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眼结构有缺陷,但是进化论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补偿!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08-27

人眼结构有缺陷,但是进化论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补偿!

本文共1389字,预计阅读需10分钟

上期我们提到章鱼眼睛相对人眼存在的优点,而究竟是为什么人类没能进化出类似章鱼眼睛的“正贴”结构呢?

其实不仅仅是人类,目前已知的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视网膜都是采用倒贴的方式,而原因就要说说位于人类第11号染色体长臂13位点的PAX6基因了。

人眼结构有缺陷,但是进化论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补偿!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有一条贯穿头尾但是却卷入体内的神经索,它受到PAX6基因控制表达,神经索的头端形成一个碗状的小凹陷,里面分布了两列感光细胞,称为“额眼”(Frontal eye),但是额眼并非与外界接触,而是长在内部,慢慢的随着神经索不断进化而被卷入了体内,然后它居然...发生了翻转!

人眼结构有缺陷,但是进化论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补偿!

而翻转的结果就是左边的感光器官要形成右边的物体的像,需要穿透右边的组织,同理右边的感光器官则要穿透左边的组织!而这理论上需要被穿过的组织,被发育成型并且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称为后!脑!勺!

人眼结构有缺陷,但是进化论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补偿!

其实这就是脊椎动物内外颠倒视网膜的“原型机器”然而随着组织进化的越来越不透明,脊椎动物就再也不能左眼看右,右眼看左了,

之后的过程,眼睛的凹陷处开始发生第二次翻转,并且随着翻转的程度不断加深,少部分眼眶体壁上的细胞会开始填入凹陷,发育为我们人眼成像极其重要的屈光结构,比如眼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从而最终组装成了我们现在眼睛。

所以,由于脊椎动物PAX6基因编码的眼睛进化在多次翻转过程中,导致了我们视网膜的“不科学性”颠倒!

看到这里,其实不用过于伤心,毕竟如果不瞎,谁能看得上我们?

人眼结构有缺陷,但是进化论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补偿!

咳咳咳!其实虽然我们的视网膜“反贴”,导致光线进入眼球需要穿过挡在感光细胞前方的一些细胞层,但是我们也有相应的优化设备——黄斑(macula lutea )

黄斑: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0.35cm处并稍下方,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域,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黄斑区富含叶黄素,比周围视网膜颜色暗些。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

当我们聚焦某一处景像时,它的图像其实就是聚焦在黄斑的位置上的。

而黄斑所在的位置,双极细胞、节细胞连同它们发出的神经纤维以及视网膜表面的血管网等,都会自觉避开,这样视网膜就会在黄斑的位置形成一个叫做“中央凹”的凹陷,在此处,光线进入感光细胞可以近似不被遮挡地径直射入,也就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之前提到的各种干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物体的成像能力和分辨率都是“会员蓝光级享受”的原因!而我们往常进行的视力表测试,所得出来的结果其实就是测试黄斑中心区域的视力,到这儿我们不妨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和我们的“WXZ”一同进行实时视力的测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