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个美军守高地被偷袭后马上弃阵而逃的战例,今天写一个美军偷袭高地的战例作为呼应,这两个战例的前半部分惊人的相似,攻守双方只是互换了角色,只是打着打着就起变化了,导致结果也不同了,美军守高地被偷袭的原文看这里步兵战术图解,同一个地点,两支不同军队打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1953年7月,70师208团8连负责一个高度为259.1米的高地,在这个高地西边有一个无名高地,这个无名高地三面环河,地势开阔,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8连在这里设立一个屏障阵地,以保护8连翼侧不受攻击,这个由屏障阵地一个班负责守卫,这个班根据无名高地的地形和敌人可能进攻的方向,把半个班放在无名高地南侧,半个班放在无名高地西侧,在高地上挖了一条半环绕的堑壕,堑壕连接着一个可以防炮的掩蔽部,掩蔽部平时也供全班休息之用,因为堑壕比较封闭,里面的人很难听见外面的响声,所以外面用绳子拉着里面一个铃作为警报铃之用 美3师65团已经计划攻占259.1高地,考虑到强攻总是失手,这次打算以偷袭手段,7月6日夜晚,风雨交加,65团觉得机会来了,派出3营10连借着这视度不良的机会秘密向无名高地前进,凌晨1时30分,两个班的美军已经悄悄进至无名高地阵地前,这时1班的大部分人都在掩蔽部里睡觉,只在堑壕上设了一个哨兵,而哨兵因为雨太大了,加上前几分钟敌人炮兵向阵地打了炮,所以他进到掩蔽部出口处避雨,观察受到了限制,没有发现美军向堑壕逼进,直到前面几个美军开始进入堑壕,距哨兵才十米时,哨兵才发觉有敌人,马上向堑壕之上投出一枚手榴弹阻断后续敌人,随后开火扫射堑壕内的美军,同时拉响警报铃。 在隐蔽部里的1班听到警报铃后马上冲出掩蔽部,班长第一个来出来,一抬头,三个敌机枪手正在对着掩蔽部出口架设机枪,企图封锁出口,不让里面的人出来,班长马上投出一枚手榴弹,把他们炸倒,其余人也冲出来与堑壕里的敌人射击,8连哨兵也发现了无名高地的激战,马上以迫击炮向无名高地前沿阵地射击以拦阻未进入阵地的敌人,己进入阵地的敌人一边和一班对射,一边迂回到掩蔽部顶部,企图居高临下夹击一班,班长马上向上面投出三枚手榴弹将敌人逼走,并趁机向进入堑壕的敌人发起反击,将其歼灭,余下敌人见偷袭失手便逃下了无名高地,班长马上重新布置防御,以防美军再来,并派了一个人跑回259.1高地报告战斗情况, 敌人偷袭失手后,马上转为第二套方案,以两个班在正面攻击,一个班在左翼迂回,班长指挥大家集中火力打击左翼爬上掩蔽部顶部的敌人,8连的迫击炮则在观察员的指引下攻击正面的敌人,减缓其前进速度,与此同时,回去259.1高地报告的刘佐道在从259.1高地回来的途中刚好遇到从侧后上利用死角隐蔽接近阵地的两个班敌人,他如果避开敌人,敌人可能从侧后攻上来,所以他决定一个人伏击二十倍于己的敌人,阻止其从侧后攻上来,随即隐蔽在一个树丛中,敌人一接近突然开火,正在静悄悄迂回的敌人没想在这个阵地上射击不到的死角位置也受到攻击,误以为遭到259.1高地下来的援军攻击,顿时乱成一团往回溃逃而去 在所有敌人退下去后,班长发现全班的枪支都因雨泥污染而打不响了,只有手榴弹还能用,敌人再一次发起攻击,这次只在正面用火力攻击,其主力向南侧左翼前进,班长让两人守正面,3人移到左翼用手榴弹炸退敌人后又移回正面再用手榴弹炸退敌人,打退正面进攻才10分钟,敌人又来了,但这次只有几个人,大半天趴着蠕动,班长判断敌人这次是来拖尸体,马上叫3个人从左侧反冲击,吓得敌人扔下尸体就跑,2个来不及跑的赶紧投降,战斗结束后1班全班只剩10枚手榴弹,歼敌30人,俘敌2名,1班伤2亡1, 1班人数少,据点单一,处于敌人三面围攻下,并不象美军士兵那样围拢起来以火力压倒对方,而是灵活分散战斗,在被数倍敌偷袭的不利情况也不象美军那样弃阵而逃而是坚持反击,最终以少胜多荣获集体一等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