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滴翠亭事件:薛宝钗情感世界的分水岭

 快乐老年435 2018-01-22
滴翠亭事件:薛宝钗情感世界的分水岭

作者 夜何其

贾贵妃省亲过后,贾府的生活又回归原来状态。宝玉、黛玉仍旧住在贾母的正房里。宝钗一家为了给小戏子腾房子,另搬到一处院中,没说具体在哪里,想必离贾母和王夫人的住处不远。三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耍。宝、黛的关系仍旧像原先那样亲密,宝玉躺在黛玉身边给她讲林子洞耗子精的故事,黛玉听宝玉打趣她,翻身起来,按住宝玉拧他。一派天真无邪的小儿女状态。

不久,贵妃一道懿谕,李纨、贾宝玉和小姐们搬进了大观园。他们搬进去的时间是二月二十二,安顿下来的时候,大约是三月初了。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宝玉、黛玉心中的爱情也被唤醒了。在一株桃树下洒满落花的石头上,他俩读了爱情启蒙书《西厢记》。接着,黛玉又隔墙听到了《牡丹亭》的唱词。从那以后,两个人的言行发生了微妙变化。贾宝玉不再给林黛玉讲耗子精的故事,而是以《西厢记》中的句子打趣黛玉。“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分明是自比张生,把黛玉比作崔莺莺,把紫鹃比作红娘。——紫鹃确实有几分像红娘,她虽然没有给宝玉和黛玉穿针引线,但她故意说林家的人要接黛玉回姑苏,考验宝玉对黛玉是不是真心,还给黛玉出主意,让她早做终身打算,实际上是参与宝黛爱情了。

黛玉听了宝玉的打趣,不是发怒,就是哭泣,声称要去告诉舅舅舅母,宝玉则打叠起千百般柔情赔不是。

曹公在写宝玉、黛玉的感情变化时,还写了另一组爱情故事——贾芸与小红的故事。跟宝玉、黛玉的爱情相比,贾芸与小红的爱情来得突然,大致上符合“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的套路。曹公非常反感“才子佳人戏”套路,他何以也采用这个套路?这跟贾芸和小红的身份有关。他俩既非才子,也非佳人,而是两个努力向上的普通青年,在贾府的主子之中,贾芸是底层的,在贾府的丫头之中,小红不上不下。两人头顶上没有光环闪耀,对自身的认识反而清醒,贾芸见过袭人,他对袭人就没有动情,他知道高攀不起。小红也是,做不成宝玉的姨娘,才想嫁个贾芸这样的末等主子,总比配小子强。他俩的爱情有很大功利成分,接地气,容易扎根尘土开出花来。

在大观园这个与外界隔断的女儿国里,贾芸和小红说句话都没机会,这并不障碍两个情窦初开的男女传情达意,他俩想了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以手帕传情,通过坠儿这个中间人完成了信物的交换。

交换信物的地点在滴翠亭。

滴翠亭是一个建在池中的亭子,只有小桥相通,端的是个严密所在。小红本来机灵,谈起恋爱来越发机警。本来,她算计得万无一失,偏偏就在她和坠儿说话时,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薛宝钗追蝴蝶追到这里,在亭子外面的游廊上听得一清二楚。

下面的情节怎么安排?让薛宝钗悄悄走远了,小红和坠儿才出来?这显然不行。这天是芒种节,小姐丫环们都在园中游玩。这个亭子虽说建在池中,也不能保证没人过来。小红跟坠儿说上半天也不出来看看有人没有,这不合她精明的人设。

曹公安排的情节是——小红跟坠儿正说着话,忽然想起,万一有人过来怎么办,不如推开窗子,人们看到她俩开着窗说话,不会怀疑,有人走过来,也能看见。小红伸手去推窗子,宝钗就在窗外,她怎么说怎么做?

“我刚刚过来,没听到你们说什么。”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你们那些奸淫狗盗的事情,我都听见了,我告诉太太和二奶奶去。”这是不让小红和坠儿活了!

幸亏薛宝钗反应快,装作在跟林黛玉在玩捉迷藏,刚刚追过来,故意问小红见过黛玉没有?宝钗找的这个借口不算很好,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但是,情急之下,也找不到更好的借口。哪怕小红不信她说的话,有个借口挡一挡,至少双方不尴尬。不然,那种私密暴露的尴尬,也让人难受死了。

滴翠亭事件:薛宝钗情感世界的分水岭

滴翠亭事件,很多人理解成是宝钗“嫁祸黛玉”,从后文看,这件事并没有给黛玉带来什么祸。据脂批透露,贾府败落之后,贾宝玉羁押狱神庙,小红还去探视过他。

再说,小红一个二等丫头,能给黛玉带来什么祸?坠儿更不用说,晴雯就能把她撵出去。如果宝钗存心要害黛玉,趁机要挟小红和坠儿,不是更有把握?

我认为,滴翠亭事件是为后文“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埋伏笔。四十回,林黛玉说酒令时,无意中说出《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别人都无知无觉,宝钗却知道黛玉偷读禁书了。闺阁女儿足不出户,怎么读到禁书的?换别人,一定百思不得其解,宝钗知道是怎么回事——她小时候读过《牡丹亭》《西厢记》,她是从堂兄那里偷来读的。黛玉没有堂兄,可她有个表兄贾宝玉。

换作别的女儿,还是会不解——贾宝玉怎么会有禁书?贾宝玉纵有禁书,又怎么传递给林黛玉?

薛宝钗不会有这样的迷惑,她知道大观园看上去与外界隔绝,实际上那些“奸淫狗盗”之事还是能穿墙越隙地进来;大观园里女儿们看上去个个天真烂漫,实际她们的心已经春风吹熟,那些春心萌动的儿女能够寻找各种方式传情达意。

给薛宝钗的推论提供现实模板的就是滴翠亭事件。

滴翠亭事件不是个孤立事件。

这件事跟宝黛共读《西厢》有关联。前面说过,宝黛共读《西厢》以后,宝玉时常拿书中的句子打趣黛玉。滴翠亭事件前一天,他跟黛玉开了个很过分的玩笑——他看着紫鹃的背影说:“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这个色情露骨的玩笑,把黛玉说哭了,她下了床往外走。宝玉连忙发誓再不说了。正这时,袭人来叫宝玉,说老爷找他,宝玉慌慌张张走了。后来我们知道,并不是老爷找宝玉,而是薛蟠要请宝玉去赴宴,骗宝玉说老爷叫他。

宝玉傍晚醉醺醺回到怡红院,宝钗来了,跟宝玉说了一会儿话,宝钗才走了。

宝钗走进怡红院的时候,黛玉也来了,她想问问宝玉,老爷叫他是什么事,但是她走过来时,门已经关了。晴雯跟碧痕拌了嘴,没好气,正在抱怨宝钗“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听到又有人敲门,越发动了气,说:“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黛玉以为开玩笑,高声说:“是我,还不开么?”晴雯说:“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黛玉不知是晴雯赌气,以为真的是宝玉把她关在门外。正在伤心时,隔墙听到宝钗宝玉的笑语,更加心痛如绞,站在花阴下呜呜哭泣。晚上,黛玉倚着床头坐到二更多天才睡。

这是滴翠亭事件前一天发生的事情。

滴翠亭事件发生在芒种节上午。黛玉二更多天才睡,早上起来迟了。小姐们都在园中游玩,独独缺着黛玉。她们以为黛玉在睡懒觉,宝钗自告奋勇去把黛玉闹了来。

宝钗正往潇湘馆走,发现宝玉走了进去。

宝玉不知昨天傍晚的事情,他只知道他昨天出去喝酒之前,跟黛玉开了个玩笑,把黛玉惹哭了,要去告诉他父母。他进来接着这个话题问:“好妹妹,你昨儿可告我了不曾?叫我悬了一夜心。”黛玉不理他,吩咐了紫鹃一些琐事,就找姐妹们玩去了。

宝钗也不知昨天傍晚发生的事情,她看见宝玉进了潇湘馆的门,想到“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于是转身去找别的姐妹。

这里可以看出,宝钗没进潇湘馆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宝玉黛玉从小一处长大,打打闹闹,时哭时笑,不避嫌疑,宝钗怕自己进去不方便。另一个原因是怕黛玉吃醋,黛玉已经几次因为宝玉抛下她跟宝钗玩而不高兴,这次她跟宝玉一前一后进去,恐怕黛玉又不高兴。

这说明,到这时,宝钗还以为大观园一片纯洁,哪怕宝玉黛玉的行为亲热,她也以为一起长大的表兄妹,打闹哭笑是常情,没有想到宝玉黛玉做过那么大胆的事情——两人一起偷读禁书,读了禁书以后,宝玉还跟黛玉开那么露骨的玩笑。

宝玉、黛玉的年龄比宝钗小,他俩都进入爱情模式了,难道让宝钗还停留在纯洁的亲情加友情状态?丝毫不知男女之情是怎么回事?

虽说宝钗早就读过《西厢记》《牡丹亭》,但她读的时候年龄太小了,那些微妙情感,暧昧描写,她还理解不了。

虽然理解不了,毕竟她心中播着儿女私情的种子,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种子也该萌发了。

催开宝钗心底爱情之花的就是滴翠亭事件。她第一次知道,世间真的有儿女私情这种东西存在,而且不遥远,就在她身边。只是,呈现在宝钗眼中的爱情并不美好,反而是“奸淫狗盗”的丑态。但是,这种感情在黛玉心中也不美好,至少,黛玉是不承认它是美好的,如果她承认这种感情是美好的,就等于否定了从贾母到嬷嬷们的教育。黛玉极力否认她跟宝玉产生出兄妹情以外的其它感情,每当贾宝玉拿着《西厢记》中的语句跟她开玩笑,她不是发怒,就是哭泣,扬言宝玉欺负她,要告诉舅舅舅母去。

可这种儿女私情,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爱情啊!

宝钗和黛玉的爱情启蒙书都是《西厢记》和《牡丹亭》。中国古代的书籍甚少涉情,《诗经》中的爱情太遥远,唤不起切身感受,“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还被解释成“后妃之德”,生生切断与爱情的联系。《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帝王将相、英雄好汉的传奇,视无情为美德;有些下三流书以男女私情吸引读者,又格调太低。唯有《西厢记》《牡丹亭》既谈情,又文辞优美,既不算很“奸淫狗盗”,又能“大旨谈情”,适合做闺中女儿的爱情启蒙书。

为了不至于千篇一律,曹公给黛玉的安排是,春天里播种,春天里发芽;给宝钗的安排是,早早播了种子,经过漫长休眠,才被春风唤醒。

后来,黛玉说酒令时说出《牡丹亭》和《西厢记》的句子,宝钗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如果她听到贾宝玉睡梦中喊“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还不解何意,至此,她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宝玉与黛玉早就两心相许。

大约就在这一刻,宝钗决定退出对宝玉的角逐,跟黛玉交换私密,做个心灵上的知己。大观园里的女儿们之中,只有她俩能达到心灵上相同的高度啊。

因为有个“滴翠亭事件”做铺垫,又有个宝黛“共读《西厢》”的秘密被宝钗察知,宝钗知道园里这种事不止一件。故而,抄检大观园时,虽然凤姐说的是“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也没去宝钗房里,宝钗却知道丢了件东西无须如此,一定是有一件非常严重又不便对外宣示的事情才如此兴师动众。为了避嫌,她主动搬了出去。

《红楼梦》写法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滴水亭事件”就是如此,它向前与“共读《西厢》”遥遥相对,向后与“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勾勾连连,是薛宝钗的一部大戏,两端又都关联着第一女主角林黛玉,一明一暗,一虚一实,两两对比。

正如“共读《西厢》”是林黛玉情感世界的分水岭,“滴翠亭事件”也是宝钗情感世界的分水岭。

这个春天,黛玉和宝钗一前一后,窥见了爱情的模样。

只不过,黛玉看见了自己的爱情,宝钗看见了别人的爱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微信订阅号群落推荐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创办于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是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文艺研究》以“引领学术潮流,把握学术走向,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为办刊总方针,强调现实性与学术性、前沿性与基础性、学理与批评的有机统一,提倡中国视野、中国问题、中国气派,广泛容纳文学、艺术各领域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优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变

从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剧烈媒介迭变,观察未来世界的面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