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重点,虚位以待

 张富群 2019-08-27

                             陕西省丹凤中学张富群邮编:726200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但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清楚来实现的,而是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虚位以待。所谓虚位以待,是等待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以后逐步明晰的基础上来掌握和突破。在整个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作为先知和学生的坚强后盾的位置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没有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提前把握,教师就处于“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的尴尬境地,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只限于教师从教学参考书上看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直接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学生就会因缺乏自身知识形成和建构过程而觉得味同嚼蜡。

        新课程提出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主动学习理念。教师在研究教学设计时,把教材、教师这两个教学资源紧紧地同学生和课堂教学情境这两个最具发展与活力的动态教学资源联系起来,同学生当前学习过程情境联系起来,这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核心,也就抓住了教学设计中重点和难点突破的牛鼻子。只有在学生广泛讨论,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重难点突破,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重难点突破才能恰到好处的深入学生的心中,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思维的巨大力量,教师的讲述才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把握重点和难点,做到心有数,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虚位以待,等待有利时机,这里有一个正确对待学生的态度问题。今天的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广,例如从网络获取知识信息,从课外阅读获取知识信息,从与同学进行交流获取知识信息,从自己的独立思考获取知识信息,等等。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能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强大的内在力量。教师若能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汇聚成源源不断的创造性思维源泉。这是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它相对于由老师直接在教学设计中把重难点写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自以为是的讲授给学生的课堂教学呈现方式来说,其价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