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和贾宝玉偷看禁书,被宝钗提醒,折射出宝玉对黛玉一生亏欠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8-27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和姐妹们搬进大观园后发生一件事。因贾宝玉住进大观园后志得意满,突然对很多事失去兴趣。小厮茗烟鬼灵精,在外面搜罗了一堆禁书拿给贾宝玉看。贾宝玉从没见过这个,顿时大感兴趣。作为枕边读物,日夜颠倒阅读。有一日在园子里读《会真记》,不巧被林黛玉碰到。藏之不迭后只得拿出来给林黛玉共看。令人诧异的是林黛玉毫不犹豫的一起看起来,看过后还说“果然有趣”。那么林黛玉为什么毫不避讳“禁书”,看得津津有味。这背后又说明什么?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先简单科普下《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是唐代作家元稹所作的传世中篇传奇,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莺莺传》只有数千字,却把崔张二人的爱情故事写得跌宕起伏,委婉动人,更表达出男女爱情受到封建伦理桎梏的悲剧。到金代董解元把《莺莺传》改写成说唱名篇,逐渐流行市井,改名叫《弦索西厢》或《西厢记诸宫调》。后人称之为“董西厢”。元代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爱情故事创作成杂剧,《西厢记》就此诞生,被誉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之一,也称其为“王西厢”。《西厢记》就脱胎与《会真记》,为元稹原创!

《红楼梦》选择《会真记》不是《西厢记》的主要原因是《会真记》更契合宝黛爱情的悲剧结构,《西厢记》大团圆的结局与之不同。林黛玉和贾宝玉偷看禁书背后,其实折射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一生亏欠。大有“君与我生同时,无力为君诺”的遗憾。

林黛玉毫不避讳的阅读《会真记》,此事看似无碍,实则不一般。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她若在林家长大,是一辈子接触不到被列为“禁书”的《会真记》的。林家自会有选择性的给林黛玉挑选可以阅读的书籍。薛宝钗说她们小时候和兄弟们淘气,偷看“禁书”的情况不会发生在林黛玉的人生当中。这也是两者的区别。林家书香门第自有规矩,与薛家富贵传家的徒有其表截然不同。

不过,林黛玉毫不扭捏的接过贾宝玉的禁书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孤女林黛玉长在贾家,并没有父母言传身教,对很多世俗礼法的了解并不多。这是林黛玉最大的悲剧源头。没有母亲,很多只有妈妈能教授给女儿的话,林黛玉都接触不到,不知道。她接过贾宝玉的禁书,在于她对贾宝玉信任,知道贾宝玉不至于给她看“污秽”的书籍。但并没有对“禁书”的认识有那么深的认识。反倒是薛宝钗提醒她,有些东西是他们女孩子不应该看的,她才幡然醒悟,她做了一件“错事”。

(第四十五回)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林黛玉对宝钗说“我长到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教导我”,说出她在贾家,尽管贾母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却永远代替不了母亲的职责。林黛玉没有母亲教养,人生就缺失了一环。她对宝玉有情无父母做主,满腔情愫难系,也是她积病难愈的根源。能够改变这一切的,父母双亡靠不上,外祖母左右为难靠不上,舅舅、舅母不能替自己做主......唯有情之所钟的贾宝玉才可能替林黛玉分忧,带她走出困境。

可现实的残酷是贾宝玉明知道林黛玉的病因,却苦于无法给林黛玉任何实质性的承诺和行动。最终二人劳燕分飞。贾宝玉只能眼睁睁看着林黛玉与自己分别,而一生亏欠。

林黛玉自然的拿起贾宝玉的“禁书”看得津津有味,正说明她失于父母教诲的境况,也表明她人生缺失的一环背后是无人管、无人问的窘迫。唯一能给她安全的贾宝玉,偏偏还未长大,不能提供任何帮助不说,还处处拖后腿。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缺的不光是支持,还有时间和自由!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