!苏东坡就以这种自嘲的方式,为妖兽饕餮展开了戏谑性的平反。

不仅如此,由于世人的不断鼓励,饕餮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被中国人奉为食神,指望祂来庇护那些贪吃的食客、厨子,以及餐馆的老板。

饕餮从妖兽向食神的转型,是农耕文明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意味着,在食物变得丰盛之后,人有希望成为饕餮神的儿女,甚至像它一样生活,也就是获得暴饮暴食的自由。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美食意味着人生的最高自由,与此相比,其余一切自由都在可以放弃之列。

在中国神话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妖兽,能够在人的强大食欲召唤下,成功地完成向神灵的激进转型。毫无疑问,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口唇信仰的奇迹,它不仅改变了一个妖兽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习性。人们不难看到,许多餐馆都争相供奉财神关公,但关公是食神吗?不,关公并非餐馆的真正主人,祂不过是护财的门神而已。只有食神饕餮,才是餐馆里的主神,它隐身在灶台、桌案、菜肴、杯盏和肠胃之间,欣然接受食客们早中晚三次的热烈祭拜。

 1.《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2. 《史记正义》:“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

3. 《史记集解》:“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

4. 《神异经》:“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引自《左传》服虔案)”“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引自《史记正义》)”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郭璞认为,这里的的“狍鸮”即“饕餮”:“为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5. 《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祷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6.《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7. 参阅,王震中,《“饕餮纹”一名质疑及其宗教意义新探》,《文博》,1985年03期

8.参看:良渚反山12号墓大玉琮(浙江省博物馆藏,1986年反山遗址M12出土),镂空神人纹玉冠状器(良渚博物院藏,1986年反善遗址M15出土)。

9.参阅:《华夏上古神系》,第七章第一节,“良渚酋邦:神徽与玉琮”

10.苏轼在《老饕赋》中,对美食与烹饪术发出了盛大的赞美:“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本文为喜马拉雅录音整理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